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底层逻辑,让你的OKR制定效率起飞!
假如不懂OKR的制定逻辑,那么你制定的OKR很可能偏离企业目标,让人效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在开始写OKR之前,首先要了解你的OKR从何而来。
OKR制定流程
可以看到,OKR是从公司战略目标起始,当公司级OKR确定后,自上而下分解到部门团队和员工。因此,OKR有两个来源。
如何制定目标O?
OKR的来源1:承接上级的目标O
承接上级的目标O不是直接照搬照抄,而是在理解上级O的基础上,根据部门和团队职能的不同,进行分解和承接。
例如,某公司级OKR:
O:打造一款行业内有足够影响力的产品
KR1: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市场前三
KR2:产品在新用户群体中30日留存率达到50%
KR3: 第一季度产品获得权威媒体的报道次数不少于5次
KR4:参加有影响力的行业会议不少于3次
公司目标“打造一款行业内有足够影响力的产品”由4个关键结果KR组成,这4个KR并非单个部门或团队就可以承接,更多的情况是涉及到不同部门和职能,如 KR“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市场前三”,就关联了产品、市场、用户运营、销售等部门/职能。
可以看到,公司目标O本身涉及到的承接主体就是多元的,在制定部门OKR时,可以结合自身职能方向,根据公司OKR进行分解承接,如,对于“打造一款行业内有足够影响力的产品”的目标,各部门的承接可以参考如下:
产品部目标O:提升产品整体的可用性,优化用户体验;KR包含对可用性的定义,产品性能的优化,产品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市场部目标O:提升产品的市场影响力;KR包含参与行业会议、媒体报道、新媒体运营相关的内容;
销售部目标O:销售额提升到多少亿元;KR包含客户数量、新客户拓展和老客户留存等几个方面。
OKR的来源2:转化上级的KR
如果公司OKR中每个KR对应的责任部门相对清晰,例如:
O:优化产品体验,第1季度新客户数量增加30%
KR1:加快产品反馈收集和迭代速度,每月核心体验优化点达到5个以上
KR2:销售线索增加100%
KR3: 新客户签约成功率达到60%
KR4:搭建有效销售团队,招聘5名金牌店长
KR分别对应产品、市场、销售、人力部门,那么可以将KR转化为各部门的O,再进行KR的制定。
如何制定关键结果KR?
关键结果制定,可以采用过程性描述,也可以是结果性描述。
1、KR从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描述
O:提升新用户使用体验
KR1:找到衡量新用户对产品满意的核心指标(过程性描述)
KR2:启动新用户体验的3项用研,符合预期比例达50%(过程性描述)
KR3:发布两个迭代版本,核心功能产品采用率提升5%(结果性描述)
2、KR从不同维度进行结果性衡量
O:客户持续使用产品
KR1:80%新客户两个月后续签(正向增加)
KR2:50%新客户两种内确定使用意向(正向增加)
KR3:本季度客户流失率控制在2%以内(逆向控制)
对于具体KR制定,可以从以下几种参考思路:
1、基线型KR
适用于第一次制定的KR,没有历史数据及合适的基线数据,此时可以先设置一个基线型指标,如,在没有目标相关度量数据的情况下,将KR制定为“获取月度用户增长的基础数据”。
2、正向度量型KR
基于特定数值增加,使用“增加”、“增长”等词汇,例如销售部门制定的KR“销售订单增长20%”。
3、负向度量型KR
对风险的规避和控制,使用“减少”、“降低”、“控制”、“消除”等词汇,如客服部门KR“将客诉率控制在2%以内”。
4、范围型KR
指标有一个数值范围,即最大值和最小值,例如人力资源部门设置KR“将员工流动性控制在60%-80%”。
5、里程碑型KR
根据目标完成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制定KR,如产品部门计划Q1上线新产品,对目标O设置了关键里程碑“1月完成产品设计和原型规划”、“2月完成产品开发”、“3月完成测试和上线”。
现在,是不是对OKR的制定逻辑和方法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还准备了经典的OKR案例给大家借鉴,发消息即可免费获取《20种职位OKR模板案例大全》。如果希望获得更多行业/部门/岗位的OKR,可以了解一下OKR学院,海量OKR模板一键引用,让你的OKR制定效率直线提升~
OKR学院海量行业/岗位模板
如果你有推行OKR的打算,也可以一键使用,马上开始制定OKR,用OKR目标管理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助力~
立刻开始OKR制定
我是叮当OKR,一款年轻人喜爱的目标管理工具,帮助使用团队全员高度聚焦目标,执行过程追踪管理,公开透明、高效协作!
戳下方链接快速体验~更多免费试用福利等你来“尝新”>>
https://demo.dingteam.com/web/demo/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