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几次历史大底!全面行情需要哪些背景?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8 01:01:08 浏览量:0

A股几次历史大底!

A股什么情况下见底,见底需要哪些因素作用?

自2000 年以来,以上证指数为例,A 股历史上比较典型的大底如下:

2005 年 6 月的 998 点:当时股权分置改革等政策因素对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启了之后的一轮大牛市行情。

2008 年 10 月的 1664 点: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A 股市场大幅下跌,随后在救市三大政策和 “四万亿” 投资计划等刺激下,市场触底反弹。

2013 年 6 月的 1849 点: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背景下,市场经过长期的震荡筑底,为后续的牛市行情奠定了基础。

2019 年 1 月的 2440 点:2018 年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市场持续下行,2019 年初市场到达底部,之后市场开启了一波上涨行情。

此外,2016 年 1 月 27 日的 2638 点也常被认为是一个相对重要的阶段性底部。

历史上几次大底,破净率分别是:

2005年998点破净率是16.5%

2008年1664点破净率是14.8%

2013年1849点破净率是6.7%

2019年1月2440点破净率是11.4%

2024年2月2635点破净率是12.5%

2024年9月2710点破净率15.8%

目前破净率是第二名,仅高于998点。

虽然历史不代表未来,但仍然有参考价值影响。

A 股历史大底的因素有哪些?

海通国际观点如下:

历史上大盘走出底部需要一定时间,形态表现为先磨底后抬升。 回顾2000年以来A股共经历4次全面性行情,分别为05-07、08-09、14-15、19-21年,该行发现市场自底部起来到市场右侧确认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历史底部形态往往表现为指数慢慢脱离底部。

例如,05年上证指数脱离底部用时半年左右,指数于05/06触底998点,但直至05/12底才开启上扬;08年指数走出底部用时2个月,市场于08/10末触底1664点,但09/01才步入加速上行;14年市场底部盘整期近5个月。

14年年内低点出现在14/03的1974点,但直至14年下半年才开启系统性抬升;18年底市场脱离底部用时近3个月,指数于18/10触及年内低点2449点,此后市场进入底部盘整阶段,直至19/01创下新低后重启加速上扬。

过去几次市场大底出现前指数往往已跌幅显著,例如08年市场触底时上证指数较牛市高点最大跌幅达73%;或是市场已经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调整,例如05年市场触底前已经历了4年的调整、最大跌幅56%,14年开启全面性行情前市场已处下行震荡阶段超过3年、最大跌幅42%,18年底市场较上一轮全面性行情高点已过去近4年、最大跌幅53%。

底部右侧的风向标:市场成交额占市值比重往往超1.5%。

尽管历史上市场底部盘整的过程有长有短,但历次市场走出大底开启全面性的行情往往伴随着成交额的迅速上升。

05/06-05/12(底部盘整期间市场成交额占总市值比重最低为0.2%、区间均值为0.4%,下同)、08/10-09/01(0.2%、0.6%)、14/03-14/07(0.4%、0.6%)、18/10-19/01(0.4%、0.6%)四次市场自底部缓慢脱离期间成交额均仍在低位,指数走势也显得较为艰难。

过去四次市场自底部脱离的信号是成交额占市值比重突破1.5%:伴随着成交放量后,例如06/05市场成交额占总市值比重最高达1.8%、09/02达1.5%、14/09达1.6%、19/03达2.0%,市场右侧信号出现,指数才开启系统性的快速抬升。

全面行情启动的背景:估值低+资金面/基本面改善+情绪催化。

从估值看,05、08、14、19年市场在底部盘整时均已处在估值底部,全部A股滚动三年PE(TTM)分位数最低均为0%,其中05、14、19年全部A股滚动三年PB(LF)分位数为0%,且全面行情启动之前全部A股滚动三年估值分位数在0%附近持续的时间已相对较长。

从推动因素看,资金面或基本面的改善是市场走出底部的必要条件:

05、08、19年市场走出底部的背景是稳增长政策发力下基本面数据有所改善,例如06年初我国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由06/01的12.6%回升至06/02的20.1%、

08年底逆周期政策发力下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从09/01的-2.9%快速回升至09/02的11.0%、

19年初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从19/02的2.4%上升至19/02的8.5%;14年市场自底部起来的市场背景是降息推动流动性改善,

14/11央行意外宣布降息,标志着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推动股市资金面好转。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