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爆火的“脆皮五花肉”,沦为“割韭菜”游戏?
以下文章来源于半熟财经 ,作者不止十一人
半熟财经
让年轻人读懂商业,让商业读懂年轻人
严选餐饮品牌,关注什么值得加盟~
一场赚快钱的游戏,后入场的底层加盟商,往往沦为被“收割”的对象。
李莹、陈敏、王雨娟| 文
半熟财经(ID:Banshu-Caijing)| 源
北京朝阳一家大型商场的地下二层,小吃遍布,晚饭时间人流量不小。
一家脆皮五花肉店铺前,却鲜有人问津。来来往往觅食的人几乎不加停留,它隔壁的蜜雪冰城,却一直生意红火。
在我们观察的半小时,只有三组年龄偏大的客人光顾过这个小档口。
别看现在门庭冷落,它售卖的脆皮五花肉可是去年火遍全网的网红小吃,不仅频频出现在吃播探店视频中,连网上的制作教学视频也大受欢迎。
线下,更是雨后春笋般冒出一家家网红脆皮五花肉门店,呼应着线上的“火爆”。
许多城市的小吃街和商场里,常常走个几十米就能看到一家,且新店层出不穷,“繁殖”速度极快。
倒闭的五花肉门店,红餐网摄
脆皮五花肉全网级的火爆,离不开加盟制餐饮品牌和“快招公司”的推动。较早入局的玩家和餐饮“老手”,很快利用脆皮五花肉的热度完成变现。
多位经营该项目的店主表示,脆皮五花肉利润率高,选址较好的门店最快30天就能回本。最火爆时,在南锣鼓巷开店的老余一天卖出近300根五花肉。
而选址比较偏僻的街边小店,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加上产品本身高油高热、客单价高、品类单一、复购率低等问题,都导致线下门店难以长期维持。
随着各种品牌的加盟店遍地开花,市场逐渐饱和,同行之间陷入恶性竞争。很多干不下去的店铺,只能选择关门大吉。
,时长
00:34
抖音@报告!鱼仔走访的脆皮五花肉门店现状
去年开始就在店内卖脆皮五花肉的张女士表示,最初一炉五花肉五、六十根一天就能卖完,后来两三天都卖不出去。她算了算耗费的人工和水电,最终决定舍弃这个项目。所幸张女士店内也卖各类熟食,还不至于彻底关门。
“我们开卖不到一个月,附近就出现四、五家专做五花肉的小店,现在都‘死’了。”
褒贬不一,热度渐退
去年12月份,买了份网上爆火的脆皮五花肉后,小徐发了篇小红书笔记:“家人们,脆皮五花肉真的好难吃!!!避雷。”
一连三个感叹号,足以见得她对这款网红小吃的不满。
小徐认为,脆皮五花肉外面一层是脆的,里面很腻,刚咬上去的味道有点像猪油渣,但是比猪油渣腻,“吃第一块还行,第二块就腻到咽不下去,吃一次不想再吃第二次”。
我们花29.9元买了半份脆皮五花肉与蜜汁烤里脊的双拼,在巴掌大小的盒子里显得寥寥无几,全靠下面铺的生菜“撑着场面”。贵,是我们付钱并拿到实物之后的第一印象。
不少消费者也有着同样的消费体验,“又贵又腻”、“不会回购”,有网友称,脆皮五花肉从人人追捧到被打入冷宫,只需要消费一次。
脆皮五花肉,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对于网红脆皮五花肉也并非全是批评的声音,其中不乏真心喜欢的人,河北唐山的小张算一个。“一口下去,满嘴油脂香,绝。”
“外酥里嫩,脆而不焦”,脆皮五花肉招牌上的描述通常很是诱人,再搭配门店柜台上横排挂着的二三十条油汪汪、金灿灿的脆皮五花肉模型,视觉冲击力满满。
小张表示,在一众碳水小吃中,脆皮五花肉是很特别的存在,会容易让人产生想要尝鲜的心理。“大部分小吃都是碳水,这个纯肉吃起来很爽。”
确实,脆皮五花肉的火,跟独特的品类不无关系。某连锁餐饮品牌招商负责人李荟表示,脆皮五花肉这个品类对消费者来说比较有新鲜感,制作的方法和口味也有别于其他小吃,所以会在一开始对消费者产生较大的吸引力。
但李荟同时告诉我们,脆皮五花肉有一个致命弱点:看起来就很“油腻”。
小吃的目标消费群体以年轻女性为主,但女生去吃的时候,会对食用五花肉所带来的热量和脂肪产生很大顾虑。并且五花肉除了热量比较高,价格也谈不上便宜,更容易劝退消费者。
