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经营本质,读稻盛和夫《经营与会计》有感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6:52:17 浏览量:1

对于经营管理领域的人来说,稻盛和夫绝对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作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先生,不仅仅白手起家,创立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而且在78岁高龄之际,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重新出山,一年时间成功拯救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日航在稻盛先生任职会长的当年即扭亏为盈,而且创造航空史上年度最佳利润记录。

稻盛和夫的商业战绩是如此辉煌,然而更加具备长久价值的,还有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和经营实学,其中《经营与会计》就是奠定京瓷与第二电电500强基业的经营法则。

初读《经营与会计》确实稍感吃力,毕竟自己不是财务专业出身,书中所讲述的会计原理和案例知之不详,第二次细心阅读和体会后,我对稻盛先生的经营理念、会计原则以及经营案例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事实上本书的经营和会计专业并非难以入手,而从经营和管理的原理原则领会会计的概念,以会计促进经营,也许才是本书的要旨。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一些相对比较专业的领域,我们往往难以迈出第一步,但是能够用通俗和易于理解的语言阐述专业的基本原理,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专注、刻意练习和重复,这就是通往专业之路的唯一路径,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多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多从原理原则的角度触类旁通,多从总结和思考的角度加深印象,这就是最好的学习态度。

《经营与会计》一书包含了稻盛先生的经营历程:

创业之初,稻盛先生对会计科目一无所知,他是技术出身,当时能做的只是全身心投入工作,但是企业经营中每天都要面临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处理的循规蹈矩、僵化病变等现象让他感到很不安,他认为这不符合企业经营的本来规律。

经过一番思索,稻盛先生依然高度坚信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哲学,他相信一切事物都应该遵循原理原则,他坚持以正确做人为基础开展经营管理,他从这个角度开始阅读、领会和解决企业会计问题。稻盛和夫先生的会计学基本思维模式是追求事物的本质,还原事物的本来,以作为人何谓正确为原则对事物进行判断,同时以做人的基本道德和良心为指导拓展经营。

《经营与会计》重点阐述了会计学在管理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阐述了企业经营中重要原则与会计的关系,从经营案例中,稻盛先生总结出七条会计相关的经营原则,并且将之命名为“会计七原则”,分别是现金流经营原则、一一对应原则、筋肉坚实的经营原则、完美主义的原则、双重确认的原则、提高核算效益的原则和玻璃般透明经营的原则。

一、现金流经营原则

也叫“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原则”,确保经营要聚焦在现金的流动上,必须以现金为基础,实事求是的反映企业现阶段的实际资金情况。经营者要时刻了解资金去了哪里,及时关注每日的资金情况,依据资金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该项原则的提出原因是:稻盛先生当年应用的现代会计制度为了健全地反应企业的资产,把不能反映企业经营效率的项目也列入到资产中,存在应收、预付、存货等中间形式,这些中间形式混在企业的资产之中,导致会计报表对资金动向的表现模糊、不清晰,在执行稻盛和夫企业经营管理“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的管理理念时,容易出现偏差。

现代会计产生于中世纪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地中海的商船都是以现金进行交易,从事贸易的商船在口岸采购商品,然后销往世界各地,在此期间,伙食费等各种费用都从销售收入中支出,等再次回来的时候,剩下的钱就由船长和水手瓜分。这样经营的情况就清清楚楚,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原则,就是采用这种直接的方式来记录经营结果的方式,它能够做到基本没有误差的反映经营成果。

二、一一对应原则

是指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证钱、物的流动与票据的一一对应,即任何一项业务必须有票据、钱、物对应,以此构建一个透明的监督管理系统。每笔收入的钱要精确到明细科目一一对应,而每笔支出的钱也要求一一对应到具体的事项之中。如果销售票据和进货票据不一一对应,销售和利润每个月会有起伏波动,这样就会出现错误的数据,那么在错误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经营判断的话,就很有可能将公司导入错误的方向。所以说,坚持贯彻一一对应原则可以确保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的判断,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三、筋肉坚实的经营原则

也叫“收入费用配比原则”,这项原则强调和说明了资产一定要有质量,资产一定要有效率。

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注重成本管理,要有效促进成本降低,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有效降低成本就等同于在销售收入相同情况下就增加企业利润。例如应收账款,要让账款都能够收得回来,比如存货要库存合理不存在赘肉。企业的经营者要时刻关注资产的质量。

