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超160亿港元!郑州锅圈食汇,上市即巅峰?
从开出第一家店,到门店规模破万家,锅圈只用了6年!
什么概念?
正新鸡排用了11年,蜜雪冰城用了13年,绝味鸭脖用了18年,华莱士用了19年。
现如今,锅圈只用6年时间,便成功上市,不愧是国内第一家食材连锁超市!
1
上市即巅峰
市值超160亿港元
11月2日,成立6年的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锅圈”),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2517.HK”,发售价定为5.98港元/股。截至发稿,锅圈市值为163.8亿港元。
根据公开资料,锅圈全球发售6880.82万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两部分均获超额认购。
按发售价计算,锅圈通过全球发售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3.57亿港元,这部分钱将用来做什么?
约40.0%用于通过提高产能及效率以增强供应链能力;
约40.0%将用于开设及经营锅圈自营店——锅圈计划于2024年及2025年每年开设约20~25间自营门店;
约10.0%将用于建立产品研发中心以及升级和购买相关设备;
约10.0%用作营运资金及作一般公司用途。
据招股书显示,锅圈是中国领先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品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在家吃饭餐食产品的零售额计,其于2022年在中国所有零售商中排名第一,按零售额计是2022年中国最大的在家火锅及烧烤品牌。
营收方面,锅圈2020年、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29.65亿元、39.58亿元、71.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43亿元、-4.62亿元、2.30亿元。2023年前4个月营收20.78亿,净利润1.2亿元。
官网显示,锅圈成立于2017年,是中国领先的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品牌,提供即食、即热、即煮和即配食材。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11日,锅圈已经构建起了由10025家品牌门店形成的零售终端网络。截至2023年4月30日,锅圈的注册会员数量达到了2240万。
2
锅圈的成长
6年开设10000+门店
了解锅圈的都知道,它与蜜雪冰城十分相似,都在郑州发展,以加盟模式为主,其实相似的事物相互吸引,早在二十年前,命运的齿轮就将它们交织在一起。
2003年,当张红超的第N个创业项目因拆迁再次泡汤时,他在郑州东风路与信息学院路附近开了一家蜜雪冰城家常菜馆。而在蜜雪冰城的旁边还有一家餐饮店,老板正是现在锅圈食汇的创始人。
可能谁也不曾预想,20年后,两个不起眼的年轻小伙日后会打造出两个餐饮头部品牌,一个已在今天成功上市,一个正走在上市的路上。
提到锅圈,就不得不说其创始人杨明超。上世纪70年代,出生于河南鹿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品学兼优的杨明超于1990年考入郑州大学中文系。
大学毕业后,杨明超曾到河南省政府接待办的一家宾馆工作,这可是妥妥的“铁饭碗”,但杨明超并未沉浸于“温柔乡”,而是走上了创业之路。
此后,杨明超便于啤酒、夜市、大排档成为了“朋友”。眼光独特又善于营销的杨明超,几乎把每一个项目都干得有声有色,这或许就是天赋吧。
于2013年,杨明超还曾推出了“小板凳”吧式火锅,凭借“火锅在酒吧里吃”的独特理念,短短一年时间就开出80多家门店。巅峰时期,全国门店数量超1000家。至此,杨明超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餐饮人,标签鲜明。
尽管火锅生意风生水起,但杨明超并未止步。2015年,他打起了火锅店供应链上游火锅食材供应的主意,另起炉灶,锅圈食汇由此诞生。
2017年1月,锅圈首家线下门店在郑州福元路开业,一年时间门店数量突破500家。
在2019年,锅圈在上海设立新总部,但工厂、供应链及相关业务依旧在河南、郑州。2022年,锅圈宣布把线上总部搬回郑州市金水区,形成上海、郑州双总部的发展格局。
其实,锅圈“入沪”与巴奴“进京”的背后逻辑如出一辙。自2019年8月获A轮融资起,锅圈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获得6轮融资,累计金额近30亿,估值达130亿元,化身独角兽。背后投资方包括不惑创投、三全、嘉御资金、启承资本、物美、茅台等。
