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200亿,不让子女继承,信誉楼何以封神?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6 13:24:59 浏览量:0

2001年,信誉楼的创始人张洪瑞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他将自己拥有的99%的股份,都无偿分发给了信誉楼的老员工。

更让人惊讶的是,对于这件事,他的三个儿女不仅没有任何怨言,反而还非常支持父亲的做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张洪瑞于1946年出生在河北黄骅市,家里世代都靠种地为生,张洪瑞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他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学习成绩也特别的好。

老师们都觉得张洪瑞将来肯定能上个好大学,不过,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张洪瑞的家庭条件很差,初中毕业以后,他就没有继续往下读了。

为了帮助父母分担压力,张洪瑞选择了外出打工,他去煤建公司当过临时工,负责给挖河工地的煤点送煤。

还在食品厂杀过猪,出来工作这些年,他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张洪瑞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什么。

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张洪瑞回村种地了,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他永远是最卖力的那一个。

身边的一些人看到张洪瑞的做法后,都觉得他是个“傻小子”,不懂得变通,就知道埋头苦干。

事实证明,上天是眷顾勤奋努力的人的,因为张洪瑞在干活的时候表现不错,所以他很快便当上了小队委员,后面还被提拔为了生产队长。

在张洪瑞的带领下,他们村的生产队每次大队评比的时候都拿第一,因此,村子里的人对张洪瑞都十分的信服。

1984年的时候,县里正在筹划着建设新兴市场,政府鼓励农民进城做生意,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张洪瑞身边的人就跟他提了这个想法,想让张洪瑞去尝试一下。

毕竟做生意赚钱更快,比种地强多了,但是,张洪瑞却连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

张洪瑞觉得商人讲究的是“无奸不商”,他自认为做不到这样,所以,从某种层面上来讲,他不适合经商。

对于张洪瑞的这种想法,有人就表示不赞同,他们告诉张洪瑞,“无奸不商”指的是小商小贩,那些做大生意的人最讲究的是诚信,正所谓“大商不奸”。

“大商不奸”这四个字让张洪瑞的心头一震,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最终做出了决定,他决定拼一把。

做生意最需要的就是钱财,张洪瑞贷款了10万块钱,然后带着十几位农民就来到了县城里,创建了最初的“信誉楼”,当时信誉楼只有280平米。

刚开始的时候,张洪瑞也不会做生意,他都是一步一步摸索前行的,张洪瑞会根据商场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但是无论他怎么调整,都有一个永远不变的两个字,那就是“信誉”,做生意的人如果没有了信誉,那这个生意就做不长久。

张洪瑞没什么经营手段,一切都以顾客的体验感和消费感为先,在信誉楼成立没两年以后,张洪瑞就推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规定。

张洪瑞表示像自行车、洗衣机、电视机、收音机等这种大件的商品,可以先让顾客带回家免费试用几天,如果觉得合适的话就买,不合适就退回去。

张洪瑞的这一规定直接在圈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同行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张洪瑞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1986年,信誉楼又推出了信誉卡,拥有信誉卡的顾客可以凭借信誉卡对已购买的商品进行无理由退换。

对于一名商人来说,他这么做无疑是会吃亏的,但是不管外面市场上怎么变,张洪瑞的信誉楼从来都没有变过。

从1984年到1990年这六年间,信誉楼的账面上利润基本为零,甚至还有一些亏损,这要是旁人内心可能早就崩溃了。

可是,张洪瑞却不一样,他不仅没有焦虑反而还十分兴奋的告诉所有员工:“信誉楼成功了!”

他的这种态度让许多员工都有些不理解,对此,张洪瑞给出的回应是:这6 那年时间,我们完成了人才、模式、制度的初步构建,信誉楼的名声也已经打出去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消费者的心中立下了“信誉”的牌子,往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事实证明,张洪瑞是非常有远见的,从1991年开始,信誉楼的收益确实在逐年增长,张洪瑞成功了。

张洪瑞不仅对顾客好,对供应商以及员工都特别好,他从来都是讲究实事求是,从来不占谁的便宜。

有一年冬天,信誉楼进的一批羽绒服有很多都没有卖出去,按照合同,其实供应商是要给信誉楼赔偿21万元的,不过,张洪瑞最终却并没有要这笔赔偿。

张洪瑞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羽绒服本身是没有质量问题的,卖不出去是因为那个冬天的天气比较暖和,这是不可控的原因。

他必须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眼前的一时之利而错失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

