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不是“国企”?明确答案来了,最大股东也浮出水面
引言
平安在保险界赫赫有名,现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保险的作用,从孩子出生起就会为孩子购买保险。人需要买各种意外险、重疾险,开车需要买交强险、防撞险、涉水险。
一些燃气险、农业险等,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保险的范围在逐步扩大。而作为保险行业的佼佼者,中国平安在保险方面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很多人都对平安的企业性质产生了质疑,它是国企吗?
我们知道“中”字头是国企的重要标志。要知道中建、中石油、中铁都是我国出名的“中”字头国企,而平安也确实符合这个规律,所以大家理所应当的就认为平安属于国企。那它到底是不是呢?明确的答案来了,我们来一探究竟。
中国平安不仅在保险界赫赫有名,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平安银行作为一家很有实力的金融机构每年吸收大量存款,又为各个企业提供贷款,解决企业发展的困境。我们很多人手里都应该有平安银行的信用卡,可见平安集团对我们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多方面,它的发展也非常稳定。
基本每个城市都有至少一家平安银行,平安银行旗下的保险业务员更是数不胜数。我们看到中国平安的大楼永远是那么辉煌气派,向人们展示着平安强大的实力和繁荣的发展。
要弄清楚平安的性质,我们得首先了解平安的发展史,在不同的阶段平安的企业性质是不一样的。一九八八年平安成立了,它出现在计划经济逐步解体的阶段,那时候我国正在进行经济改革,旨在逐步打破国企在各行业的垄断,促进各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从而恢复经济活力。平安出现的经济背景是不一般的,这也注定了它的身份必然也不会平凡。
最开始平安是在深圳成立的,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更是我国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为经济环境良好,马明哲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保险公司。要知道这个想法当时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当时人们对保险的需求没那么大,所以国家禁止成立人保以外的其它保险公司。
面对一次次被拒绝,马明哲并没有放弃,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银行终于同意了马明哲的请求。在当时平安主要是由工商银行和我国招商局控股的,所以最开始平安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国企。
马明哲一直是个敢于大胆创新的人,它看到当时平安的发展缺乏动力,很多员工去平安上班就是因为铁饭碗,工作效率极其低。而控股人对于平安的发展很保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对平安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马明哲提出了稀释公司股权的想法,并且推行了下去。
当时平安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对它的发展很多个人和企业都非常看好。所以许多富豪、国内外企业都纷纷把眼光投向了这个发展劲头十足的企业,争着投资。随着股份一步步被稀释,工商银行和招商局已经不具优势了,它们选择退出平安集团。由此平安的国企身份彻底画上了句号,它成了一家名副其实的民营企业。
这个时候平安最大的股东是汇丰银行,这是一家英方企业。汇丰银行的实力非常强大,并且管理经验也很丰富,在它的带领下,平安逐渐发展壮大,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就在平安发展最快的时候,汇丰银行竟然选择把平安的股份抛售变现。随着汇丰银行一步步抛售股权,平安又迎来了新的最大股东。
正泰集团也一直关注平安的发展,他对平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汇丰银行抛售股份时,正泰集团开始大量购买平安银行的股份。正泰集团的实力也非常雄厚,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跨国公司之一。它的创始人是泰方华裔谢国民,而此时他已经加入了我国国籍,而中信集团凭借手里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所以说现在的平安完全掌握在我国的手中。
中国平安银行经过几次股权变更,发展势头越来越猛,现在更是家喻户晓,平安银行更是遍布全国。中国平安的发展是迅速的,它是我国前十强的企业,也位列于世界五百强的行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平安的经营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营业额大大减少,总营收也下降了不少。
结语
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的,疫情总有一天会被战胜,平安的发展也会重焕活力。未来平安保险会越来越完善,能越来越全面地保障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一篇:中小企业如何“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