晋升资本宠儿后,锅圈单车变摩托,在三年口罩事件的“助攻”下,其门店迎来指数级增长。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公司门店数量分别为4296家、6864家、9216家,三年分别净增2855家、2568家、2352家。
当然,这与其舍得在营销方面花钱密不可分。自2020年起,锅圈投掷重金邀请明星代言、电视广告层出不穷。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时间里,锅圈在广告及推广的支出分别占据当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的18.1%、29.4%、22%,平均每年的营销费用约11亿元。
规模快速扩张背后,源自于锅圈是火锅食材这条赛道的头号玩家,在原始资本积累下,让其在渠道供应链方面占据主导优势:合作上游供应链ODM厂家近600家,266家食材供应商,拥有三大生产基地,14大仓储中心,30多个分仓冷配物流网,以及数字化智能平台的构建。
在供应链加持下,锅圈得以连锁加盟模式以及“好吃不贵”的低价产品锁住消费者、吸引加盟商。凭借行业头部发展规模,备受资本青睐,形成良性循环,这与蜜雪冰城极为相似。
B端加盟商越多,锅圈产品销量越高,成本控制力越强。主打“加盟模式”,锅圈食品可甩掉人工、门店租金、产品损耗等成本“包袱”,同时还增添了年度服务费等营业收入,并将存货风险分摊给加盟商。
截至目前,锅圈全国门店总数超过10000+。杨明超此前公开表示,要用三年时间,将门店数量提升至20000家,并将锅圈食汇做成“中国最大的社区中央厨房连锁”。
不过,疫情过后的锅圈,有些“失速”,盈利产品单一化而尽显隐忧。作为火锅食材超市的头号玩家,锅圈积极开启自救,多元化发展是其“破圈”之道!
目前,锅圈的产品组合包括八大类别:火锅产品、烧烤产品、饮料、一人食、即烹餐包、生鲜食品、西餐和零食等合共710个SKU。从不断扩大的经营范围来看,锅圈食汇正变得越来越像一间综合型超市。
根据招股书,火锅产品(肉类、丸类、火锅底料等)仍是锅圈的收入支柱,2020~2022年及2023年前四个月,火锅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81.9%、79.7%、75.8%、74.8%,而同期烧烤产品收入占总收入5.8%、7.6%、10.1%、12.3%,烧烤产品虽逐年增加,但仍未成为锅圈营收的第二曲线。
有网友质疑,小区旁边的锅圈店,每天进店客流有限,不知它是怎么撑下去的?
该网友可能有所不知,锅圈是以线下加盟门店实现规模扩张,它还有线上销售渠道,在饿了么、美团、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均有布局,并且还有自己的官方App,其注册会员数量已超过2200万人!
所以说,在多渠道、庞大会员支撑下,锅圈门店产品又怎会不好卖?
3
入股宋河
13亿救“老乡”
锅圈创始人杨明超虽发迹于郑州,但并未忘本。2019年,他在老家鹿邑投资了鹿邑县澄明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555.6万元,背后控股大股东正是锅圈,占74.79%的股份,杨明超担任董事长和实控人。
2022年,澄明食品工业园年产值突破30亿元,实现税收4300多万元,安排就业近3000人,2023年营收预计突破50亿元。
随着锅圈上市,河南鹿邑首富也将更换角色。
昔日的朱文臣凭借辅仁、宋河“两驾马车”,在鹿邑乃至河南风光无限,不过自2019年辅仁药业爆雷后,朱文臣几乎销声匿迹。
在2022年11月,受控股公司辅仁药业牵连的宋河酒业,主动申请破产重整,直到今年6月,河南省鹿邑人民法院正式受理宋河酒业申请的破产重整。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宋河酒业重整投资人已经确定,由锅圈、河南资产管理公司、鹿邑城投组成的联合体负责宋河酒业的重整工作。
据悉,锅圈与宋河酒业的重整合作已进入最后阶段,或将出资13亿,合作达成后锅圈将主要负责宋河酒业未来的经营,而其首批资金可能将于锅圈港股成功上市后才能注入。
这意味着,在未来锅圈的万家门店中,不排除销售宋河酒的可能!
有专业人士对于锅圈入股宋河酒业表示看好,锅圈拥有万家门店,覆盖全国,强大的渠道供应网络,与宋河酒业形成互补,同时为宋河酒业品牌传播提供助力。此外,锅圈成功上市,具备打通资本市场的能力,可为宋河酒业的未来发展提供资金助力。
其实,不止这些,作为资本的宠儿,锅圈可能还会给宋河酒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截至目前,全国餐饮行业门店规模破万家的品牌屈指可数,而郑州独占两家,锅圈和蜜雪冰城。现如今,锅圈已成功登陆港交所,那么蜜雪冰城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