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为诺安基金捏了一把汗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8 00:08:34 浏览量:0

10月21日诺安异常低调的发了一个公告,公告的大概内容是张堃卸任了诺安优选回报、诺安优势行业、诺安精选回报三只基金,卸任原因是个人原因。

这种情况,相当于就是宣告离职了。

这么掐指一算,诺安基金今年就走了蔡宇滨、蔡嵩松、张堃三位权益顶梁柱,再加上去年最能打的曲泉儒也离开,诺安一年不到的时间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诺安又跑了一个绩优基金经理

张堃应该属于诺安培养出来的基金经理。

他先前一直是在做策略研究分析、中小盘研究分析的事情,14年加入诺安成为基金经理助理,15年开始管基金,在诺安应该属于光速发展提升的一位基金经理。

业绩也挺不错的。

抛去2023年的两只,管的诺安优选回报、诺安先锋、诺安新动力的年化收益率分别是15.96%、16.59%、15.85%。

我觉得这位老哥最值得一说的就是他把一直濒临清盘的基金--诺安优选回报给救活了。

这只基金从产品合同来看,最开始应该是想做股债配置的,但从净值走势来看,17年到18年,基金净值走势是一条直线。

我看了下第一任基金经理李玉良的操作,应该是对于当下市场的悲观,所以17年-18年,除了少量债,基本是空仓的状态,19年一季度配了10%的股票仓位,但到了2020年,在张堃没接之前,基金经理又保持了空仓。

我顺便看了一眼李玉良其他基金的操作,发现他这种骨子里面对于风险的厌恶表现的非常明显,我盲猜可能和他最初在工行从事内部风险管理及稽核工作有关。

这种性格就挺适合做债的,但偏偏又涉及到股,所以业绩很麻麻地。

先前他的基金规模都很小,现在居然七七八八卸任的差不多了,目前就一只规模不到5000万的基金在管。

李玉良卸任诺安优选回报后,张堃是2020年9月份接手这只基金的,接手的时候基金规模才8000万左右,属于迷你型基金。

但他一上任,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把仓位打到80%以上。

接管后,张堃把这只基金的业绩给做上来了,而且整个风险控制都还不错,管理的这三年,排名在同类还挺靠前的。

要不说业绩才是最好的春药,在他的管理下,也就用了3年,基金规模就从清盘线一路飙升到了41亿。

而且因为整体风格比较稳,所以张堃今年是65只FOF基金的心头好。

大概发现张堃也是有市场号召力之后,诺安基金又安排了张堃卸任了诺安先锋,换了诺安精选回报、诺安优势行业这两只迷你基给他救。

从数据上来看,这两只基金的规模在张堃的号召下,规模确实增了不少,特别是诺安优势行业,直接从0.48亿翻到了2.16亿。

离职之前,张堃管理规模约88亿。

二、突然之间,都走了

张堃走的也是有点利索。

现在对公募基金经理有一些规定,公募跳公募,6个月静默期,公募跳槽私募1年静默,这种有在管产品不满半年的,暂时没找到哪条法规说需要18个月,但基金百草枯民工说是那就可能是。

张堃离任之前,有两只产品蔡5个多月,作为诺安培养出来的基金经理,这样的行为就还挺让人想的多的。

张堃其实属于那种很稳而且投资逻辑比较清晰的人,以前做策略分析师刚开始是习惯性的自上而下去选股,发现这样不太行后,改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交叉验证去做投资。

投资风格稳定后,自己又造了一个找“斑马股”的概念,给自己贴了一个很显眼的标签,做法还挺聪明,估计让营销条线的人省了不少力气。

相同的,蔡宇滨其实也是差不多类型的人,投资逻辑清晰,不太激进、稳扎稳打、注重回撤控制。

在职期间,管理的基金收益和回撤都很不错(详情可以点击这里看)。

这类基金经理,应该是当下很受欢迎的基金经理,怎么的就都走了呢?

不仅是他们两,2022年10月的时候,还走了一个曲泉儒。

曲泉儒很多人应该不是很熟,但他2016年就加入了诺安基金,一开始他主要管理的是保险和银行的一些委外的权益类专户,2019年,曲泉儒才正式接手公募,而接手的这只公募,又恰好是张堃管理最久的诺安新动力。

曲泉儒接手的时间不错,基本是吃到了基金最肥美的三年,所以任职的3年中,年化回报高达21.19%。

当然也不是说他就是靠运气,他的投资风格是以“逆向+估值”为核心,长期重仓配置周期板块,个股选择方面是比较注重估值,优选细分行业龙头,是一个比较踏实稳重的基金经理。不知道是不是去私募了,现在几乎是查无此人的状态。

我觉得很是遗憾,不知道是不是蔡嵩松过于耀眼,导致这些人在诺安的时候,并没有被广泛关注,现在离开后,反倒成为了一些人的朱砂痣。

三、批量出走,诺安为什么没留住他们?

曲泉儒、蔡嵩松、蔡宇滨、张堃这么一路分析下来,发现他们都是个性很鲜明的基金经理,在诺安基金能一路成长,应该也是公司给到了很多空间。

我印象非常深的一个事情是,当初诺安问蔡嵩松基金要不要限购,蔡嵩松回答的是不需要,全部市场化运作。

公司采纳了。

这句话其实一直让我很感动,至少觉得这是一家能尊重投研的公司。

而且诺安基金还是比较注重基金经理自主培养的,和业内的朋友交流都是说公司基金经理的自主培养率一直比较高。

这种传统和兴全还是有点像的。正常来说,这种模式,基金经理应该对公司的认可和忠诚度比较高,但按照这个架势,诺安尽给他人做嫁衣了。

我不太确定问题是不是出现在最近几年上。

最近几年诺安基金来自管理层的负面比较多,原董事长秦维舟爆出重婚罪,原总经理、也是诺安元老级人物奥成文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有关部门的监察调查。

除此之外,今年年初诺安基金专户子公司诺安资产也因为各种不合规,被监管处罚,使得专户子公司被撤销、诺安基金还被第三大股东大恒科技挂牌交易所,拟以不低于10.24亿元出售其持有20% 的股份。

另外我还有一个可能对大家来说无所谓,但对我来说有点不舒服的点。

诺安基金好几位基金经理离任,诺安都将公告都选在了大家的休息日,蔡嵩松选择了国庆节的前一天晚上,张堃离任则选择了周六。

虽然理解基金公司是不想媒体关注度太高,但这样的事情用一次就算了,接二连三的用,那就有点让人不太高兴了。

联想到蔡宇滨离职推出蔡嵩松出来挡枪的神操作,我合理怀疑他们家有人员是不是微博出来的,互联网这一套玩的非常溜。

但是,基金和互联网八卦不一样的是,这种重要的公开信息不应该是尽可能要触达到投资人吗?

事情不大,就还挺不爽。

目前诺安权益最能拿的出手的暂时只有韩冬燕,最近他们好像打造科技组,将旗下科技类产品也聚合成“诺安科技超市”。

说实话,想法确实到位了,但少了蔡嵩松,后面不知道能不能组团成功。

目前我最想观察的是,在绩优基金经理先后出走后,诺安基金是不是还能扶持出一批来,如果能做到,那诺安基金的人才培养体系,可就太牛啦!

本文转载自硬核姬老板。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