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联集团借京东安联财险进一步加码中国市场,盈利与偿付能力双重承压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8:37:56 浏览量:0

作者:宋涵

出品:全球财说

10月27日,京东安联财险发布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截至第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8.45亿元,净利亏损989万元。公司投资收益和偿付能力表现均下滑。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均为负。核心偿付能力较第二季度继续下降14.8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环比第二季度下降16.2个百分点。

在公司投资端和负债端双重承压境遇下,大股东安联保险集团激流勇进,以5750万元拍下上海映雪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映雪投资)所持京东安联财险3.33%全部股权,持股比例增至53.33%,自此映雪投资将退出股东行列。

市场“冷”外资“热”

10月中旬,映雪投资所持京东安联财险3.33%全部股权被挂上了阿里拍卖平台。

该笔股权拍卖,起源于映雪投资自身债务纠纷。在此前与申请执行人上海原龙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仲裁案件中,映雪投资被法院判决应支付对方本金5000万元、利息105.7万元,但因其迟迟未执行法院裁定,映雪投资名下所持京东安联财险全部股份被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拍卖。

近些年,保险股权流拍成了家常便饭,而这家“互联网+外资”组合的保险公司的股权,也没有吸引过多关注。经过3天竞拍,并无其他“外来者”对这笔股权交易感兴趣。

最终此笔股权由京东安联财险原始大股东安联保险集团以5750万元拍下,这就意味着股权转让完成后,安联保险集团对京东安联财险持股比例将增至53.33%,而映雪投资将退出京东安联财险股东行列。

在京东安联财险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显示,安联保险集团持股比例50%,稳居第一大股东地位。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持股30%,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2.4%,深圳汇京通达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27%,映雪投资持股3.33%。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报告显示深圳汇京通达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与映雪投资一样,所持京东安联财险全部股份被冻结。

对于股权被拍卖,京东安联财险对外回应称,此次股权拍卖体量较小,不会影响公司日常经营,也不会引起公司控制权变化,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均无较大影响。

而京东安联财险作为早期安联保险集团打开中国财险市场的先锋官,对于安联保险集团来说自然意义非凡。

京东安联财险前身为安联保险公司广州分公司,于2003年在广州注册成立,是安联保险集团在中国设立的首家财险公司;2010年初经相关部门批准,将该分公司改建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资子公司-安联财产保险(中国),2018年为公司业务进一步发展,决定引入包括京东在内的四家新投资人。2019年京东入股,公司名称变更为京东安联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彼时“互联网+外资”组合让外界充满期待。

尽管这些年保险行业遭遇“寒冬”,可随着近些年国内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政策不断加深,保险业务外资股权比例限制逐渐取消,中国保险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没有走弱,反而乘着政策东风,引得不少外资加码。

早前,友邦保险携巨资120亿战略合作中邮保险,安达保险对华泰股权也是多方筹谋,实现绝对控股;近期市场又传言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正和中国农业银行接触,拟洽购农银人寿部分股权。

从安联保险集团来看,这些年逐步建立起了包括寿险、财险、资管业务等在内的金融核心业务。

从获批筹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到设立我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再到通过上海银保监局批准受让中信信托所持中德安联人寿49%股权,实现全资控股中德安联人寿,使其成为国内首家合资转外资独资的人寿保险公司。

在国内保险行业整体处于深度转型阵痛期,负债端和投资端双重承压趋势下,缘何外资频频加码国内市场?

行业人士表示,目前国内保险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在全球经济震荡下滑的走势下,国内市场行情较为稳定,外资此时进入投资的性价比较高。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国内外市场经验融合,促进市场竞争。

盈利水平和偿付能力承压

股权拍卖遇冷,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而公司经营情况是投资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公司历年经营业绩来看,2014-2018年发展平平,不过还是实现了扭亏为盈。

公司营业收入体量多年没有较大起伏。具体表现为3.13亿元、3.18亿元、2.99亿元、3.37亿元、3.82亿元。同期,公司多年亏损。具体净利润表现为-1.47亿元、-1031.83万元、-4301.41万元、2710.02万元、3272.77万元。

与此同时,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增长较为缓慢。5年间分别实现保费收入9.86亿元、9.27亿元、9.52亿元、10.77亿元、12.41亿元。

2019年是个分水岭。随着京东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后,京东安联财险从营收、保费收入方面均有质的飞跃,但净利水平起伏较大。

2019-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38亿元、23.82亿元、32.1亿元;实现净利润452.77万元、3855.84万元、264.11万元。

同期,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5.29亿元、37.66亿元、49.3亿元。

而根据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942.51万元;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3.16亿元。

同期,公司实现签单保费18.45亿元,其中,车险签单保费为3.37亿元,占比仅为18.27%。而在非车险前五大险种的签单保费中,其他险和责任险保费占比分别为30.14%和23.09%,保费规模均远超车险保费。

从渠道签单保费来看,销售以经纪渠道为主,占比超4成。保费规模排序依次为经纪渠道、直销渠道、代理渠道,分别实现签单保费收入为8.47亿元、5.81亿元、4.17亿元。

从效益类指标来看,上半年,京东安联财险综合成本率为104%,综合费用率为28.9%,综合赔付率为75.1%。

一般来说,如果某一类险种综合成本率超出100%警戒线,这也意味着公司大概率将面临承保亏损。

受经济下行影响,权益市场波动加剧,对公司投资收益影响较大。上半年公司收益类指标走低。净资产收益率为0.7%,总资产收益率为0.1%,投资收益率为1.9%,综合投资收益率为1.4%。

公司第二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为193.3%。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作为保险公司流动性风险量化指标,反映了保险公司基本情景下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不利偏差率。根据监管规定,若最近两个季度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连续低于-30%,就会触发监管红线。

而京东安联财险第一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表现为-1746.9%,存较大隐忧。

根据报告显示,公司最近两次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B。

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8.6%,环比较第一季度提升12.8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7.2%,环比较第一季度提升13.4个百分点。

从行业来看,根据银保监会统计的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数据显示,纳入会议审议的181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0.8%,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8.1%;财产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8.5%;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3.7%。

公司成立多年盈利水平不显情况下,偿付能力较行业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偿二代”监管要求下,公司亟需“补血”。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