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知识入门】光伏EPC模式是什么?EPC模式在光伏电站中的注意要点!
EPC Construction
EPC 全称为(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在EPC模式中,不仅包括具体的设计工作,还包括整个建设工程内容的总体策划以及整个建设工程实施组织管理的策划和具体工作。
01 EPC模式在新能源光伏电站中的应用优势
光伏电站工程属于大型建设项目,涉及很多的专业知识点,且施工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如果缺乏合理科学的管理手段,易导致施工期间出现各种问题,对整个光伏电站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最终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EPC总承包模式在新能源光伏电站中的应用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EPC总承包模式可以从光伏电站项目的勘察设计、建设合同管理、材料与设备采购、施工管理及成本管理等方面着手,将整个工程统一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建设单位的协调量,统筹工程进度,有助于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更有利的是,项目的人员配置、工程机械设备配置等工作均由总承包单位完成,有助于实现项目管理的一致性与科学性。
2、在光伏电站项目管理中,EPC总承包模式可以重点以项目设计方案为主,对项目材料与施工设备的采购进行强化,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等工作进行统筹管理,项目的各个流程均可以紧密结合,以实现最佳的管理效果。
3、光伏电站作为大型建设项目,实际需要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较多,EPC总承包模式可以通过人员管理手段避免内部出现混乱情况,强化施工责任制度与监督制度,可保证施工质量。
4、EPC总承包模式强调承包商需要在工程前期阶段参与到工程设计中,与设计部门、采购部门及施工部门等相关部门开展紧密交流,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有明确掌握,可以从中选择最优化的设计方案,体现出设计主导的优势,以保障后续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02 EPC模式在新能源光伏电站中的要点与策略
项目工作流程
现场勘测方案设计
技术人员赴现场实地勘察,组织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开展工作,提出初步可行性施工预案。
方案优化
组织好初步设计的评审优化工作,明确设计的根本目标,按照技术人员提出的意见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完善优化。
图纸绘制
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测量数据利用CAD等绘制技术来绘制图纸,待设计方案完成后即组织光伏项目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合理性审查,重点对施工图纸的位置标注、尺寸参数等进行审查,确保没有任何误差后方可应用到工程施工中。
成本预算
公司采购财务等人员着手开展项目建设总投资额与预算成本等相关性的工作,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做好项目的施工预算工作。一旦发现设计方案成本超过投资额,则立即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确保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和经济性。
合同管理
该光伏项目主管组织项目相关参与人员对工程建设合同进行认真研读,进一步熟悉合同的条款内容、相关权责规定;强化分包合同管理,所实施的分包合同须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和项目的总体要求,并需要得到建设单位的认可。
施工方案
在多方人员确认无误后,敲定施工方案,进行现场施工。
工程验收
工程甲乙双方根据合同内容进行项目验收。
结合我国光伏EPC发展的规模情况,以及当前光伏电站的建设情况,在光伏电站建设补贴下降,预计2024-2029年中国光伏电站的建设需求发展速度将有所下降。在光伏制造业规模化效应持续提升的情况下,预计光伏EPC领域的建设成本将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综合当前光伏EPC行业的情况,初步预计到2029年,中国光伏EPC市场规模将接近3200亿元。EPC所需人才也逐日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