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浙江奶奶收养的非洲小男孩,如今怎样了?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7:47:25 浏览量:0

你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来自非洲多哥,在中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非洲富商阿里,会遗弃年仅6岁的亲生儿子。

阿里留学后,留在中国发展,与一位中国女孩互生情意,冲破种族障碍走到一起。

于2004年生下一子,巴比。

那么,2010年,巴比为何成了弃儿?

又是什么原因,让浙江奶奶收养了中非混血巴比呢?

01

阿里有一个经商的头脑,生意做得如火如荼。

这令他整体沉迷其中,也导致他鲜少有时间陪伴妻子。

最终,两人感情出现裂缝,孩子留给了阿里。

离婚后,物质上,阿里从未亏待过巴比。

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抑或是巴比的各种要求,阿里都会满足他。

然而,唯一不足的是,阿里自己没空照顾孩子,将尚在襁褓中巴比将孩子交给保姆照顾。

或许物质能满足,然而心理上的父爱,巴比从小缺失。

然而,巴比并不知道,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在等着他。

阿里有一位专职司机盛晓阳,负责他平时的出行事宜。

虽然才认识几个月,但是,在盛晓阳眼里,阿里是一位值得信赖的老板。

于是,在阿里声称要回趟非洲处理生意,让盛晓阳帮忙照顾儿子巴比一段时日的时候,盛晓阳满口答应了。

阿里说:

“盛,我要回国内谈一笔大生意,可能要待个把月才能回来。巴比这么小,我实在不忍心让他经受颠簸之苦。”

谁料,这一照顾,几个月一换而过。

刚开始,阿里还会寄工资回来,会打电话询问情况。

后来,干脆电话也打不通了,工资也没了音信。

阿里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联系不上了。

02

他没想到,帮忙照顾孩子,帮出了“麻烦”。

孩子不是物品,想要就留,不想要就扔,说遗弃就遗弃,盛晓阳实在是想不通。

做为父母最大的恶,就是生而不养。

既然选择了生下这个孩子,就得承担起作为父母的责任。

阿里身为父亲没有征求孩子的同意就把他带来这个世界,又没有征得孩子的同意,遗弃了他。

有时候,有些人不需说再见,就已离开了。

有些人,一旦遇见,便是永恒。

都说虎毒不食子,此时的盛晓阳想不明白,却只能无奈地接受了现实,阿里把巴比丢弃给自己的事实。

那时候,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好。

他与妻子有一个孩子,一家三口在外打工,住租来的房子,手头拮据,很难再多养一个孩子。

万般无奈之下,盛晓阳与妻子坦白交代事实。

妻子并不怨他,眼下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新的问题。

他们商量后,决定将巴比送去福利院。

然而事情并没有料想的那么简单,盛晓阳的请求遭到了福利院的拒绝。

巴比不符合收养条件。

福利院只接收丧失父母的孤儿,或者是找不到亲生父母的弃婴或儿童。

而巴比有父亲母亲,知道父亲是谁,不属于弃婴,也不属于孤儿。

盛晓阳心中不忍,将巴比带回家。

小巴比,乖乖地呆在盛晓阳身边,似乎知道自己被抛弃了,害怕再次被抛弃。

03

此时,年关将至,盛晓阳工作没着落,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焦灼。

恰巧,其母盛美娟打来电话,问他年货准备的如何了。

言语间,盛奶奶注意到儿子的异样,追问之下,才知道巴比的事情。

盛奶奶毫不犹豫地让盛晓阳将巴比送到老家给她带。

盛奶奶不假思索的应承是那么理所当然,这是一名最朴实的母亲最质朴的美德。

那年盛奶奶年近六十,还有一位八旬老人要照顾,和老伴在农村干农活。

从此,盛奶奶的身后就长了一条“小尾巴”。

对于巴比来说,盛奶奶是奶奶,也是妈妈。

身为中非混血儿,巴比的出现,引起了村庄里人的议论。

村里人经常有人跑来打听巴比的来历,盛奶奶实话实说。

然而日子久了,流言飞起,盛奶奶开始很在意,后来也释然了。

嘴长别人身上,我行得正做得直,生活是自己的。

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巴比水土不服,得了肠胃炎。

盛奶奶背着他走很远的山路看病。

巴比想吃汉堡,盛奶奶就把馒头做成汉堡的模样,中间夹上生菜叶子,煎鸡蛋,火腿肠,巴比高兴地跳起来。

在盛奶奶的精心照顾之下,巴比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巴比也会帮盛奶奶干各种活计,盛奶奶在巴比身上付出很多心力,巴比也很懂事。

奶奶下地干活的时候,他拔草,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转眼,到了巴比上小学的年龄。

但是一直以来,他没有国籍,没有户口,上学问题怎么办?

