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居民储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2:50:08 浏览量:0

近几年,我国的储蓄率持续上升,即便前段时间有双降政策来施压,也仍旧保持在一个高位水平。不难看出,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民众的消费意愿仍旧有限,仍旧需要进一步刺激。让我们透过当下居民储蓄的一些表现,来了解储蓄率持续走高背后的原因。

一、储蓄率持续提升

在2010年-2020年这十年间,居民储蓄率一直保持着下降趋势;但从2020年至今,储蓄率去开始再度攀高,期间只有短暂回落过。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冲击,不仅降低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也让人们不敢尝试投资,转而将资金转化为储蓄。

二、利率降低影响有限

在2020年,虽然银行多次降息,但储蓄规模却仍旧呈现出增长的势态。以2023年Q1的新增存款规模为例,其一个季度的时间,就达到了2022年全年的新增储蓄的55%。在央行的引导下,虽然多调银行对挂牌利率进行下调,但依旧无法浇灭人们对于储蓄的热情。

三、定期存款兴起

往前推6年,从2018年开始,我国的定期存款占比便持续抬升,并且仍旧有上升的趋势。截止2023年Q1季度,定期存款的占比已经突破了70%,以及是活期存款的2倍,来到了最近十年内的高位。而与之相对应的,新增信贷规模则在持续缩水;但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隐隐有了上升的势头。

四、年轻人储蓄意愿提升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城镇人口的储蓄率不断攀升,希望通过存款来达到保值的目的;而农村人口的储蓄率则有所下降,收入减少的背景下,支出压力大于储蓄意愿。从年龄方面来看,年轻群体的储蓄率持续提升,消费观念相较过往有了较大变化。

总体来说,我国居民当前仍旧习惯通过储蓄来应对风险。在经济发展再度提速之前,储蓄率有可能还会继续提升。

风险提示: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和建议,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投资或者建议。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