源于西安,辐射全国
按照前文所述的不少消费者的反馈,脆皮五花肉实则有着种种“劣迹”,也并不适合小吃市场的消费者习惯,本不应成为风靡大街小巷的网红小吃。
那么问题来了,脆皮五花肉,到底是如何遍地开花的呢?根据多方信息源显示,脆皮五花肉出于西安朱师傅之手(是不是有点西游记的魔幻感)。
2017年,朱师傅原本的电缆生意做不下去了,就想到在餐饮业赚个快钱。朱师傅注意到了烤大全猪,皮子烤得脆脆的,看起来很好吃。但是烤全猪一个设备要两万多,太贵了。
在老家的镇子上,他吃到过巴西秘制五花肉。这个名字里带着“巴西”的小吃,实际上也是中国本土做法,烤制时不带猪皮,以口感细腻见长。
于是朱师傅想到把二者结合起来:用巴西秘制五花肉的腌料方法,几种香料腌制15小时以上;再用烤全猪一样的烧制方法,把猪肉的皮烤得像油条一样脆。
图片来源:摄图网
想法很快付诸行动,在家里试验过后,朱师傅的妻子觉得确实好吃,于是两人就开了间3平米左右的夫妻店。他们在家里阳台烤好后,拿到外面的店里去卖,每天中午11点开门,卖到晚上7、8点钟下班。
朱师傅会拍一些脆皮五花肉的短视频传到网上,一次上热门的经历,让脆皮五花肉被更多人看到。有人找过来问肯不肯教技术,朱师傅就收起了徒弟,5800元一位,教他们用燃气炉烤肉;学电烤箱则需要8800元。三天教会,回去就能开店。
教的人越来越多,徒弟也在教徒弟,于是脆皮五花肉店一个个开了起来。
至今,朱师傅已教出500多位徒弟,手艺传遍全国各地。这几百位徒弟,为脆皮五花肉的走红奠定了规模化的基础,分散在各地的五花肉店铺,也成为短视频创作的绝佳素材。
短视频里一口下去“咔嘣脆”的声音、唇齿间外溢的油腥,很难不让人心生馋意。一些网红发布的相关短视频,更是获赞无数。
网红短视频里的脆皮五花肉
在脆皮五花肉的全网扩散过程中,受众更多是对这个品类产生印象,至于是品牌是朱师傅还是张师傅,酥猪猪还是酥小猪,大家却不甚在意。
去年夏天,餐饮行业连续创业者郭强在短视频平台上,发现了铺天盖地的脆皮五花肉,而北京当时还几乎没有这个品类。
差不多同一时间,刚刚离开保险行业的老余,也嗅到了脆皮五花肉的商机,向西安朱师傅“拜师学艺”。两人先后在北京南锣鼓巷周边开出两家脆皮五花肉店,店面相距不到一公里。
短短700多米的南锣鼓巷,见证了无数网红小吃的生与死。从炒酸奶、榴莲酥、闪电泡芙,到轰炸大鱿鱼、西班牙吉事果、脆皮大玉米……凡是经过南锣洗礼的小吃,火爆程度都能在短时间内更上一层楼,脆皮五花肉也不例外。
我们查询大众点评发现,北京目前已经有超过300家脆皮五花肉店面。而对比大家熟悉的烤苕皮,其北京的店面数量还不过百,小吃街必备的炒酸奶,也只有200多家。
加盟模式,快招打法
目前,市面上可供加盟的脆皮五花肉品牌不在少数,加盟费一般在四、五万到十几万不等,依品牌的知名度、城市、店铺面积等因素而定,其中包括装修费、经营设备费等。
网页上的脆皮五花肉加盟信息
根据这些加盟和培训机构的利润分析,如果一份五花肉(半根)售价25元,一天销量50份,一年销售额45万元,那么按照60%的利润率计算,全年净利润可达27万元。
相比于其他餐饮创业项目,脆皮五花肉看起来相对投资少、门槛低、回本快。这个顶着“网红”名头的小生意不仅成本小,还能快速赚钱,对创业者难免有吸引力。
李荟称,在餐饮行业存在不少“快招公司”,专挑这种有爆火潜力的品类去包装炒作,项目火起来之后就利用加盟模式赚快钱,现在的脆皮五花肉项目就存在这种快招公司的影子。
她告诉我们,像脆皮五花肉这种小吃在线上的火爆现象是很容易制造的。“随便拍一些火爆的视频,再砸钱去找一些探店博主,然后大力度地去铺广告。”这就是不少快招公司的营销套路。
所谓快招公司,指的是短时间内利用各种手段包装打造出一款品牌“爆品”,大规模快速招商,获取巨大加盟费等利益,但后期服务支持完全没有。
等到“爆品”热度消失,他们会再次包装一个“爆品”出来获利。
图片来源:红餐网
