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霸主易主:英伟达如何一跃成为全球最值钱的公司?
今天(6月19日)凌晨1点01分,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市值周二盘中达到3.34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英伟达在技术革新和市场扩张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 AI 时代对于华尔街的重要性。
至此,英伟达不仅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芯片公司、全球第一家由华人创立的3万亿美元市值公司、第七家市值冲破1万亿美元、第3家冲破3万亿美金的美国公司,而且还成为全球最大的AI科技公司、最快增长3万亿美金的科技股,创造了历史。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激增。英伟达的GPU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任务中表现出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新一代芯片的推出,数据中心业务的增长,以及股票分拆计划,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对英伟达的信心,推动了该公司股价的大幅上涨。
今年5月22日,英伟达发布了超出市场预期的第二季度营收预测,并宣布了一项股票分拆计划——每股将拆分为10股。这一连串的积极消息极大地增强了投资者对这家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的信心,鼓励他们继续投资。自年初以来,英伟达的股价已经累计上涨逾170%,在2023年更是以238.9%的涨幅领跑标准普尔500指数。
英伟达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因为人工智能的火热。他们生产的GPU(图形处理芯片)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最近,英伟达公布了他们的财报,显示他们在2024年4月28日结束的第一季度里,收入达到了260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了18%,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62%。他们的每股收益也大幅增长。
前不久,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在一个行业会议上宣布,他们计划在2025年推出Blackwell Ultra AI芯片,然后在2026年和2027年分别推出下一代AI平台Rubin和Rubin Ultra。他们的产品更新速度将是一年一次,这打破了传统的“摩尔定律”。
就在一年前,英伟达这家公司的身价还远远没有达到1万亿美元的大关,它排在了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苹果和微软这些科技界的大佬后面。在科技界的大佬名单上,英伟达的身价只比Meta和特斯拉稍微高那么一点。
但是,时间飞快地来到了2023年6月13日,英伟达的身价突然就超过了1万亿美元这个重要的里程碑;到了2024年2月23日,它的身价更是以惊人的速度突破了2万亿美元,创下了从1万亿美元增长到2万亿美元的最快纪录。
然后是6月5日,英伟达的身价又一次实现了飞跃,突破了3万亿美元的大关,从2万亿到3万亿的跨越只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紧接着,在6月6日,英伟达的身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超过了苹果,成为了全球科技界身价排名第二的大佬。而苹果在随后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要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等重大消息,这些好消息让苹果的股价在6月12日大幅上涨,市值一度超过了微软,短暂地夺回了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宝座。这一系列的身价变动,不仅显示了投资者对这些科技大佬未来发展的期待,也展示了科技行业竞争的激烈和变化多端。
从2022年底开始,英伟达的股价增长了九倍以上,到了6月16日周一收盘的时候,今年的股价已经飙升了164.5%。
目前,美国已有三家公司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分别是英伟达、微软和苹果。上述三家公司的合计市值近10万亿美元。
英伟达市值从2万亿美元升到3万亿美元用了96天(日历日)。与之相比,根据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数据,微软用了945天,苹果则用了1044 天。
那么英伟达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达到今天的成就?其核心战略是什么?其成功有什么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
云合·AI产业顾问【研报中心】浏览相关研报
云合·AI产业顾问【知识库】解读研报相关内容
详细内容展开如下
简介
英伟达(NVIDIA)是全球知名的GPU芯片制造商,自1993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图形处理器的研发和创新。英伟达以其高性能的GPU产品,不仅在游戏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更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专业可视化以及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其技术实力和市场领导地位。
发展历程
英伟达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初创期(1993-2000年):英伟达通过高效的研发模式,快速迭代产品,满足了市场对3D图形处理的需求。
寡头垄断期(2001-2006年):在游戏GPU市场取得突破,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收购,逐步成为独立显示市场霸主。
AI计算引领期(2007-至今):随着智能手机浪潮的到来,英伟达调整战略,转向汽车和人工智能市场,成功抓住了AI技术发展的新机遇。
成功经验
研发为底:持续的技术革新
