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1878亿!曾连续4年登世界500强,如今破产清算,老板不知所踪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8 00:58:44 浏览量:0

根据镇崇礼院士的说法,中国有望在短时间内将能源行业做到世界领先的位置。说到中国的能源行业,想必大家都能想到国内赫赫有名的“三桶油”,根据中新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品牌价值榜单中,中石化高居中国能源化工行业的第一名,品牌价值为3085.91亿元,增长为94.91亿元,在所有品牌中位居全国第三。

作为国内“三桶油”的老大,中石化在去年特殊公共卫生事件的打击下依旧展现出了不俗的营收能力。根据中石化2020年报显示,全年营收为21059.84亿元,营收能力在能源行业内首屈一指。随着2021年一季度的年报“出炉”,中石化已经扭亏为盈,一季度净利润达到了179.29亿元,营收为5769.82亿元,毫不意外的蝉联能源行业的龙头老大。

不过,除了国内有名的“三桶油”外,曾经还有这么一个民营企业,被称为国内的“第四桶油”,那就是年营收曾经达到2990亿元,但却给国内留下了1300亿元的“烂摊子”的华信能源。

叶简明与华信能源

说起叶简明,可以用“商业奇才”来形容。叶简明在22岁的时候定居香港,在房地产“风口”时期,叶简明靠着倒卖房地产赚来得2000万元完成了原始资金积累后,叶简明毅然决然地放弃在房地产发展,转而将眼光投向了能源领域。

靠着这2000万元,叶简明在25岁这一年成立了华信能源。在当时,国内的能源行业全是由国企掌握,对于叶简明的民营企业,几乎没有任何人看好,但是叶简明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让华信能源在能源领域中站稳脚跟,在发展华信能源的同时,不忘“双管齐下”,一边发展能源贸易,一边发展华信的金融平台。

开启“疯狂收购”之路

在能源市场发展7年之后,华信能源一路“高歌猛进”,年营收从2009年的3.35亿元“疯涨”到2016年的418.45亿美元,第三次荣登世界500强企业,位列229名。

虽然华信能源的盈利十分亮眼,但是背后的毛利率却仅有2%,为了让利润有所增长,叶简明开启了不停收购的方案。在2015年到2017年,叶简明在阿联酋、乍得、哈萨克斯坦等地收购了大量的油气业务,并且在2016年以91亿美元的价格将俄罗斯石油公司14.16%的股份纳入囊中;2017年又投资了18亿美元在阿布扎比,获得了油气区块40年之久的使用权。

“疯狂”扩张之后,让华信能源在2017年第4次登上世界500强,并且以2990亿元的年营收取得了排名222位的好成绩。但是,潜藏在华信背后的“深坑”终于一个个的“冒出头”。

负债高达1878亿元,华信“跌下”神坛

在2017年,因为某一官员被查,从而牵连出了叶简明为了获得乍得石油资源,不惜行贿的事迹,这个事情一爆出来,立刻引起了国家权威机构介入调查。而叶简明的“丑闻”,使华信能源受到了“致命”的影响,在经过国家发展银行为期2年的调查之后,截至2020年3月份,华信能源的总资产仅有570亿元,然而负债总额高达1878亿元,净负债高达1300多亿元。

为了偿还巨额债务,在2020年10月,叶简明名下的200套房产公开拍卖,其中有一套房产位于上海繁华地带,起拍价为25.7亿元,但是却没有人竞拍,最后导致流拍。因为明显缺乏清偿后能力,最终华信集团走向了破产清算的结局。

然而华信能源留下的“烂摊子”还不止于此,因为受到华信能源“丑闻”的牵连,云南能投集团与破产之前的华信能源来往密切,曾经“非法”给华信能源转入26.7亿元的资金。根据《新华社》在3月30日发布的报告,云南能投的26.8亿元目前面临着难以回收的“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欠下巨额债务的叶简明却不知所踪,截至今日,依旧没有叶简明的消息。

从叶简明和华信能源成败一事上,让大家意识到,凡事都要脚踏实地才行,虽然一些“门路”可以使其发展得更迅速更好,但是要面临的“恶果”,往往都不在承受范围之内,只有踏踏实实才能稳健长久,你说对吗?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