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报》刊文 | 以规范信息披露引导和推动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文首发在《中国会计报》2024年7月26日,原文标题:《以规范信息披露引导和推动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近日围绕《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影响及实施策略举办沙龙活动,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通过分享经验、交流观点,共同推动高质量可持续信息披露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实践。
“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已经得到各方面的共识。ESG在加速社会全面实现绿色转型、协调经济发展、履行社会责任、保护自然生态、创造可持续生态价值、推动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全球产业链和资本市场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经人才与智库管理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王亚星表示。
标准建设拉开序幕
今年3月以来,上海、北京、江苏苏州等地陆续发布促进ESG发展的政策文件。比如,上海市《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苏州工业园区ES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及购买绿色低碳建筑可享购房优惠等系列政策,正在全面推动ESG向产业融合演进。但在转型进程中,漂绿、贸易壁垒、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变革等所产生的影响,使ESG备受争议。
在绿色转型框架的五大要素(界定标准、信息披露、政策激励、融资工具、公正转型)中,信息披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旨在解决我国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所依据的标准不完善不统一等问题,对可持续信息披露基础概念、原则、方法、目标以及普遍性要求等进行规范,拉开了国家统一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的序幕。
王亚星认为,构建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以高质量准则规范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如实反映、准确衡量企业可持续相关风险、机遇和影响,将引导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抓住国际可持续披露标准建设和实施的重要战略期发布《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平衡了与国际准则接轨和体现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及中国特色之间的关系,为其他新兴经济体使用国际准则、制定国家或地区准则提供了示范。
《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在满足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需求的同时,对实现安全和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长远谋划,并为可持续信息披露中的财务职能提供依据。比如,《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可持续信息与财务报表信息之间的关联以及财务影响的具体披露要求,为实务界在可持续披露中发挥财务职能、理论界将可持续发展与完善会计学科体系有机融合提供依据。
加强企业可持续信披成为大势所趋
中国在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成立和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制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坚持“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的总体思路。一方面,以我为主、体现中国特色;另一方面,积极借鉴国际准则的有益经验。根据前期国际准则的中国适用性评估结论,国际准则多数要求在我国具有适用性。因此,《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与《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 1 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在信息质量特征、披露要素和相关披露要求上总体保持衔接。这种制度安排,既有利于具体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也有利于我国可持续披露准则与国际准则实现趋同。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理事冷冰介绍称,今年1月1日,IFRS 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 2 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两项准则已经生效,主要适用于政府或相关监管机构要求的强制报送,也适用企业自愿披露。作为国际标准,两项准则为企业可持续和气候相关信息的披露提供了一致性的基础框架,其采用充分考虑各国实际情况的模块法推进准则的全球采用。事实上,ISSB及其提出的模块法,并不排斥具体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可持续披露为投资者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方服务。
各国在基于国际准则制定本国准则时,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在引入全球基准的同时体现自身特色和实际需要,但在技术上需要达到与国际准则功能性一致,并不能掩盖国际准则中为投资者提供通用目的信息的披露要求。
践行ESG理念
“爱玛作为行业龙头,积极倡导行业上下游从业企业共同践行ESG发展理念。同时,公司自身把ESG战略和公司战略进行高度融合,搭建‘一基一台,四梁八柱’的体系。‘一基’即合规与风险管理,‘一台’是趋势研究与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洞察,‘四梁’是战略清晰、组织高效、文化育人、绩效卓越,‘八柱’是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信息与智能化、研发开发、生产制造、供应商管理、经销商合作、用户服务。”爱玛科技副总裁、董秘王春彦介绍称。
中央结算公司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在可持续披露制度建设和落地实施中将发挥关键性、基础性作用。中央结算公司中债估值中心可持续金融部副总监周舟表示,可持续信息披露是引导企业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帮助企业及利益相关者开展相关决策。为了帮助市场主体开展可持续能力建设,中债估值中心开发了一套企业可持续披露能力建设平台。该平台的定位是知识的枢纽和集成以及能力建设方面的工具,包括国内外最新准则解读、企业优秀实践范例、可持续信息模拟填报等。
她具体介绍称,“模拟问卷”模块以财政部发布的基本准则为基础,对标国内外披露标准,支持包括国务院国资委、北交所、上交所、深交所等可持续披露准则或指引要求的信息披露填报。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套或多套标准填报,提高披露效率。
此外,针对碳排放核算等披露难点,中债估值中心向市场机构提供包括基础数据、分析平台及测算工具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比如,通过提供碳排放估算结果和行业参数因子支持企业对自身运营和投融资进行碳排放核算,推动提升碳排放核算的便利度、一致性和可比性,助力企业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质量提升。
“未来,中债估值中心将以可持续信息披露和运用为契机,积极发挥数据治理和金融科技优势,汇集各方优秀实践,配合有关监管部门加强能力平台建设,促进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推动建设兼容国际标准、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贡献中债力量。”周舟说。
“可持续发展解决活下去、活得久,高质量发展解决活得好,新质生产力解决怎么活。”王春彦认为,在具体落实和实施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上,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要在企业总体经营策略中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从财务部门定位出发,在财务部门如何支撑战略、支持决策、服务业务、创造价值、防控风险等维度上找准定位;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出发,将ESG维度的指标与传统财务指标进行融合,建立起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再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化工具提升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让财务工作做到“更真实、更准确、更好用、更及时、更全面”。
为共同推动高质量可持续信息披露与ESG实践,业内专家围绕相关主题进行圆桌讨论。ESG之路虽然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国际间的交流、行业间的学习,企业可以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和ACCA联合推出“ESG与可持续发展管理师能力水平项目”,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人才培养方式,以及综合运用讲授+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对财会从业者进行培训授课,旨在培养具备公共利益与可持续价值观、专业胜任能力及决策与领导力的ESG与可持续发展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