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军工央企入局绿色氢氨醇项目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3:48:06 浏览量:0

又一军工央企入局,国内绿色氢氨醇市场再迎新巨头。

据内蒙古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办事大厅消息,1月10日,中碳航投科尔沁右翼前旗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制氢项目和制氨项目备案。

公告显示,项目申报单位为中碳航投新能源(兴安盟)有限公司,位于内蒙古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2025年9月开工,2027年9月竣工。

制氢项目部分,制氢规模11万标方/小时,年产氢气4.48万吨,储氢规模66万标方;制氨项目部分,与绿电、绿氢装置的耦合,绿色制氨规模25万吨/年。

公开信息显示,中碳航投新能源(兴安盟)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1月,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根据股权穿透分析,该公司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航空工业”)控股,标志着航空工业正式进军绿色氢氨醇市场。

近年来,随着氢能市场的逐步扩大,多家军工央企纷纷涉足氢能领域。除航空工业外,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以及中国核工业集团也已在氢能领域有所布局,详情如下:

中国船舶集团-中船派瑞

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船派瑞”)是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全资子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8年,可年产碱性制氢装备700台(套)、PEM纯水制氢装备240台(套)。

2025年1月,中船派瑞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正式投产。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氢能装备的产能将会由原来的1GW提升至3.5GW,预计年产值超30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中船派瑞制氢装备已成功中标中能建松原项目、国电投大安项目、国能宁东项目等国内多个大型绿氢项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工程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科技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控股的上市公司,创立于2007年6月。

2024年10月,航天工程发布新一代2000标方碱性电解槽——HTJS-ALK-2000/1.6型号碱性电解制氢装备,该产品设计产氢量可达2000Nm³/h,型号覆盖1500~2000Nm³/h范围,已完成多个项目测试,运行负荷稳定。

中国核工业集团

2024年12月18日,中核首个绿氢制氨项目——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氢项目备案。该项目总投资120000万元,规划新建制氢规模为56000标方/小时的制氢站,计划建设起止年限从2025年5月至2026年12月。

2024年12月24日,田湾核电PEM核能制氢示范项目成套系统成功完成启动试运行,制备氢气浓度经纯化后达到99.999%,满足设计要求。该项目是中核集团和中国核电核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尝试,采用先进的PEM膜(质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制备氢气。

氢能,以其清洁、高效、可持续之特质,正迅速跃升为全球能源转型的焦点。于“双碳”战略的宏图之下,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在政策春风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技术革新与市场拓展齐头并进,成果斐然。国家《能源法》明确提出: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氢能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速推进氢能等前沿科技产业化发展。

为助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储能协会(筹)、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广州硕信展览有限公司拟定于2025年8月8-10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举办2025第三届世界氢能产业博览会、第三届世界氢能产业大会、第三届世界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展览会、第三届世界制氢、氢储运、加氢站及配套设备展览会。其中,世界氢能产业大会将以“深度脱碳 解构未来新能源”为主题,拟邀政府、能源、电力、交通、汽车等储能及氢能产业领域内领导、专家代表等参会交流和分享最新技术、行业资讯与市场信息,通过全体会议、平行技术会议、展览展示、颁奖典礼、氢能科普等一系列会议活动,为行业搭建全球氢能产业合作交流平台。这不仅有助于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将为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