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 宁波钢铁:​基于“1+3+α”战略推进产品向高端化转型升级的实践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3:29:01 浏览量:1

一、宁钢沿革

宁波钢铁前身为2003年成立的宁波建龙钢铁有限公司,2004-2006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暂停建设;2006年杭钢集团重组宁波建龙,更名为“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并恢复正常建设和运营;2009年,宝钢集团重组并控股宁波钢铁,杭钢集团为第二大股东;2015年,宁波钢铁成为杭钢集团全资子公司。

二、成果背景1.成果提出的必要性

十三五以来,国家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面临高质量发展转型,浙江省要求钢铁行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16年,杭钢集团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提出并实施“四轮驱动、创新高地”的发展战略。钢铁产业板块需要持续实施全面转型升级,以宁钢建设为重点,推进钢铁产品高端化、产业结构链条化,提升整体运作效率,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先进钢铁智造业基地。

2017年,宁波钢铁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规划,聚焦产品做优,实现品种优、品质优、品牌优;聚力产线做强,实现科技强、成本低、效率高;聚合产业做大,实现主业强大,产业链长,相关多元,打造科技创新能力一流、制造运行能力一流、资源布局能力一流的实力宁钢。

2.成果产生的客观条件

2009年宝钢对宁钢重组后,把宁钢产品定位于中低端,主攻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冷轧基料三个系列,做好“大饼油条”。宁钢依托宝钢技术平台,进行简便的“移植式产品开发”,陆续开发了汽车、管线、深冲和电工钢产品。

2015年,杭钢重组宁钢,原有“移植式产品开发”模式不再适用。 宁波钢铁一直在探索适合公司后续重点研发、发展的产品,但一直未能形成一个长远产品战略规划,研发重点不明确,眉毛胡子一把抓,优势不突出。

3.成果产生的主观条件

宁波钢铁处于长三角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内,也是浙江省唯一的一家热轧板卷生产企业,且处于华东制造消费集中地,区域内家电、工程、机械、汽车结构用钢需求量较大,加上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区域优势明显。同时,公司产品供应市场除供应长三角地区外,还沿海辐射广东省、福建省、上海、江苏等域外市场。依托调研市场的中高端实际需求,完全有条件开启宁波钢铁特有的产品结构转型升级之路。

三、主要内容1.成果的理论基础

宁波钢铁的“马太效应”。经过外部市场调研和内部自身剖析发现:在优特钢(杭钢集团传统优势产品)、深冲钢(高端市场产品用户认可度高)、汽车钢(贴近周边用户、占据市场优势)三类产品方向, 宁波钢铁有较明显的市场基础和相对竞争优势,由此决定在决定在以上方向集中公司资源进行聚焦研发、倾力推广,实现“强者愈强、强者恒强”。

2.查找原模式问题

面对市场需求,宁波钢铁向内剖析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产品品牌影响力不足。

(2)工装设备无法满足产品升级需求。

(3)人才能力需要提升,人才梯队结构需要优化。

(4)产品创新激励政策不足。

(5)未能充分利用政府政策。

(6)技术创新平台搭建滞后。

(7)技术服务体系构建不够完善。

3.提出“1+3+α”产品战略

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宁波钢铁经多年调研、研究、规划,最终确定了“1+3+α”产品战略,推进产品向高端化转型升级,确保公司高质量发展有效落地。

“1+3+α”产品战略,具体诠释:

未来三年(2018年~2020年),宁钢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处于行业领先、具有前沿核心技术的标志性高精尖产品开发生产,满足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1”:指打破国外垄断或填补行业空白的高精尖产品;

“3”:指以优特钢、深冲钢和汽车钢为核心的高附加值主轴产品;

“α”:指基于市场需求择机开发的高技术含量产品。

通过精准定位,持续推进产品高端化发展,不断提高优质特色产品比例,形成以优特钢、深冲钢和汽车钢为核心的高附加值主轴产品群,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出高技术含量、可实现高精尖产品的进口替代。

