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休已成职场用工新要求?招聘要求中“单休”“大小周”普遍存在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8 00:28:12 浏览量:0

在当前的职场环境中,“996”工作制(即每天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已成为一些企业加班文化的代表,其中“6”被视作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直观体现。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招聘单休岗位,单休现象在快递、餐饮、零售、医疗、短视频等行业中变得普遍,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似乎正在向招聘方倾斜。

律师指出,尽管国家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实行双休或单休制度,但《劳动法》明确规定了标准工时制度,即“每日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每周至少有一天的休息时间”。超出法定工作时间的劳动,需要与用人单位协商,并以加班费等形式补偿。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企业在招聘时提出了“大小周”的工作安排,即一个月内单双休交替进行,这在人力资源(HR)看来已是最大的让步。求职者阿伟在面试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采购岗位都是单休,这让他感到非常无奈。阿伟曾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对“996”的快节奏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他希望重回职场,却没想到在面试环节就遇到了难题。

阿伟表示,尽管他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所有适配岗位都变成了单休,这让他不得不考虑在薪酬待遇上做出妥协。然而,他发现企业的“内卷”现象已经将求职者置于不利地位,企业的态度是“想要offer,工作时间和待遇肯定要听安排”。

在面试过程中,阿伟发现单休岗位的待遇与双休相差无几,都是正常的市场价格,且没有额外的福利。一些公司的加班补助是在每周超过40小时之外单独计量的,但这部分补助能否真正“变现”还是个未知数。每当阿伟向HR询问休息时间时,都会被怼回,而HR能够做出的让步仅限于“大小周”。

事实上,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开始在各个维度实施降本增效,用人成本也在其中。因此,一些企业会以“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理念来对待求职者,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向招聘者一方倾斜。阿伟感叹,现在的招聘市场更像是一个“卖方市场”,比起求职者选择企业,更像是企业在挑选求职者。

阿伟认为,“单休等于没休”。一旦接受了单休的设定,那些被“996”笼罩的阴影就会再次出现。在没有额外加班的情况下,唯一的休息日既要陪伴家人,又要梳理次日的工作计划,留给自己的时间非常有限,往往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又进入了新的工作循环。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求职者的工作和生活平衡,也引发了对职场文化和劳动权益保障的深入思考。如何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当前社会和企业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