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OKR遇见KPI,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一、OKR≠KPI
首先,OKR并不是KPI。KPI是用来衡量部门和部门员工业绩成功率的指标,它是规划目标和执行目标过程中可衡量的部分,所以它推动的是常规业务;而OKR则是一个总体目标管理系统,它推动的是战略性项目。
OKRs包括KPI,KPI和OKR实际上也是黄金搭档。
下表:OKR和KPI的对比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OKR和KPI在许多地方,比如实质、关注点、考核标准等方面的确存在着许多差异,总的来说,OKR强调的是监督“员工要做的事情”,而KPI强调的则是监督“要员工做的事”。
作为两种不同的绩效管理工具,不管出发点和实施过程如何,从本质上来说,它们都强调了三点:一是要有挑战性的目标、协同精神和可量化的指标;二是既要有季度的考核,也要有年度的考核;三是必须做到公司目标、团队目标以及个人目标相一致。
二、整合OKR与KPI
KPI与OKR虽然都强调目标结果,归根究底即是对执行力的考核,但两者考核的重点不同。同时,在考核执行力的具体思路上,两者也存在差异。KPI会先确定组织的总目标,随后进行目标分解,直至目标被层层细分到员工个人,即将个人目标量化,从而考核员工绩效;OKR是让公司与员工共同制定目标,了解目标需要达成的结果,即对结果达成情况进行考核。
下表:KPI与OKR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KPI与OKR虽然有同有异,但二者在本质上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管理者是否会正确使用的区别,并不存在互相颠覆的问题。不同的管理者,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岗位,对KPI与OKR的具体运用情况也有所不同。管理者用得好,枯木也能开新芽;用得不好,妙手也难回春。因此,怎样才能在公司中恰如其分地进行KPI与OKR考核是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OKR适合什么样的公司
事实上,OKR并不高深,它只是一种简单的目标管理思想。要想揭示OKR的本质,我们可以从目标的5个基础支柱——目标对齐(Connected)、支持(Supported)、适应性(Adaptable)、进展跟踪(Progress-based)和挑战性(Aspirational)去探索。
如下图所示:
虽然OKR的运作逻辑看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它对公司的文化基础、高层的支持、管理者的成熟度甚至员工的特点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也造成不同的公司实施OKR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与此同时,OKR所提倡的“目标对齐、公开透明、复盘反馈”的理念,广泛适用于各类公司和团队。相对于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OKR的过程管理能更好帮助员工实现目标,不断自我驱动。
OKR作为一种高效的目标管理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聚焦于战略目标,拉通资源,使团队上下对齐,让“围绕目标工作”成为一种习惯。借助于OKR工具,能够将其更高效地落地。
叮当OKR通过目标管理、进度管理、任务管理、复盘总结、数据分析等,让企业实现OKR快速上线落地,帮助企业目标达成和员工自驱力提升。
一起来用叮当OKR,让TA帮助你的组织升级进化~
点击链接→https://jinshuju.net/f/MDLs2k
快速体验,更多免费试用福利等你来“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