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觉醒年代》这部剧,我推荐你看一看。
近日,心声社区发布了任正非最新的内部讲话。
每次看任正非的采访记录和内部邮件内容,能够发现他会频繁引用意识形态的词汇,比如,「冲锋」「野战军」「游击队」。
能让人感受到这位七十多岁的企业家,思维一点都没僵化。而且,还在不断进步,相当惊人。
常常看任正非讲话的管理者,也会发现他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词句并不多,不故弄玄虚,语言简洁直白,人人看得懂。
这一次任正非的讲话,对华为最新的管理策略和战略规划进行了深度解读,内容也是非常丰富。
让人意外的是,任正非也强烈安利了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
01#
《觉醒年代》
所有干部和HR都要看一看
任正非在对外会议中,第一次推荐一部电视剧给下属看。
这个举动很罕见。
平时任正非推荐的书籍有很多,但是推荐电视剧算是破天荒。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到这个地位,这个年纪,对很多事物以及事务的看法会固化下来。
但从任正非这里,感受不到,他甚至和年轻人一样,也在追剧。
你可以感受到他的思维体系是科学且求实的。
让员工去追剧,原因也很简单。
一来是这部剧真的是近十年来最优秀的电视剧之一了,二来是希望华为人也能学习那个年代充满理想的斗志。
但最重要的,可能是这样一家行业里人人忌惮的超级巨头,在任的眼里,依旧是一堆问题。
他希望团队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反省,不断自我革新,这样的企业,才能持久弥新。
02#
人力资源的变革
一直在路上
这次座谈会,关于人力资源变革的篇幅很长,人力资源部代表第一个讲话。
HR代表说:“我现在负责公司人才堤坝项目,是一名职场老兵。”
什么是「人才堤坝」?
这是华为近几年刚开始的一个项目,目的主要是减轻无关绩效的拖累,让组织分工更明确。
对人力部门,任正非的评价是:
“你们最主要是将外部经验带入华为,对“游击队”进行整改,让我们逐步转为‘正规军’”。
就像《以奋斗者为本》中说的。
一定要建立弹性的人力资源机制,不要僵化教条的机制。不然华为的未来将举步维艰。HR存在的意义,就是让组织和个人都能高效地产出和成长,其他都是虚的。
此次华为的人力资源变革,主要的内容:
- 主管和主官都要坚持10%的末位淘汰制;
- 员工工作要对结果负责;
- 坚持要对「南郭先生」说NO;
- 专家类的岗位,不设末位淘汰;
- 尊重员工个人选择,不再强制「背井离乡」。
03#
跨文化的融合
才能破除内卷化
在人才观上,任正非这次又提出了新的想法。
在座谈会上,他强调说:“华为像蛭形轮虫一样是单基因文化,需要多基因的冲突、多基因的融合产生突变。这些突变有利于潜力的爆发”。
这话有点专业,什么叫蛭形轮虫?什么又叫多基因冲突?
小汇特意查了一下,蛭形轮虫是一种生存了八千万年的单性繁殖的生物,经历了地球上无数灾难都还活着,比小强还厉害。不过更令人关注的是,它这种适应力的原因。
有科学家发现,蛭形轮虫的体内存在两条基因,它们在不断融合、产生突变,或者说是,在优选。而就是这种多基因冲突,让它不断适应环境,存活下来。
就是说,在其他公司想尽办法避免内部冲突的时候,华为却在想方设法制造冲突,这层次差就出来了。
关于文化冲突,不出所料,这次又看到了「内卷」,任总也分享一下他自己的想法。他说:“工程领域要精益求精,这不叫内卷,内卷是发生在不应该进行精益求精的地方。”
确实,现在很多人都把内卷这个词给误解了,内耗是迫在眉睫的危机,内卷是更长期的忧患。
不论是内卷还是内耗,真正的解决办法都是创新。寻找第二曲线 ,在科学创新方面精益求精,积极探索蓝海 ,这就不是内卷,这是破除内卷。
04#
要雷锋精神
不要雷锋生活
在谈到国外事务的困局时,任正非依旧十分坚决。
“我们不能因美国打压我们,就认为它不是老师,不向美国学习,这样会走向自闭。”
换言之,就算受到美国打压,也要学习向它学习。毕竟给企业带来进步的,从不是阻断隔阂,而是和优秀的人互通学习。
另外,在回答一位刚回国的员工提问时,任正非说明了一点:华为规定,艰苦国家生活要达到瑞士富人的生活标准,工作环境要达到欧洲标准。
这个标准有多高?
在南苏丹代表处,三名中方员工,有两栋大别墅,游泳池、音乐厅、咖啡厅……全都配备。用任正非的话说,艰苦奋斗是指精神上的,我们要倡导和营造一个有品质的环境,让海外员工生活和工作更加舒适、开放和高效。
因为黄埔军校本身不能创造财富,所以才强调使命感,而华为是有充足资金的,更强调“以奋斗者为本”,相比之下,增强员工使命感的同时,更注重报酬合理。
所谓狼性,就是给给狼足够的肉吃,然后再去冲。
华为永远不会亏待“奋斗者”,这是任正非的一贯原则。
05#
写在最后
在企业层面,这更像是一次十分垂直的激励,让所有人看见未来华为的发展方向,感受到顶层传达的信心。这是一层层指令的传达无法做到的。
同时,任正非还安利了《觉醒年代》,让他的同事们,和他的学习与感悟同步。
总的来说,任正非的每一次谈话,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他是这个社会的宝贵财富。有些讲话,甚至是管理的参考书,小汇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这个社会如果多几个像他这样的企业家,会更好,祝任老先生身体健康。
人力资源分享汇 | hrgogogo:累积超过2000篇原创文章,自律型HR组织,提供无限次免费复训公开课,以及学完即全额退费的线上学习年卡,欢迎关注!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人力资源》杂志”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