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不动了?富士康海外败走重回郑州,苹果背后落井下石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6 00:49:43 浏览量:0

谁能想到如今无论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在全球范围之内,都算得上是顶尖的电子元器件代工厂富士康,曾经一度濒临破产。之后依仗着大陆对制造业的高额补贴以及背靠大陆出色的人口红利和极低价格的劳动力价格,富士康进入中国大陆之后才迅速崛起,其董事长郭台铭甚至一度成为了台湾省首富。

之后随着富士康的规模逐渐扩大,再加上抱上了苹果的大腿,拥有稳定的订单来源,郭台铭也逐渐膨胀起来,甚至说出了“在大陆建厂是在给大陆赏饭吃,想走随时都可以走。”的嚣张言论,引起了诸多国内网友的不满。

富士康凭借着良好的工资福利待遇,再加上工资发放准时,极少克扣员工工资等情况,哪怕在内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以及劳动强度极高等都依然有不少人在进厂打工的时候选择富士康。哪怕之后富士康因为管理严格,出现了几次员工自杀情况,在招工用人方面依然没有太大的困难。

·
展开全文

可是工资福利待遇并非能够弥补富士康内部严格管理以及那种轻视员工自主的管理思想带来的负面的影响。去年的时候,郑州富士康因为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不当,导致大量员工徒步离开富士康,一度出现了上工率不足10%的情况,哪怕富士康拿出了上万元的入职补贴,依然招不到人。

最近有最新消息传出,郑州富士康揭牌了新的事业部总部,并且宣布了之后五到十年的发展规划。这与之前富士康打算撤离大陆,将产能搬迁到印度时候的嚣张嘴脸完全不同,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调侃,有人对此戏言:狂不动了?

逐梦印度受挫

最近几年,由于大量产能集中在中国大陆的缘故,苹果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新的国家来转移一部分位于中国的产能,避免对中国大陆的依赖过高。苹果的执行CEO库克一眼便相中了劳动力价格更低,并且同样正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印度。

印度也十分希望能够拉拢苹果前往建厂,因此二者一拍即合。苹果便开始带着纬创、富士康等供应链代工企业前往印度建厂。在苹果的要求之下,富士康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印度南部新建了一座代工厂,为此甚至不惜裁撤的富士康位于郑州、深圳工厂当中的34万名员工,将产能两万亿的流水线搬到了印度。

只不过来到印度之后富士康才骤然发现,印度制造业表面看繁花似锦,但实际上却是败絮其中。劳动力价格虽然低,但是劳动力的素质和生产能力同样也低。印度员工不仅几乎不接受加班,而且每天正常上班的八个小时当中,还有两个小时要用来祷告。

不仅如此,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原因,富士康在印度建厂的时候不仅建厂时间远比预期的时间要长很多,而且成本也远高于一期开始的预估。

除此之外,富士康在印度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一言难尽,印度本土的代工企业塔塔集团生产出来的苹果手机外壳良品率仅有50%左右,富士康在印度的代工厂生产出来的质量稍微好一些,但是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最重要的是,位于印度的富士康工厂由于产能和良品率、技术等原因,一直没能获得最新款苹果的生产授权,从苹果11时代一直到苹果14时代都是如此,只能生产一些老旧机型。

重回大陆

富士康在印度建厂受挫,在看到了同为苹果代工厂的台湾企业纬创直接从印度跑路的例子之后,自然明白印度其实就是一个坑,也生出了离开印度,重回大陆的想法。

说实话富士康对于中国大陆而言还是有不少的帮助的,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但其实中国大陆对于富士康的帮助更加巨大,富士康对于中国大陆的重要性也远远没有富士康所想的那样。所以根本不是富士康在给大陆赏饭吃,而是依靠大陆富士康才能今天这种发展。

对于富士康的回归,中国大陆还是很欢迎的,只要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就不会干涉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只不过显而易见的是,郭台铭曾经说的狂妄言论,最终都需要郭台铭自己来买单。

虽然富士康在郑州设立了新的事业部总部,并且规划在未来五到十年之内把河南富士康打造成为一个万亿级别的庞然大物,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富士康招工难的窘迫现状。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从去年至今,富士康的人员到岗率一直在下跌,甚至有过跌破10%的尴尬情况。

写在最后:曾经嚣张的郭台铭追逐印度梦失败,终于意识到富士康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大陆的阻力,又开始灰溜溜的回国建厂,郑州新事业总部就像是富士康对中国大陆的一次示好,只不过许多工人并不买账,由此可见富士康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了。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