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信用证和银行承兑汇票10大区别,知道5个以上的,都不简单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6 09:03:44 浏览量:0

相信不少业内外人士都对国内信用证和银行承兑汇票的区别抱有一定的疑问,同样都是融资工具,也同样都是支付凭证,并且都是建立在真实交易的背景下的,那么,两者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国内信用证和银行承兑汇票10大区别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两者的相同之处,除了上段简述之外,我们用专业一点的诠释来解读一下:

一、从两者的作用看,既是支付工具,又是短期融资工具

两者都可以用于经济活动中买卖双方债权、债务的结算,同时可以代替现金完成货币的支付。除了有支付结算功能外,和银行提供的其他支付结算产品相比,两者还有较强的融资功能(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和国内信用证,申请人与银行建立委托付款关系,并由银行承担第一付款责任,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起到融通资金的作用)。

以融资租赁的售后回租业务为例,在双方签订售后回租合同后,原则上,出租方放款的当天,承租方须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作为租金的远期支付凭证。

在本业务模式中,银行承兑汇票也一样,只是时效不同,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期限为6个月,国内信用证的有效期为一年。

二、从使用的要求看,两者都要求有真实的贸易背景

由于可以融通资金,银行要求使用双方都必须以真实的交易为基础。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承兑申请人要出具交易合同,连续申请承兑的批发企业还应提供上一次商品交易确已履行的证明,如前手的增值税发票等:国内信用证也要开证申请人出具双方购销合同。银行将两者都纳入对客户单位的授信范围,并根据申请人的资信情况要求交纳一定的保证金。

国内信用证和银行承兑汇票10大区别

三、其他相同之处

除了上述两点外,银行承兑汇票和国内信用证还有其他诸多相似之处。如,从最终收取款项的方式看,两者都是收款人(受益人)的开户行通过“委托收款”方式收取款项;从资金的灵活方式看,银行承兑汇票收款人和国内信用证受益人都能通过贴现或议付的方式,提前取得款项等。

接下来我们真正了解一下国内信用证和银行承兑汇票的区别到底有哪些:

01、性质不同,即,付款条件不同

信用证是有条件的付款命令(信用证需要单证相符才可以取得货款),而银行承兑汇票是没有条件的付款命令(只要有汇票就可以承兑)。

02、转让方式不同

信用证的相关费用必须在银行系统完成,而银行承兑汇票可以企业之间进行。

03、银行收取的手续费不同

根据《支付结算办法》规定,银承开票手续费0.05%,信用证开证手续费0.15%,议付手续费0.1%

04、法律依据不同

银行承兑汇票依据《票据法》;而信用证依据《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

国内信用证和银行承兑汇票10大区别

05、对企业的报表影响不同

银行承兑汇票是表内业务计入资产负债表;信用证反应在表外业务(延申:可优化企业的负债结构)。

06、结算方式不同

国内信用证体现的是单款对流的方式;银行承兑汇票体现的是货款对流的方式。

07、要求和约束不同

虽然申请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时,银行要求申请人提供双方交易合同,但不能保证申请人在获得银行承兑汇票后,真正用这张票去履行该笔合同;而国内信用证中的很多条款都是根据合同条款来缮制(开立)的,如:对货物品质、数量、包装、装运期限等的要求。

08、流转方式不同

银行承兑汇票由出票人签发,银行承兑后便可交给承兑申请人,由其自由转让;而《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第二条规定,信用证是不可撤销、不可转让的跟单信用证。

09、对银行而言风险系数不同

根据银保监会2013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在计算银行的风险权重时,银行承兑汇票是“等同于贷款的授信业务”,其信用转换系数为100%;而国内信用证则属于“与贸易直接相关的短期或有项目”,其信用转换系数为20%

10、经营模式不同

银行承兑汇票而言,一般是不允许“自开自贴”,而国内信用证的操作,已创造出了“自开自议”的经营模式(更有利于企业融资)。

国内信用证和银行承兑汇票10大区别

综上(划重点)如果融资方在需要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建议重点考量的因素可参考这几个维度:成本结构、财务报表、风险控制。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最优解”的答案,但一定有最适合自己企业的方案!

来源:兴汇融资租赁

(天下通商贸-您贴身的票据专家,做票据答疑的先行者,面对商票融资难不再困惑,关注“让电票学习更简单”抖音号,获取全套“商票到期不能兑付解决方案”)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