2018年公司编制了《品种钢之五年行动计划》,其中三年行动计划按“1+3+α”品种钢产品结构格局,三年期末(2020年),优质特色产品占比达到50%以上,核心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成全国先进热轧钢卷制造基地。

三年期末(2020年)品种钢目标产量

大类

产品

2020年产量目标(万吨)

1

高、精、尖产品

0.6

3

优特钢

23

深冲钢

64

汽车钢

18

α

高附加值产品

73

178.6

优特钢发展策略:凭借集团深厚的技术沉淀和自身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动优特钢产品成系列发展。

深冲钢发展策略:深耕宁钢产品质量优势,全面梳理新产品的提质增效关键点。

汽车钢发展策略:积极打造自己的汽车钢品牌,抓住高强轻量化和高性价比车轮钢市场。

4.配套工装设备改进与提升

为适应产品高端化发展要求,公司开展头脑风暴,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行业翘楚、一流供应商等进行全方位研讨,结合市场和公司特点,针对新产品开发过程难点和堵点,梳理、继续补全生产、检测等短板,最终确定了“整体谋划,分布实施”设备提升计划。

2016年7月,热轧厂钢卷缓冷库,建成投用。

2019年7月,热轧厂1780产线新层流冷却系统热负荷试车,正式投用。

2019年10月,炼钢厂1号连铸机新增电磁搅拌项目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并投入生产。

2019年12月,炼钢厂1#连铸机结晶器在线调宽技改设备安装完毕。

2020年5月,扩孔试验机等最新检测分析设备完成调试。

2021年1月,热轧厂3#加热炉改造工程完成。

2021年11月,智能钢轧一体化系统正式上线。

2022年,开始打造“产品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

5.人才能力提升及人才梯队结构优化

2017年,《青年骨干人才培养方案(2017~2020)》发布,大力培养青年骨干人才,完善操作、技术、管理“三大序列”人才培养体系和晋升通道,形成“人人都是人才”的良好氛围。2017年以来,公司开展技能提升类培训2371人次;组织各类人才4批共15人次到政府机关和集团公司挂职锻炼;开展各类研修班50余次。

发布实施《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管理办法》,不断从社会中吸收技术中坚力量,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如:2021年,引进材料研发专业高级技术人才——北京科技大学杨雄博士,其研究的汽车低密度钢已完成试验室试验,即将进入实际开发阶段。并内部培养朱施利博士成功入选“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名单”;2023年在产品研发领域,隆重推出职业经理人制度。

6.新产品开发激励政策提升

为推进配合新产品开发,公司大幅调整科技创新奖励,为科技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等设立更高奖励。

2016年发布《科学技术奖评定及奖励办法》,极大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2年新版《标准及知识产权奖励管理办法》替代2014年的《知识产权奖励办法》,明确公司专利、技术秘密、软件著作权与标准的奖励层级、分配规则,并提升奖励额度,向核心骨干倾斜。

7.充分利用政府政策

利用宁波市新材料险中的质量险平抑新产品研发风险,如2020年电池壳钢完成投保,保费总计32877元,享受政府政策补贴后,宁钢实付保费6575元。当年一起质量异议,获保险公司理赔,大大减轻了新产品开发质量风险。

积极响应宁波市打造“单项冠军之城”总体部署,2021年制定《关于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五年行动方案》,专注特定细分产品市场,全力推进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全球前列,成为宁波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凭宁波市单项冠军已累计获政府资金补助190万元。

2022年结合自身产品研发方向和当地政府、企业需求,公司牵头申报、获准宁波市2025年重大专项的“冲压用高性能宽带轴承钢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政府专项补助500万元。

8.积极搭建技术创新平台

2016年以来,公司着力于研发能力提升,紧扣产品精品化、高端化、优特化发展要求,打造宁钢产品品牌,走品种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积极谋划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升级,自2017年获“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始,实现两年一个台阶,先后获批“宁波市院士工作站”、“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科创平台。

