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队长纪中展:教培行业如何玩转私域流量?
看科学队长创始人纪中展如何玩转私域流量。
纪中展
科学队长创始人
幸福乡村图书馆发起人
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
三次私域流量案例,周收益100万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纪中展为很多企业做品牌营销的顾问,所以很多人也一直在问,他讲的内容、方法论有没有得到验证。到了2015年,纪中展开始做科学队长,在商业模式设计和融资方面做了一些有意思的创新,验证了他在商业模式和融资策略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
而营销方面,2016年9月科学队长推出音频课的时候,纪中展则决定先开始做品牌的热传播和产品的冷启动,要用他的私域流量。
他有三个微信号,一个8000多好友,一个有5000多好友,一个有4000多好友。他开始思考如何能通过这些微信朋友,通过这些“强关系”和“弱关系”形成一种“千层浪”,然后实现我们的产品的冷启动,最后形成销售效果。
2016年9月份,纪中展请公司的同事制作了这么一张图片,类似于小广告的形式,也就是“老纪请你帮个忙”。2016年的9月20号,他向所有朋友发出了“老纪请你帮个忙”, 并请求大家转发。总共群发了接近15000人,最后大概是12000多个人帮忙转发。还有很多人转完以后,帮忙再去转。科学队长音频课的当周销售额就超过了100万。
“当时很多人都帮忙,大家都觉得很好玩。但当你看到有1万多个好友,他们分别聚集在投资行业、媒体行业、企业等,在同一时间发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刷屏的功能了。一方面产生了行业势能,另一方面带来了实际上的销量,一个产品卖99块,最后取得了100万的收入,销售效果确实很好。”纪中展讲道。
“第二年很多人甚至还期待了,说你第二年要发什么?第二年我就发了第二张图,推销科学家给小学生的科学课。效果也很好,转的人也超过1万人,一个产品卖999块,最后卖了2200个。”
到了2019年,纪中展在帮个忙这种“公厕门口小广告”的形式上又加了一点文字上的创新。实际上是做了一个承诺,“老纪说了他不割韭菜,具体的加他微信聊”。为了这件事,纪中展又注册了2个微信号,也就是说他一共有了5个微信号。“2019年12月份发布后,直接就刷屏了,很多朋友都帮忙转了。我这两个新注册的微信号加了大概几千人,给我们带来了2000多条有效合作信息,深度洽谈的有400多位。”
2016、2017、2019,这三次私域流量的实验,三次群发,相当于激活了纪中展私域流量的池子,也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基本上每一次当周收益都是在100万元以上。也就是说我一个人的私域流量大概能有100万元的效果。”
私域流量是种树,不是割韭菜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朋友帮纪中展转发呢?它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是什么呢?
纪中展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办的『创业充电站』活动中分享“教培行业如何玩转私域流量”
“我们为什么要去做私域流量呢?或者说大家现在为什么对私域流量这件事特别喜欢与好奇,想要尝试,原因就是私域流量的一个功能和作用,就是能够依靠品牌势能,免费多次触达用户,驱动产品的高复购。注意这里,第一品牌势能,第二免费,第三多次,第四触达。驱动产品的高复购这句话,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它把私域流量的目的说清楚了,它代表了这样几个作用,或者是意义与目的。第一,你必须要具备品牌势能。第二,产品要具备高频爆款。第三,可多次触达。第四,用户买了以后能买更多,从低价到高价,从免费到收费。第五,他还能推荐别人买,还能去裂变。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做私域流量的目的。”
“私域流量还是什么?实际上我们要做的是活着的流量,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背后实际上就是几个“变了”,第一是用户使用的场景发生变化了;第二用户也发生了变化,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降级,他都发生了变化;第三工具也发生了变化,技术推动工具的变化,因为工具是需要驯化和反驯化的,当它发生了变化之后,实际上整个都变了。整个变了,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品牌老了。即使你是一个成立才两年左右的公司,你的品牌也老了。虽然你的品牌老了,但用户是新的,你的产品旧了,过去依赖的平台没了,你的运营笨了,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产品不好卖,广告投不起,打法没效果。整个下来是对企业有更高的要求了,必须要做调整了。”
回过头来看,私域流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本质实际上就是流量为王。
聚焦到纪中展和科学队长的私域流量案例,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大家为啥帮纪中展转发?原因就是“过去的积累”。“是因为过去,我搭建了我的关系,无论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这一次1万多朋友的转发,是过去我20年的职业生涯的累积之后的释放,是我过去的零存,现在做一个整取。之前我肯定也帮别人转发,买过很多朋友的产品,之后我还会去买,大家是有预期的,这是一个重复博弈,有来有往的一个过程。大家觉得帮忙后,我也会更加努力认真地回报,以大家才愿意去帮转和购买。”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当我把别人当私域流量的时候,实际上我也是某一个人或者是某一批人的私域流量。我们一定要有互为私域流量的觉悟,不能单方面的去把别人当做韭菜,当做流量去使用和收割,同时你也要能够被别人当流量和收割。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婚礼凑份子,别人婚礼了你去随礼,你婚礼的时候也就会有礼收。就是说你参加过100个人的婚礼,你结婚的时候有200人,等到之后你要再去参加100人的婚礼。”