筋肉坚实的第二个方面,是严格控制固定费用,例如固定资产的投资要能够尽量地减少,基层的管理人员一定也要尽量的少,材料的库存也要尽量的少,最好是即用即买。固定资产的添置则也是要先有了订单再去添置设备,而不是一开始就把一切都准备好,这样往往会在无意中让没有用处的资产增加,这一原则同样适合应用到日常经营中。

四、完美主义的原则

是指在企业经营中不允许妥协,所有工作都要尽可能追求完美,达到每个细节,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也可以理解为企业经营的流程管理一定要到位和周全,千万不能为了节约时间或者成本而减少环节。

作为经营者不仅要从宏观上明白整个公司的状况,而且还要在微观上了解部下所做的工作,了解每一个员工以及现场工作的情况,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完美主义的实施,成为一名优秀的经营者。同时,只有企业领导者严格的审核,员工的工作就会少出现问题,这样就能使完美主义渗透到公司的每个部门和每一个人。

五、双重确认的原则

这是一种既能保护企业,也能保护员工的有效机制,主要目的是杜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犯错误甚至犯罪,与一一对应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两个以上的人进行相互监督、审核、确认,由此来推进工作,这一原则的贯彻执行能使员工在工作中规避风险,也能提高业务本身的可信度,保证企业组织的健全性。

双重确认原则也可以理解为会计出纳工作中制单与复核的概念,双重确认原则不是对员工不信任或者是恶意的揣测,而是出自“无论如何也要守护心爱的员工”的善念,是“避免员工误入歧途的系统。在规则上避免漏洞的出现,就减少了员工主观犯错的机会,这是对员工的一个基本的保护。

六、提高核算效益的原则

核算效益原则最重要的是核算意识,也就是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企业的利润表中能够改变什么,这一原则也是阿米巴思想的精髓。比如说一个员工先开发了一个客户,能够获得1000万的收入,那么通过阿米巴模式和效益核算,就能够让这名员工了解这1000万元在企业的利润表中增加了什么。

如果一个员工招待了一位客户花去了1000元,如果具备了核算意识,这名员工也应该知道这1000元在企业的利润表中哪个数字增加了。所以,提高核算效益也指在提高销售收入的同时,要不断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费用压缩从而实现利润的增加,也就是运用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的原则,来提高单位时间效益核算,追求附加价值。

为了能够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具有核算意识,阿米巴采用分部门核算制度,员工对自己部门的工作应该非常熟悉,数字也变得简单易懂,稍加培训就能够具备独立核算意识和能力。这种把企业的利润表化成小块的方式,每一个独立的单位都负有一个独立的经营责任,这样个体就能更加清楚和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和努力去提高创造价值,全员参与经营变成可能。

七、玻璃般透明经营的原则

是指光明正大地向企业所有成员公开经营信息和数据,让参与经营的所有成员都能清晰看到公司经营数据,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员工知晓公司整体的情况、前进的目标,同时也让员工知道公司前进的困难和经营上的难题。这种做法对于提高公司员工的道德水准、形成公司整体合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更容易让企业达到目标。

同时,这一原则也对企业领导者和管理层提出明确要求:率先垂范、光明正大、心地光明、禁止公私混同。这样一来,公司领导就会有油然而生的勇气,经营也会变得轻松,公司的一分钱都用于经营管理,而没有被私用,这就是玻璃般透明的经营状态。

本人在制造业及服务业从业近二十年,虽然不是直接做经营管理工作,但是大部分时间都能够接触到经营管理数据和真实情况,从最开始的医药制造企业到建材产销企业、商用车、工程机械和乘用车企业,几乎每个企业都在寻找稻盛先生提出的“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的方法,但是很少有企业能够完全成功。

其实稻盛先生的“会计七原则”是一项整体,是一种战略思维,如果经营者仅仅盯着销售和费用,那无疑很难得出理想的结果。“会计七原则”已经给经营者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方法,甚至已经把具体实施的过程都讲了,但是真正的企业经营,尤其是中国的中小企业经营中,很少有人能够把上面的七条原则当作经营的根本践行,有的时候仅仅是嘴上说一说,就连重要工作可能都算不上,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遗憾。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