2019年,院士工作站首位外籍院士——成功引进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普里霍齐科·伊戈尔院士。

2020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正式揭牌,技术中心一级机构正式成立。

2023年,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钢铁新材料研究院”揭牌,打造钢铁材料产学研“链式”创新新示范。

9.技术服务体系完善

自提出“1+3+α”产品战略以来,宁波钢铁积极推行用户订单需求客制化设计、管理,开展“保姆式“技术服务,提出订单制造周期、质量异议处理周期不超过10天为目标的“双十”用户服务周期概念,高频次走访终端用户和开展技术服务。目前宁钢产品中定制化产品占比已高达34%。

2021年底开始,公司借助内部国贸平台,为用户提供酸洗委外加工热轧酸洗卷服务,推动宁钢由单一的热轧钢卷生产制造商向材料服务商兼容的方向转变。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电池壳钢产业):探索并建立由政府牵线的电池壳钢“研产销商用”长产业链全面国产化产业链合作模式。 委外加工销售模式(取向硅钢产业)基于未来市场及技术储备,试水“委外加工”模式,实现取向硅钢全产业链探索。2022年开始,探索、逐步形成新产品合作共同开发模式。

四、管理效果

实施“1+3+α”产品发展战略后,公司主动对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浙江省“415”和宁波市“246”万亿级产业集群等政府重点培育扶持的产业产品清单,全面实施产品高端化发展战略。

1.“1”类高精尖产品亮点频出

2018年当年,公司完成了高端“1”类产品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2020年,高精尖产品年产量0.74万吨,完成三年计划目标的1234%;2022年,达到3.37万吨,实现新增效益数百万元,同比增长191%。

“1”类高精尖产品已有11个系列共35个产品累计实现增效777万元,高端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宁钢“1”类高精尖产品汇总表

序号

产品类型

备注

1

双金属锯背材用钢

“进口替代”,合金含量最高达8%

2

轴承钢

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

3

电池壳用钢

“进口替代”、“安可替代”

4

热成形钢

“进口替代”

5

工业纯铁

炼钢极限能力

6

高碳工具钢

“进口替代”

7

超高强复相钢、双相钢

先进汽车高强钢

8

军工钢

进入军工

9

高强汽车钢

汽车高强减薄

10

汽车弹簧钢

“进口替代”

11

取向硅钢

助力新能源

2.“3”类主轴产品撑起脊梁

“3”大系列主轴产品,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优特钢-国内一流”、“汽车钢-行业高端”、“深冲钢-比肩宝钢”宁波钢铁特有的产品品牌地位。

优特钢已形成以优质碳钢、中碳锰钢、合金工具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碳素工具钢、轴承钢为主体的七大系列共60余个产品。先后突破了中心偏析、板坯分层、热轧边裂、断带等诸多难题,成功推动优特钢行业由窄带向宽板卷过渡,产品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工业链条、汽车拉紧器、合金工具钢、汽车弹簧钢、刀模钢、双金属锯背钢等行业主导国内主要市场。2020年优特钢年销售量23万吨,完成三年期目标的101%;2022年优特钢销售量同比增长30%以上。

深冲钢产品设计独具特色,钢质纯净、成分稳定,有优良的冲压性能、焊接性能,适用于热轧酸洗板、连续退火、罩式退火、热镀、电镀等各种不同加工方式,满足各种复杂的冲压冷成型需求。主要有SAE、SPHD~IF和高强IF钢等系列,以及电池壳用钢、工业纯铁、药芯焊丝用钢、双层卷焊管用钢、液晶电视背板用钢、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用钢、食品级镀锡基板等一系列专用钢产品,是广东和浙江地区各龙头冷轧企业深冲钢热轧商品卷的核心供应商,成品进入世界各大知名家电、电子、通讯品牌龙头企业。2020年年销售量72.87万吨,完成三年期目标的114%;2022年,深冲系列中高端品种超低碳无间隙原子钢单月产量突破3.6万吨,2023年突破4.2万吨,取得历史性突破。