“当然,文案也很重要,包括让大家转发这整个事情的操作,一定要有柔性,比如说我给每一个人转发,然后我同时看谁帮我转了,我会马上给他回复一下,“谢谢、感谢!”。然后我还会去点赞。这部分的工作你要做好,因为运营很重要。同时这里面的文案是精心设计的。”
“当我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这么多朋友帮我转,带来这么多的销量,我当然很高兴了,但是我并没有狂笑。因为我心里非常清楚,私域流量这件事,你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价值观,它不是割韭菜,它是种树,你割韭菜一茬一茬的割完了就没了,越搁越难受。种树当你种多了以后,你就真的是十年树木,那就很厉害了。”
私域流量的本质:3个关键词与4个要素
纪中展认为,品牌、产品、运营工具,都是私域流量很重要的支撑点,如果没有这些很难做私域流量。“私域流量的真正本质是什么呢?我在2013年到2015年经常出去演讲,就讲场景变化下的重度垂直,主要就是场景变了后,场景要重新想象,以及上体系,用工具,然后就是做重度垂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私域流量有几个关键词,第一是有“重心”,必须要有中心,私域流量才有根。第二是“有限”。“有限是说有限度,什么叫有限度?如果私域流量是干1000万,2000万,那就不叫私域流量,它一定要有一个数量限制,你要能hold住。”第三个关键词是“温度”,“教育行业是不能做海量的,一定是有限度的。你的教师、教研教务是有服务半径的。教育行业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尤其是线下每一个老师和他教的这些学生、家长的关系真的非常紧密。所以一定是有限和有温度的。”
同时私域流量也有四个要素。第一是强品牌,第二是爆产品,第三是重运营,第四是好工具。
“我们说强品牌,也就是人设,就是说你的品牌故事,你的IP。每个人实际上都是有IP的,每个企业也都可以形成它的企业人社,能打造它的品牌。做私域流量,第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强品牌,没有品牌溢价的公司,不是好公司。徐小平老师讲过,创始人一定要做网红。他不是说想让我们抛头露面去做主播,去靠打赏,去直播带货,而是说要通过创始人带动公司,能形成公司的品牌,能够有品牌溢价。品牌和产品是息息相关的。”
“第二个要素是爆产品,什么是爆品呢?极致的单一的产品叫大单品。樊登读书会,实际上他就是卖一个大单品,超级爆品。这个产品前台极巧极轻,后台极重极复杂,运营集中,这个就是一个好的产品,就真正地体现了前面是特种部队,后面有一个强大的中后台。怎么才能做爆产品呢?按照这么两个维度,一是用户尖叫的产品,用户一看你产品就喜欢,觉得特别好。第二指你的产品一定是要重新做过的。牛文文常讲,现在所有的生意都要值得重新做一次。实际上所有的产品也值得重新做一次,哪怕是你之前做过的产品。尤其是教育行业的很多产品都值得重新做一次,科学队长的产品也在重做。”
“第三就是重运营。1个编辑或者1个产品,后面一定要跟4个运营,和公司里面做内容的或者做课研的合作。做运营的比例一定要是1:3到1:4才行。当你重运营以后,你的所有的事情才能精细,经过精心设计产品,才能有温度,才会有服务。”
“第四个要素是要有好工具。最近这10年时间,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来了以后,我们to B的行业工具越来越好了。像钉钉、腾讯会议真的是解决了很多问题,尤其在疫情期间,我们能看到非常多的工具的作用。”
双轮驱动:私域流量与公域流量
如果要想做好私域流量,必须是双轮驱动。
什么叫双轮驱动?就是说公域和私域不是切割关系,不是上下游关系,而是组合关系,是双轮驱动的关系。要做好私域流量,就必须要先做好公域,并且要做好“公私合营”,公域和私域需要打通。别人的私域同样也可能是你的公域。
公域起到什么作用?第一能够协助你提升影响力,帮你贴标签。第二是获取新客户私域。第三要形成粘性。第四能够产生复购,第五要形成裂变。公私合营能解决什么?就是数据打通,用技术等手段打通公和私的数据,提高获取新客户并转化裂变的效率。这里面讲的更多是中台,包括场景塑造,标签的管理等等。
关于私域流量最终还是要落到具体的实践中去。
科学队长的私域流量,按照三级火箭的方式去形成。第一总部,起到了大平台赋能成就的作用;第二是城市级,起本地化作用;第三是校区级,它是网格化的。通过大平台本地化赋能运营,然后获客的层层分工,在短视频体系、微信体系,在跨界领域,形成了三级火箭的推动能力。
“对于私域流量这件事情,不要把它想得特复杂,它实际上就是场景变化下,工具优化下的客户关系管理。然后按照三个关键词,四个要素,看我的三次实践的两个本质,以及科学队长三级火箭这种打法,就能把这件事情做得好。当然从私域流量往后倒,你还要去做双轮驱动以及社群。”
社群也有五个要素,社群五个要素是价值观,媒体、活动、培训、收费。“一个好的社群,它一定是要有价值观的,价值观是能把大家聚到一起的旗帜。你看吴晓波的社群,他是有价值观的,凯叔、樊登的社群也是有价值观的。价值观是一个制高点,能让更多的人能够聚集过来。媒体不是说报纸杂志,而是作为传播介质能够吸引更多人,能够去告知更多的人。活动要经常办,去激活老用户和新用户;培训不是讲课,而是机制,能够让一些人在社群里能够玩得起来,聚得起来,能够在社群里面形成“老鹰、大雁、麻雀”的这么一个社群结构。当然付费或者收费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收费它就不是社群,它就不是个商业模式,就没有形成闭环。”
如何将流量转化成销售线索和销售机会,取决于企业的定位以及流量的精准。来一堆垃圾流量或者说并不精准的流量,再想把它转化成线索和销售机会就真的很难。与其苛责怎么提高转化率,不如提高流量的精准和匹配度。“教育行业我看了很多企业,大家做客户关系维护的本事是什么呢?就是提高转化率,只要你到店了,我就能把你摁住做转化。但是很关键的是什么?很关键的是你怎么去获取流量。你怎么能够去在你的产品体系里面去做流量型产品,以及你有多少触角去获得流量。”
下一篇:我的妈妈是销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