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流程管理与LTC营销变革的核心精髓!供参考!
一个公司的管理流程如何完善优化甚至再造?值得每个企业好好思考,并开始行动。华为流程管理与ltc营销变革的核心精髓是啥呢?对其他企业有什么参考借鉴价值呢?
华为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一些成就,在华为工作十多年的我,个人认为,华为居安思危地持续管理变革创新是关键因素!华为大大小小的流程变革项目已做几十个,所花费的咨询顾问费用也已经几十亿,每天穿梭于华为的外部管理顾问(或称为外部智囊)高峰期时有几百个,平常至少也几十个,其中有几个高级顾问是经常在老板办公室旁边会议室候命,随时等候任正非的召唤切磋管理优化,这些外部高智商管理顾问为华为的管理优化出谋划策,为华为发展添砖加瓦,贡献了很多智慧。任正非前瞻性眼光和具有哲学的管理思想,除了来自不断摸索、快速感悟总结优化、且快速迭代的管理实战经验外,频繁接触且虚心学习于高级别管理顾问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当然管理顾问们为华为贡献智慧的同时也获得了不菲的回报,这和老板任正非重视管理,重视智慧的价值是分不开的。
以下是华为这些年所做的重要的管理变革流程再造项目:
其中IPD、LTC和ITR组成了华为三个重大管理变革项目,对应公司三大业务流(研发、销售、服务),也对应公司的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制度化地快速开发出高质量产品,包含产品从有概念开始,直到全面推向市场,整个端到端流程;第二件是把产品变现,尽可能让产品更多地卖出去且能顺利收回款。包含形成订单,发货、安装、验收、回款这个过程;只有上帝做的东西才没问题,当时没问题,时间长了也有问题:客户有这样那样的需求,产品要不断地改进升级。因此,有了第三件事情,快速解决网上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以便客户重复购买持续下订单。网上有问题,发生了,就要尽快解决,然后尽快闭环,确保满意度。某代表处的问题解决了叫“解决”,全球此类问题都根治了才叫“关闭”!
一个公司的三大业务流有起始终止,对应三个业务流程(IPD/LTC/ITR),还要有相应的组织去适配(不仅是流程IT),也要和客户去匹配,很多订单要和客户去对接。
一个企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简单、海量、重复的工作怎么去做更好?就是先要把它流程化,模板化,固化下来,最后采用IT来支撑。公司三大业务流,日复一日,一年运行下来,就形成了公司的业绩:财务三张表。
一、LTC主流程变革 (Lead to Cash)
除了早些年的研发IPD变革项目,最近这些年在进行的LTC(Lead to Cash)流程再造管理变革项目,也是非常关键的管理变革项目,类似要成为武林高手,需打通任督二脉,华为的任督二脉就是IPD和LTC,华为努力打通研发(IPD)和销售(LTC)两条主流程(脉络),以促进和支撑业务快速发展。
而我在华为期间,有幸被抽调进入华为总部LTC变革项目组,与埃森哲顾问、华为各路资深专家和领导一起完成华为LTC变革项目的设计与推行落实,因此下面我将分享亲身经历的LTC项目的一些情况。为什么华为要下决心花费十多亿来做LTC变革项目呢?因为华为已感觉到LTC项目启动之前的流程支离破碎,没有统一端到端拉通,效率不高,项目运作质量差,制约华为发展......因此决定流程再造。得知华为要启动超大管理变革项目,毫无疑问,引来了无数世界著名咨询公司悉数参与竞标,最终埃森哲获得了主合同,某几个咨询公司获得一些边边角角的小项目。LTC项目涉及了公司的正在运行中所有销售业务(这时销售收入已超3000亿),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咱们想象下,LTC变革项目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给奔跑着的跑车换轮胎。确实是很有挑战的,因为不能影响公司业务呀,所以变革项目就要谨慎地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问题调研(面向全球各一线发问卷调查+当面访谈一部分一线+再结合从一线调回总部的专家的意见,归类总结出面临的、急需解决的TOP10问题);第二阶段是埃森哲顾问与华为领导专家们进行梳理,输出切实可行的细化方案(这个过程,华为专家和埃森哲顾问不断地探讨,不断地聆听一线的反馈意见,不断地优化,无数个轮回碰撞,甚至争吵,最终才形成一个阶段性方案);第三阶段是IT开发阶段(流程的落地,需要IT系统来承载,让所有的关键任务活动都在IT系统里跑起来,最后LTC的IT支撑就是只要有网络,只需在IE等浏览器输入网址即可访问使用);
第四阶段是找代表处进行试点,然后再优化流程;第五阶段是找各不同区域的典型代表处来试点,然后继续优化流程;第六阶段是小面积推行,然后继续优化流程;第七阶段就是流程成熟,可大面积推广;第八阶段是不断收集问题反馈进行流程优化,发布给全球各区域使用。
以下是LTC变革项目的主流程图:
LTC是华为的主流程,从线索发现开始,直至收回现金,端到端地拉通。在不同的流程环节卷入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其他业务流程,例如适时接入IPD流程启动针对需求的开发,在流程中把质量、运营、内控、授权、财经的要素放到流程中去,一张皮运作。主要分三大段:管理线索、管理机会点、管理合同执行。
管理变革,一定是需要业务流程来承载,才可能落到实处,否则就变成空谈。而基于流程建设的管理体系(包括IPD/LTC/ITR),是一个运营系统,是一个业务操作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落实到组织中,就是流程化的组织建设和运作。构建公司的流程体系就是构建公司的运营系统,业务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也要是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那么,基于流程的角色和组织的建设和运作是啥样呢?这就要讲到“铁三角”运作,就是AR(客户经理)+SR(解决方案经理)+FR(服务经理),团队作战!
LTC的“铁三角”团队既是合作关系,但又有明确分工。客户经理负责客户关系,想尽办法获得客户支持,包括给关键利益关系人扛煤气罐、陪关键利益关系人家属看海.......;解决方案经理,负责整合背后支撑资源包括研发,给客户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服务经理,负责给客户设备维护部门做年度设备维护计划等,负责提供服务方案;这个三个角色是冲在最前线的最小作战组织,也称“班长的战争”,这些听得见炮声的,面临残酷“战争"的英勇"战士"们,当然也获得了华为总部的一些授权,他们随时可根据战场需要呼唤片区和总部的炮火支持,围绕着共同目标(打胜仗,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相互配合,共同作战!
操盘过华为LTC大变革项目,以及后来为很多企业做主业务流程LTC变革咨询项目,许浩明老师提炼总结了LTC的核心中的核心是:“LTC1+2+3总结“,就是1个端到端(End To End)从线索到回款的横向拉通流程+2个核心目标(提升销售业绩+提高合同质量)+3个核心要点(基于以客户为中心横向拉通流程的最小前线作战组织“铁三角”组织建设;项目线索要尽早介入以解决方案思路引导客户需求,创建客户购买构想;评审与决策分开,并决策授权给前线,专业人士提供专业评审意见,决策层参考专业评审意见,基于市场竞争情况、战略格局、项目意义等方面进行最后决策)
以下是流程的分解和管理:从L1层,层层分解分解到第六层L6,就变成了一个个可执行的任务。
在业务流程的整个过程中,设立控制点KCP,控制把控质量:
L2二级流程的举例:
每一段流程都会梳理细化出其关键工作、所使用的工具:
华为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花费了几年的时光,进行了LTC变革,拉通了整个业务过程,从客户需求中来,到高质量完成交付给客户,最后客户满意,完成终验付完所有款项,上面承载了几千亿的业务流,整体上提高了效率,提升业绩,也保证了项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