汽车钢继承原车轮钢、大梁钢等产品基础上,开拓产品系列,2018年在适应现代汽车轻量化方面发力,重点拓展了高强/超高强汽车钢、热成型钢等系列产品。终端产品涵盖前后桥、摆臂、车辆大梁、门铰链、传动轴、座椅滑轨、车轮以及防撞梁等结构部件。2020年年销售量18.7万吨,完成三年期目标的103.89%;2022年,汽车钢年产量同比增长近40%,产销量创历年最高,同年获得比亚迪汽车全面认可。

“3”类主轴产品2022年产量和新增效益情况

产品

2022实际产量

2022年总增效

优特钢

数十万吨

数千万元

深冲钢

数百万吨

数千万元

汽车钢

数十万吨

数千万元

其中优特钢、汽车钢热轧厂商品卷相比普碳钢新增加经济效益大于100元/吨。3.“α”类高效产品提高效益

“α”系列作为机会产品,宁波钢铁开发了大量高技术含量并与主轴产品形成互补和助力的产品,获市场认可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压力容器用钢依托“PED”产品认证,多款产品出口欧洲并获客户高度认可。电工钢大批量生产W1300~W600牌号热轧卷,成品电磁性能达到国内大型钢铁公司同类产品性能水平。热轧耐候钢广泛应用于集装箱、车辆、建筑、塔架等结构件。含Sb耐硫酸露点用钢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而具有高抗硫酸腐蚀能力。焊甁钢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性能指标优越。开发的免涂装耐火抗蚀钢具有免涂装耐火、耐蚀、重量轻、施工效率高、舒适美观、维护成本低、绿色环保的优点,是建筑钢结构首选绿色钢铁材料,并组织编制了行业标准。

4.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成功

自全面实施“1+3+α”产品战略以来,三年行动计划期末(2020年)宁钢优质特色产品占比达到50.7%,2022年达到56.5%的历史高点,2023年预计突破60%大关。

5.产品荣誉硕果累累

经过多年“1+3+α”产品战略推行,宁波钢铁在总结和提炼产品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各类奖项申报,所获荣誉颇多,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 1个产品入选宁波市2022年重点自主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 1个产品获浙江省“品字标”品牌授权
  • 5个产品入编《浙江精品》名录
  • 5个产品入选“宁波市优质产品”
  • 9个产品列入浙江省工业新产品
  • 15个产品被中钢协冠名为“金杯优质产品”
  • 19个产品入选“浙江省优秀工业产品”
  • 28个产品列入宁波市新产品试产计划
6.标准和专利持续增长

宁波钢铁主持制定并发布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共计36项,发布企业标准31项。获得授权专利累计116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87项。

7.经济效益突出

按新增效益(指新开发产品相对于宁钢基础产品(即普碳钢Q235B)盈利基础上额外增加的经济效益)计算,自2021年“1+3+α”产品新增效益突破1.5亿元,2018~2022年五年间累计新增效益近5亿元。

另,获政府政策补助主要产品方面例子:

2022年,获宁波市政府制造业单项冠军重点培育企业政府补助190万元;

2022年,获宁波市政府“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政府专项补助500万元;

两个产品即累计获宁波市政府补贴690万元。

8.社会效益及推广意义

面对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严峻形势和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未来要求,宁波钢铁迎难而上,积极布局,主动出击,通过“1+3+α”产品战略推动公司产品升级换代,实现了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新钢种研制,在超高强汽车结构钢、高端无取向硅钢、取向硅钢、轴承钢、高碳工具钢、高应力弹簧钢、电池壳钢、工业纯铁等尖端产品研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逐步打响了“宁波钢铁”产品品牌。

供稿 | 宁波钢铁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