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利5率的解读与思考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7:57:09 浏览量:0

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考核评价由来已久:2003年10月,出台《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初步形成系统性制度。

一、2019-2022年央企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演进

为引导国有企业更加突出主责主业、聚焦提质增效,关注改善经营效率和发展质量,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2019年以来,国资委基本上以每年增加1个指标的速度对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完善。

表1:2019年-2022年央企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演进

二、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1利5率)解读

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笔者以为:评价考核国有企业的“指挥棒”即评价指标体系也宜体现这种变化,并于2022年8月21日向国务院国资委提交了《关于国有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参见附件)。

表2:笔者建议的国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2022年8月)

2023年1月5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提出和明确了新的考核评级指标体系,即“1利5率”,从而完成了近年来对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第4次修改。

表3:笔者对1利5率的简明分析

三、对国有企业考核评价指标的再建议

综观1利5率,以财务分析四方面指标为基础,同时根据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适时增加了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发展能力和生产效率指标,从而使得考核指标体系更加科学适用。

对目前的央企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笔者尚有如下建议:

1、增加1个运营能力指标如总资产周转率。

2、增加1个研发效率指标如每年专利研发投入金额。目前的1利5率,除了研发投入强度,都是结果导向。而研发投入强度,只衡量投入端,没有考量产出端。因此,增加一个研发效率指标,有助于衡量央企的创新效率和效果。

3、将资产负债率改为杠杆倍数。资产负债率,主要基于债权人视角。如果基于企业本身管控风险角度,改为杠杆倍数更为直观。

4、增加资产证券化率指标。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服务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和共享发展成果的主要平台。故对集团化的中央企业,新增“资产证券化率”考核评价指标。

附件:笔者在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提交的意见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