李荟向我们分析,脆皮五花肉这样的网红小吃项目的盈利能力是有阶段性的。“如果去年手脚够快,早一点进入项目,就能赶上风口,是可以快速赚钱变现的,可能两三个月就回本。”
但她同时也提到,要做好只是赚这波快钱的准备,比如说创业者可以把赚到的钱再去投其他项目,就像郭强一样。
李荟表示,有一些不懂行的或者比较年轻的创业者,缺乏创业经验,当看到脆皮五花肉线上这种火爆的场景,会以为现在这个生意肯定是赚钱的,“但等到大家扎堆开店的时候再入局就已经晚了,不仅产品的热度减退,这个市场也饱和了。”
在网红五花肉这个项目快速扩张的过程当中,被“收割”的往往是那些底层的加盟商,付出了几万块的加盟费后,只能守着卖不出去的五花肉直至关店。
△图片来源:摄图网
值得一提的是,朱师傅虽然可以说是脆皮五花肉领域的“鼻祖”,但他并没有自己做加盟的模式。据朱师傅回应,他文化水平不够,不太懂这个,但是教出来的徒弟可以用他的招牌。
我们查询网上的脆皮五花肉加盟信息发现,顶着“朱师傅”招牌做加盟的公司有好几个。其中在加盟费查询网上有一家号称“西安朱师傅脆皮五花肉加盟总部”的公司,其标注的加盟费要10.43万元以上,不过我们在企查查上并没有查询到任何有关于这家公司的信息。
“都是假冒的”,朱师傅告诉我们,现在网上很多人冒充他来培训五花肉课程,淘宝上也有假冒的技术课,效果参差不齐。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在别的地方学过朱师傅烤五花肉技术后,再找到朱师傅重新学。
其实,消费者更多是对脆皮五花肉产生兴趣,而不是某家具体的品牌。所以,不管是正宗的还是假冒的门店,都顶着“网红脆皮五花肉”的招牌招揽消费者。
如果不幸加盟到一家快招公司,缺乏后期的服务支持,日子可能会更不好过一些。与此同时,参差不齐的加盟店质量,也让消费者对脆皮五花肉整体评价迅速走低。
网红小吃为何生命短暂?
脆皮五花肉会像大多数网红小吃项目一样,在短暂的盛开之后结束花期吗?
脆皮五花肉并非郭强第一个创业项目,在此之前,他还做过英式炸鱼薯条、芝士榴莲饼等热门小吃。
“我们做的都是当时最网红的东西,”郭强对于自己“简单粗暴”的项目挑选标准直言不讳,“网红的存活时间肯定不会特别长,可能也就一年两年,我们就会换新的产品”。
与许多人想象中被“割韭菜”的加盟骗局不同,不少参与者其实从一开始就明白这只是一场游戏。
郭强在筛选加盟商时的标准是“做过小吃、懂餐饮”。他解释说,小白可能看脆皮五花肉挺火就想来挣钱,不明白这东西生命力很短,一旦产品不好卖“心态就崩了”,好一点的小赚一笔后关店,经营能力差的直接亏损出局。
但熟悉这一套的玩家,一看就知道它火不了多久,一个产品不行了,会去挖掘下一个有网红潜质的项目“原地复活”。
图片拍摄:红餐网
很多情况下,脆皮五花肉本就是用来替上一个项目回血的。
家附近的一家麻辣烫店就因为生意不好,分出一块4-5平米的区域,转租用来卖脆皮五花肉,可惜的是,依旧没逃过倒闭的命运。
郭强信心满满地表示,旗下品牌的脆皮五花肉品质高于同行,生命周期更长,且后台数据显示回购率达到40%,“中国人还是以吃猪肉为主,猪肉你怎么做,它都有受众。”
李荟告诉我们,很多创业者愿意进入这种网红项目,跟项目本身热度已经起来也有所关系,“这样他不需要再花费额外的一些营销费用,就能够达到一个不错的宣传效果。”说白了,就是蹭网红产品的热点。
朱师傅承认,脆皮五花肉没那么火了,但他仍在不断精研技术,"好好做还是能做下去。" 有徒弟切一条肉下来3、4个猪乳头,口感上差得远。生肉拿一条过来,皮子能不能爆起来,烤出酥脆油条口感,朱师傅一眼就能看出。
朱师傅在抖音有24万粉丝,在脆皮五花肉被唱衰的当下,他仍不断发布试吃的视频。鲜红的肉,焦黄色的外皮,一口咬下去酥脆声溢出屏幕,仍有好奇的食客通过视频下单。
(头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统筹:盟主
编辑:粥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