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固收·可转债】有理和有利:回撤何时易放大
"低利率市场,固收投资者提高收益,不是还要靠转债吗?" —— 百元溢价率达到26%,这样疑问开始不绝于耳。思考答案前,我们要先知道这个问题的结构,不妨先看下图。想必,无论利率如何低,固收投资者也不会认为这样的资产能增强收益。而这个图,是2021年8月末开始,转债指数在随后3年的走势。
图表1:2021年8月-2024年8月转债指数表现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上面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语言中隐藏了核心假设,假设是:转债会涨,而如果估值高,那么假设递推为,股市会涨。显然,股市方向判断是个难题,毕竟市场复杂,各类投资者都不会否认其难度之高(否则为何不满仓虚值期权) —— 但开头的问题,却把这个难点隐藏起来,变成了一个字面上看起来很容易回答,也容易得到肯定回答的问题。有趣的是,在去年初,市场广为讨论的,是另一个问题:“如果股票走弱,转债是否还有配置价值”,相应的讨论记录在中,此处不赘述。二者共同的问题都是,巧妙地在语境中移除了不确定性。
至此投资者可能已有答案。一个很相关的问题:转债市场,何时会变得脆弱?数据上很容易看到答案。比如在不同的百元溢价率之下,我们考虑未来一段时间的最大回撤(以统计日为起点),反应的差异如下图。显然,估值越高风险越大,视角越长有效性越强。 当然,这对近期的投资者来说或许反而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个估值水平下,很多投资者已经不去看长期了。
图表2:百元溢价率 vs 未来若干天的最大回撤(中位数)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自2001年12月31日至2025年2月26日
但“弱势品种表现”这个指标,却可以刻画短期风险。简单来说当这个指标超过2时,账户风险是比平日高出40%的。 这也是为何,我们更建议用这个指标考量短期的止盈,因为考虑最大回撤的期望值和账户要求,这个指标变化时,客户实际能承担的仓位就在变。投资者不妨思考,这个指标快速提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大盘、高溢价率,那是低风险偏好、却被市场表现吸引而来的资金, 一般来说,那就是来自纯固收市场的资金。
图表3:弱势品种指标 vs 未来若干天的最大回撤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自2001年12月31日至2025年2月26日
其实,市场的脆弱性与开篇的问题,共性在于“固收投资者”。转债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市场,不同时间段,投资者比重也在变化。 但历史的事实就是,低风险偏好者常在高位入场,并让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大幅弱化,而真正到了低位又需要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稳住局面,这一规律似乎不易改变。更多历史案例,也请参考一个间接的证据是,即便直接度量股市风险的情绪指标,在最大回撤的刻画上,都没有上面这个偏债性的指标灵敏。
图表4:弱势品种走势指标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情绪指标 vs 未来若干天的最大回撤(中位数)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自2001年12月31日至2025年2月26日
相对应地,最近市场一个常见的情景是,资方希望资管机构提高仓位,而资管机构亦愿意摆高仓位,我们认为双方各自有其道理。对新入场的资方来说,受到“百日定律”推动入场而来,往往对回撤风险印象不深,甚至此前对转债了解也不多,自然希望产品仓位高、回报可观。而对于资管机构,即便明白起规模的时候正是高风险的时候,但规模本身才是目的。当然,如果双方的沟通中,把前面的问题补全成: “低利率市场,(虽然涨跌很难预测,此时盈亏比也比两个月之前明显降低),固收投资者收益提高收益不是还要靠转债吗?”问题的答案,也可能不同。
我们几个简单的建议:
► 对于资方来说,要理解债市的习惯并不适用于转债市场,在看基金产品时有必要分清工具型和收益型。前者最好提供稳定的仓位和风格暴露,后者则就要相信投资经理的择时判断,应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场景。一般来说,大机构的规模诉求相对不激进,反而更容易做出长期自洽的决定,而转债基金或改造后的小基金,更能保持功能性;
► 对于资管机构来说,我们理解规模的诉求,但投资者应区分好投资研究和市场沟通的场景差异,毕竟长期而言,投资能力仍是核心。
站在当下,数据无需赘述,估值已是高位,主要考虑的是兑现策略,建议参考弱势品种指标进展和正股的技术信号(如20日均线)。我们认为,当市场在以“低利率市场,固收投资者收益提高收益,不是仍依赖转债”考虑问题时,并不是考虑加仓的时机。而加仓机会,在投资者问“如果股票走弱,转债是否还有配置价值”时、在投资者普遍担忧信用风险时、在估值回到2018年投资者却考虑这一次是否不一样时。在2024年8月的报告中,我们的分析是: “2018年的市场与当下很接近,差别是细微的,共同点是显然的,差别在2018年过去了,现在正处于当下。投资者在回顾过去时会不自觉地改变当时的印象,特别是没有实际经历过的投资者可能并不清楚,2018年的投资者同样经历着类似当下的心态,只是后来的2019年给了当时的等待一个很好的结果”。现在,作为结果的2025年也来到了,只是投资者开始面临几乎相反的问题,估值回到2021年末了,这一次和2021年末有多少不同,我们的答案也是类似的。
转债一周发行数据更新:
近期企业新发提速稍缓,新公告2单预案,分别为普联软件(2.43亿元)和可川科技(5亿元),股东大会新审议通过1单,为锦浪科技(16.94亿元)。目前待发项目合计12单,共计176.94亿元。已过发审委待核准项目4单,合计96.83亿元。
风险:
转债个券超预期经营风险暴露,股市/债市超预期调整。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5年3月1日已经发布的《有理和有利:回撤何时易放大》
Legal Disclaimer
法律声明
特别提示
中金公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一般声明
本资料较之中金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或价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中金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