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计抵减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
加计抵减是一项有会政策,是针对增值税的优惠政策.通过加计抵减政策,可以促进我们的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帮助我们企业进行经营,减轻了一定的税收负担.那加计抵减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怎么去做?关于加计抵减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如下.
加计抵减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
方法一:冲减成本或费用
发生成本或费用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200
贷:银行存款等 21,200
计提可以加计抵减的进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加计抵减进项税)120
贷: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120
这种处理方法的理由是:原本购进的成本或费用是2万元,由于进项加计抵减的原因,需要承担的成本或费用减少了120元,所以需要冲减成本或费用120元.
方法二:确认为营业外收入或其他收益
发生成本或费用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200
贷:银行存款等 21,200
计提可以加计抵减的进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加计抵减进项税)120
贷:营业外收入/其他收益 120
这种处理方法的理由是:加计抵减的进项税额相当于政府对于其他的让利或者补贴,是企业在正常经营外的一种额外的收益,所以应该计入"其他收益"或者是"营业外收入".
方法三:通过"其他应收款"或"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进行过渡
发生成本或费用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200
贷:银行存款等 21,200
计提可以加计抵减的进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加计抵减进项税)120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其他应收款 120
这种处理方法的理由是:参考原《增值税会计处理规范》中的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减的进项税额的过渡情形处理.
采用方法二进行核算,不会影响企业的毛利率等财务指标,但会最终影响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抵减的进项税额需要额外缴纳企业所得税,也有可能影响企业享受小微企业等其他所得税上的优惠,与国家减轻企业税负的大原则相违背.
采用方法三进行核算,不会影响利润表的数据,与增值税价外税的本质相符合,也不会造成企业重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但这种方法最后无法将科目结平,会导致企业虚增资产.
加计抵减的进项税额包括哪些?
加计抵减的进项税额包括单位所有的进项税额.
纳税人应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按照现行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