目标管理法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7:45:36 浏览量:0

目标管理法(Management by Objetives, MBO)是一种综合性的绩效管理方法,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提出。

它是指由下级与上司共同决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并且定期检查目标完成进展情况的一种管理方式。由此而产生的奖励或处罚则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确定,属结果导向型考核方法。

目标管理法强调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彼得·德鲁克认为,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确定具体工作。目标是先于工作而产生的。组织最高层在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分解,将其转变为各部门以及每位员工的分目标,管理者则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奖惩。

1.确定企业战略目标

首先要设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并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其次,逐级分解企业战略目标,将目标分解到具体的岗位上。需要注意的是,岗位目标的设计也需要遵守SMART原则。

2.明确业绩衡量方法

当某一个目标被确定应用于绩效考核时,考核者就必须收集有关该目标的数据,确定业绩的衡量方法,并建立相应的审查机制。

3.进行业绩监控

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要监控员工的工作进度,提供真实、客观的反馈,同时,参看员工制订的绩效计划,检测员工的目标完成情况,并根据员工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指导员工修正目标。

4.进行业绩评价

在考核周期结束后,管理者将员工的实际工作业绩与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以此评价员工的目标完成情况和工作表现。

很多企业在实行MBO管理法之后,都获得了不错的成效,这主要是因为目标管理法的科学性。MBO管理法的理论依据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需求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人们在制定目标、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发现、提高自己的价值,企业运用MBO管理法进行考核,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