张洪瑞对待员工就像是对待家人一样的好,他与别的商场的领导从来都是不同的,员工们对他的评价也都非常的高。

我们都知道逢年过节的时候人流量最大,其他的商场都会利用节假日搞促销,疯狂的吸引顾客购物,但是张洪瑞却不一样。

每年的春节,张洪瑞都会给员工们带薪放7天假,其他的节日,张洪瑞也会给员工半天假期,让他们休息一下。

很多人都看不懂张洪瑞的操作,别说是关门7天了,就算是关门半天,其他商场的老板都舍不得,因为利润真的是太大了,真的是不知道张洪瑞是怎么想的。

张洪瑞并不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对,员工也是人,他们也有家庭,过年过节的时候,谁不想跟家人聚一聚呢,与他们的团聚比起来,那些钱又算得了什么。

本来觉得张洪瑞做的这些就已经够好了,没想到除此之外,他竟然还做了一件惊天地的大事。

2001年,张洪瑞竟然将自己的股份都分出去了,他推行了“岗位持股制度”,把自己手里99%的股份分给了7000多名优秀员工,他自己仅留了1%不到。

张洪瑞的这个做法让员工们都非常的感动,他们没想到老板居然能为他们做到这种地步,在这之后,他们都更加的努力工作了,争取让信誉楼越做越好。

对于张洪瑞的做法,他的三个儿女都是非常支持的,其实儿女们的态度与张洪瑞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张洪瑞从小就教导他的孩子们人一定要“自食其力”,依靠任何人都没有依靠自己来的有安全感。

父亲的教导,三个儿女们都铭记在心,尽管,张洪瑞非常有钱,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把自己当成富二代,他们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他们想要什么东西,都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赚取的,从来没有跟张洪瑞要过,即便是提了,张洪瑞也会告诉他们:凡事都要靠自己。

张洪瑞除了对儿女们“抠门”以外,自己也是特别节俭,按道理说,像他这种身份地位的人,出门都应该有专门的车接送,还要有专属司机。

但是,张洪瑞什么都没有,他出门不是挤公交就是坐三轮,偶尔会打次车,他住的地方也是非常简朴,装修家具都是最初的。

并没有花钱把家里重新装修一遍,张洪瑞觉得这样住着就挺舒心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然张洪瑞对自己家人都挺“抠门”的,但是他对国家可不“抠”。

汶川地震的时候,张洪瑞不仅捐了很多的物资,还捐款100万,国家有难的时候,张洪瑞从来不吝啬自己的钱财,他是能捐多少就捐多少,这样的张洪瑞怎能不让人敬佩呢。

然而,让人感到惋惜的是,早在2008年的时候,张洪瑞就被查出了肺部早期肿瘤,因为要接受治疗,所以他从董事长的位置退了下来。

尽管,张洪瑞已经不是信誉楼的主理人了,但是信誉楼却依旧延续了张洪瑞的经营模式,信誉楼从来都是将国家和人民放在首要位置的。

2020年疫情的时候,信誉楼第一时间通过河北红十字会捐款300万,支援各地的疫情防控,还主动为200多家租赁商户减免租金。

与此同时,信誉楼还积极的参与了国家脱贫攻坚行动,累积投入了1939万元。这些成果都有张洪瑞的参与。

2023年10月7日,张洪瑞因病去世了,享年78岁。

张洪瑞把“诚信”二字作为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在职的这些年来,他始终如一的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从来未曾改变过。

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诚信”二字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我们都能够以诚待人,社会上的“诚信企业”能够多一些,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新公司法下企业法律风险与机遇并存,专家讲座带您洞悉法律新动向!

“对企业经营来说,最大的风险不是遭遇法律风险,而是不知道法律风险”。从企业创立开始,风险就一直伴随着企业的发展,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违法行为。

尤其在新公司法出台的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者又面临哪些新的风险?又该如何有效识别企业发展中的法律陷阱,为企业的长足发展保驾护航?

6月14日,特邀请国内著名法律专家、浙江四大名嘴之一、执业32年的沈志坤老师专题亲授。

沈老师围绕新《公司法》热点,进行针对性的剖析解读,帮助企业识别、规避和应对潜在的法律风险,助力企业成就不凡!

报名方式:

1.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报名,免费名额有限,报名后,将有会务组与您联系,即代表预约成功。

2.财智学员请联系各课程顾问老师进行报名

咨询热线:18679052883余老师

财智管理学院 | 名家论坛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