04

巴比无父无母无国籍,属于“黑户”,不能按照正常手续入学。

盛奶奶心里非常难受,她不是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但是,面前的问题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摆在她的面前。

养儿方知父母恩,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懂,养孩子不容易,教育孩子更不容易。

盛奶奶不愿这样放弃让巴比入学的机会,她跑了一个又一个学校,看看哪个学校愿意收巴比,然而,都无功而返。

后来,当地主管教育的领导听说了巴比的事情,了解的事情的具体情况。

经过研究,觉得不能剥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于是,破例让巴比先入学接受教育。

2012年9月,8岁的巴比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

盛奶奶喜极而泣,看着巴比期待入学的目光,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但是没等她高兴多久,又一件事情接踵而来,那就是昂贵的学费问题——1800元的学费迫在眉睫。

因为户口问题,巴比不能享受9年义务教育的减免政策,所有开支都要自费。

05

为了供巴比上学,平时就靠种地谋生的老两口开始出去找工作。

盛奶奶找到了棉被厂的工作,天天加班到深夜,为了早日凑齐学费。

然而,盛奶奶毕竟不比年轻人,每天她都累得直不起腰来。

巴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知道,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

学习之余,经常来帮奶奶剪剪线头,陪着奶奶。

盛奶奶很欣慰,看到巴比,就是再累,她都会满血复活。

如果盛奶奶给巴比零用钱,巴比除了学习用品,其他的一律不买,攒起来,又放到盛奶奶的钱罐里。

上学的时候,在同学们眼里,巴比一看就像外国人,有些同学会打趣他,说他这么黑,是哪国人啊。

巴比并为因此难过,他笑着说:

“虽然我长的不一样,但我是中国人,讲中国话,吃中国饭的中国人。”

他性格开朗,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又是班上的运动健将,与同学们相处很融洽。

然而,此时的巴比,仍然是一名“黑户”,他的证件户籍并未解决。

2013年,盛奶奶收养黑人小孩巴比的事被当地媒体报道。

紧接着,2013年11月18日,CCTV-12社会与法频道的《夕阳红》栏目专门制作了一期题名为“巴比奶奶”的报道,报道盛奶奶收养黑人孩子巴比的故事。

06

通过媒体的曝光,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对祖孙。

很多人了解到盛奶奶的家庭情况,为他们捐生活上的学习上的物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盛奶奶的经济压力。

盛奶奶始终担忧在巴比的户口问题,随着巴比的成长,会面临着升学问题,就业问题,甚至婚姻问题,没有户口,寸步难行。

巴比的父母,始终找不到。

转眼来到了2016年,巴比12岁了。

盛奶奶爱的呵护,给了巴比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巴比汉语很溜,笑容完全中国化了。

巴比说:遇到奶奶,我很幸运也很幸福。

就在2016年,事情迎来了惊喜的转机。

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新的户口政策,可以解决无户籍人员的户籍问题,根据相关法规,巴比的情况符合新政策的规定。

盛奶奶赶紧将巴比的情况上报有关部门,等着有关部门实地调查通过。

2018年,在两年充满期盼的等待中,盛晓阳接到了派出所的电话。

巴比终于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户籍,户籍落在盛家。

全家人喜出望外,巴比取名盛天一。

他说:“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终于有家了。”

07

这个户口来临的时间恰到好处,因为再过半年,巴比就要参加小升初的考试了。

如果没有户口,就算巴比考得再好,他还是没办法上初中的。

拿到户口的巴比无比的开心。

2018年7月,巴比参加了小升初考试,最终巴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重点初中——兰西百社中学。

进入中学后巴比学习认真,每次都能考到班级前几名。

看到孙子如此优秀,盛奶奶也很开心。

然而,进入青春期的巴比,心里产生了变化,他开始注意到周围人谈论他肤色的问题。

为此他一度心情非常压抑,人也变得沮丧,学习成绩也出现了波动。

这让盛奶奶十分担心,盛奶奶与儿子盛晓阳商量后,一致觉得应该让巴比有一些兴趣爱好,转移一下注意力。

于是,巴比在镇上的一个街舞培训班学习。

在培训班呆了一段时间后,巴比的街舞跳得非常棒,整个人也变得自信起来。

2020年,为了一心一意参加中考,巴比不再跳街舞,一心扑在学习上。

2021年五月份,巴比和奶奶再次接受了媒体采访,17岁的巴比显得格外懂事。

2021年6月17日,巴比参加了浙江省中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蜀山中学。

不是没有人问过巴比亲身父母的问题,巴比说:“我从没见过母亲,现在也不想念父亲,我只想快快长大,回报奶奶,因为我的幸运和幸福都是奶奶给的。”

盛美娟摇摇头:“孩子,奶奶养你,不图你回报。你能快乐健康的长大,做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就是对奶奶最好的报答。”

往后只要自己好好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回报养育他的盛奶奶一家。

巴比将自己的高考志愿定为浙江大学,这样,既能学到真本领,还能就近照顾奶奶。

是奶奶也是妈妈!兰溪奶奶收养非洲娃12年,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

盛奶奶将巴比养大,巴比报以真心。

巴比说道:“奶奶说,她不求我回报,那么我会在这里一直陪着她。”

这一段没有血缘关系的跨国“祖孙情”,亦是“母子情”。

有一种爱,无关血缘;

有一种爱,艰难困苦仍不言弃。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负能量,让我感到失望;

也总有些温暖,让人感动。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