英伟达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其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和重视。公司从发展初期就坚持以高投入换取高回报的策略,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2005年,AMD的研发费用是英伟达的3.2倍,而到了2022年,英伟达的研发费用达到了73.4亿美元,是AMD的1.47倍。这种对研发的重视,使得英伟达能够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和产品价格,不断推出新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
生态为径:构建强大的CUDA生态系统
英伟达推出的CUDA平台是一个关键的创新,它极大地降低了使用GPU进行高算力模型训练的难度。CUDA平台的建立,让GPU的应用从3D游戏和图像处理扩展到了科学计算、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等更广泛的领域。这一生态系统的建立,使得许多开发者依赖于CUDA,进一步增加了英伟达的竞争壁垒。
AI为翼:抓住人工智能的浪潮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英伟达抓住了这一下游发展的新机遇。公司推出了AI加速卡,并伴随着生成式AI大模型如ChatGPT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通道。英伟达的GPU在AI计算中展现出了其并行计算架构的优势,相较于其他AI芯片更加适合于复杂数学计算场景。
财务状况
英伟达的财务状况良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过去几年实现了显著增长。特别是在数据中心业务领域,随着AI技术的发展,英伟达的收入增速尤为突出,2023财年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到150亿美元,占据英伟达营业总收入的56%。
云合·AI产业顾问【企业分析】生成的万字企业报告中截取部分相关内容
借鉴之处
英伟达的成功经验为国内芯片行业和人工智能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1. 持续的研发投入:
- 英伟达的研发费用从2005年的11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73.4亿美元,这个数字是AMD同期研发投入的1.47倍。这种对研发的重视使得英伟达能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其深度学习加速卡Tesla系列,这些产品在AI训练和推理任务中表现出色。
- 国内企业可以借鉴这一点,通过持续增加研发预算,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2. 构建技术生态系统:
-英伟达的研发团队从2001年的人数不断增长,截至2023财年达到19532人。通过构建强大的技术生态,如CUDA平台,英伟达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形成了强大的社区支持和代码库资源。英伟达的CUDA平台吸引了全球数百万开发者,形成了强大的开发者社区和生态系统。
- 国内企业如华为推出的Ascend AI处理器,也通过构建MindSpore AI计算框架来吸引开发者,形成自己的AI生态。
3. 专注核心优势:
- 英伟达专注于GPU技术,通过不断迭代,如从Tesla到Volta再到Ampere架构,保持了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
- 国内企业如寒武纪,专注于AI芯片的研发,推出了多款针对AI计算优化的处理器。
4. 市场导向的产品策略:
- 英伟达针对游戏、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等不同市场推出了定制化产品,如RTX系列显卡和NVIDIA DRIVE平台。
- 国内企业如海思半导体,推出了针对智能手机市场的麒麟系列SoC,满足了高性能计算和多媒体处理的需求。
5. 持续创新:
- 英伟达不仅在GPU技术上不断创新,还通过收购如ARM和Mellanox等公司来拓宽技术领域。
- 国内企业如紫光展锐,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手机处理器和通信解决方案。
6. 国际化视野:
- 英伟达的产品销售遍及全球,其数据中心GPU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AI研究和云计算服务。英伟达的全球化战略使其在2023财年的中国大陆地区收入达到58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1%。同时,公司实行“三团队-两季度”的研发模式,保证产品快速迭代,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 国内企业如小米、OPPO等,通过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内容使用kimi生成后再整理
韦德布什证券 (Wedbush Securities) 分析师丹尼尔·艾夫斯 (Daniel Ives)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我们相信,未来一年,英伟达、苹果和微软将成为科技行业 4 万亿美元市值的争夺焦点。”
投资者和英伟达CEO黄仁勋认为,英伟达不仅是一家芯片制造商,而且还是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关键公司。
Baron Capital Inc. 副总裁兼投资组合经理迈克尔·利珀特 (Michael Lippert ) 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他们不仅仅销售芯片,还销售系统”,并指出该公司的专有软件和开发生态系统。
艾夫斯表示:“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顺利进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迅速走上这条道路,英伟达的 GPU 芯片本质上就是科技领域的新黄金或石油。”
罗森布拉特证券公司分析师汉斯·莫斯曼 (Hans Mosesmann)周二甚至将英伟达的目标价从 140 美元上调至华尔街最高价 200 美元,从而在未来一年将其市值推高至近 5 万亿美元。摩西曼强调:“我们预计,就整体销售组合而言,未来十年软件业务将显著增长,并且由于可持续性,英伟达估值将出现上行趋势。”
参考来源:
1、《最新 | 再创历史!英伟达今晨市值成全球第一!》天津广播/天天电台道
2、《创下历史!AI巨头英伟达以3.34万亿美元市值超过微软、苹果,成为全球第一》钛媒体AGI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