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三星、联电、中芯国际等晶圆代工巨头2023年Q1业绩一览
2022下半年开始,芯片市场行情不振,“寒意”已逐渐蔓延至晶圆代工行业。
据TrendForce的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Q4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产值约335.3亿美元,环比减少4.7%,成为14个季度以来首度衰退。
作为芯片产业链上游,晶圆代工行业与芯片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进入2023年,芯片行业依然“寒意弥漫”,晶圆代工行业的日子也没有那么好过了。
下面,整理了台积电、三星、联电、格芯、中芯国际等晶圆代工厂2023年Q1业绩情况,快来感受一下晶圆代工行业的寒气。
1、台积电
台积电2023年Q1业绩罕见没有达标,成为4年来最大季度降幅。
从财报数据来看,台积电2023年Q1营收约为5086.3亿元新台币,虽同比增加了3.6%,但是环比下降18.68%,没有达到台积电营收预期,同比增速创2019年初以来新低。此外,归母净利润2069.9亿新台币,同比增加2.1%,但环比大跌30%,毛利率为56.3%。
台积电在业绩交流会上指出,业绩同比放缓和环比下滑主要是宏观经济下行,下游需求疲软,以及客户调整库存所致。同时,该影响还将继续持续到下一季度。
展望未来,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表示,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持续疲软,预计7nm和6nm产能利用率将逐步回温,但营运会受到客户进一步去库存影响,预计2023年Q2营收在152亿美元-160亿美元,同比下滑12%-16%。
即便是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也没能扛住这波下行周期。
2、三星
三星2023年Q1营收和利润双降,创下14年来最差季度业绩。
据三星公布的财报显示,三星2023年Q1营收为63.75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8%,营业利润仅为0.64万亿韩元,同比暴跌95%,为14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三星芯片业务损失惨重,2023年Q1亏损了4.58万亿韩元,为此不得不减少了存储芯片的产量。
三星并未提供其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相关数据与报价动态,仅透露产业库存调整,导致晶圆代工业务产能利用率开始下降。业界估计,三星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约为70%。
3、联电
老大老二都扛不住,作为晶圆代工老三的联电同样业绩惨淡。
联电2023年Q1营收为542.1亿元新台币,同比下降14.5%,环比下降20.1%,而归母净利润为161.8亿元新台币,同比下降18.3%,环比下降15.1%。
联电总经理王石表示:“随着客户持续消化库存,联电的业务受到晶圆需求疲软的影响。正如此前公布的那样,晶圆出货量环比下降 17.5%,制造产能利用率从上季度的90%降至70%。”
4、格芯
格芯是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市场份额与联电接近,专注于成熟制程。
格芯2023年Q1财报显示,本季度营收为18.41亿美元,同比下滑5%,环比下滑12%,而净利润为2.54亿美元,环比下降62%,同比增长43%。格芯早前表示,2022年Q4产能利用率为95%左右,预计2023年Q1将下滑至85%。
格芯CEO表示考菲尔德表示:“与业内其他人一样,我们认为半导体库存的下降速度比之前预期的要慢,需求的再平衡至少会持续到第二季度,尤其是在智能移动设备、通信基础设施和数据等市场中心,以及一般的消费和家用电子市场的低端。”
5、中芯国际
由于晶圆销售量减少及产能利用率下降,中芯国际2023年Q1业绩也差强人意。
中芯国际2023年Q1营业为102.1亿元,同比降低13.88%,而归母净利润为15.9亿元,同比降低44.0%。从产能方面来看,中芯国际2023年Q1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Q4的79.5%下降降到68.1%。
展望下一季度,中芯国际管理层表示,公司预计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到7%, 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毛利率预计在19%-21%之间。
总的来说,台积电、三星、联电、格芯、中芯国际等晶圆代工厂的财报透出丝丝寒意。
至于今年下半年芯片需求能否逐步复苏,仍有待观察!
最后,毛遂自荐一下,小猫芯城成立于2015年,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商城,提供1000万+种电子元器件,聚惠百万品牌好货,100%原装正品,闪电发货,让元器件采购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