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拍卖征集 | 拍卖市场:现状如潮,趋势何方?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6 04:01:38 浏览量:0

全球拍卖市场的风云变幻

整体态势:疲软中现亮点

2024 年,全球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整体呈现出疲软的态势。从公开数据来看,佳士得、苏富比、富艺斯等国际大型拍卖行的拍卖总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佳士得 2024 年上半年全球拍卖总额为 21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 27 亿美元减少 22%;苏富比在 2024 年上半年拍卖销售额下降了 25%;富艺斯 2024 年上半年全球拍卖总成交额约为 3.73 亿美元,与 2023 上半年的 4.09 亿美元相比下降了 8.8%。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仍有不少亮点闪现。中国嘉德 5 月 23 日上拍的赵孟頫《行书三札卷》(手卷)以 9,200 万元的价格成交,成为 2024 年上半年中国拍卖市场成交价最高的一件作品。在 11 月的纽约拍会上,20 世纪比利时画家雷尼・马格利特的《光之帝国》以 1.212 亿美元落槌,不仅是今年全球唯一一件成交价逾 1 亿美元的拍品,也刷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为佳士得的 “私人洽购” 板块增色不少,推动其总成交额大涨 41% 至 15 亿美元。

拍品种类的市场格局变迁

赵孟頫 行书三札卷 手卷

艺术品:高端遇冷,大众兴起

在拍卖价格整体走低的趋势下,高端市场萎缩尤其严重。2024 年上半年,没有诞生亿元以上的拍品,有 14 件 5,000 万 - 1 亿元的作品,113 件 1,000 万 - 5,000 万的作品,较 2023 年同期分别减少了 12 件和 113 件。其中,中国嘉德上拍的赵孟頫《行书三札卷》(手卷)以 9,200 万元的价格位居本时期拍卖价格首位。1,000 万以上的作品数量同比减少 50.39%,成交总额减少 53.82%;百万级的作品数量和成交总额同比分别减少 31.36%、34.12%;十万级的作品数量和成交总额同比分别减少 24.02%、25%;10 万以下的作品数量和成交总额同比分别减少 7.90%、16.15%。各价格区间降幅从高到低依次递减。2024 年上半年,1,000 万以上的作品市场份额萎缩,其他价格区间的作品市场份额均有所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在拍卖价格整体走低的情况下,油画及当代艺术在国内艺术品高端市场中依然占有优势,1,000 万以上的作品成交 48 件,占比 37.80%;拍卖总额 13.49 亿元,占比 41.55%;尚・米榭・巴斯奇亚 1982 年创作的《亚摩利人猎游》在香港富艺斯以 9,014.51 万元成交,成为本时期油画及当代艺术的最高拍卖价格。其余拍卖价格的 TOP5 作品分别来自奈良美智、巴布罗・毕加索、安迪・沃荷和赵无极,这也显示出中西方油画及当代艺术拍卖行情存在极大的差距。《雅昌指数:2024 年上半年艺术市场报告》指出,2024 年上半年,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整,整体价格走低,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受大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影响;二,征集困难,精品佳作数量减少;三,市场信心不足,买家更为谨慎,观望和 “恐高” 的态度加剧。中国嘉德董事总裁胡妍妍 2024 嘉德春拍后谈到:“激烈的竞拍过后,我们发现溢价率并非很高。理性地选择和克制地举牌是当下购藏趋向。” 在这种情况下,接下来的艺术品市场依然会面临巨大的考验,拍卖行征集和交易更为艰难。

奢侈品:份额扩大,品类多元

奢侈品类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从 2023 年上半年的 7.16% 上升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9.63%。2024 年上半年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 TOP100 中,奢侈品有 15 件,其中 5,000 万以上有两件,分别为佳士得香港拍出的一条 Cartier 设计宝石项链和一件百达翡丽的 18K 金双表冠世界时间腕表,成交价分别为 6,153.29 万元和 5,944.48 万元。近年来,奢侈品拍卖涵盖的品类不断扩展,从传统的珠宝翡翠逐渐延伸到名表、箱包、名酒等多个领域。以佳士得为例,其在香港举办的手袋拍卖中,一款紫红色 Porosus 鳄鱼皮镶钻爱马仕包以 137 万元创纪录高价拍出。保利香港在本季秋拍中的珠宝部分,特别推出中国新锐设计师专题;香港苏富比则举办 “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 拍卖会;佳士得上海秋拍的 “典雅生活艺术” 拍卖会,首次将奢侈手袋拍卖引入内地。这些举措都表明奢侈品在拍卖市场上的地位日益凸显,品类也更加多元化。这一趋势的形成,与消费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中国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他们对奢侈品的认知和需求发生了转变,不再仅仅满足于购买新品,对于具有收藏价值和独特设计的二手奢侈品也表现出浓厚兴趣。同时,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的背景下,奢侈品作为一种相对保值的资产,受到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古董:回归理性,多元创新

古董拍卖市场近年来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与发展。早期,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收集古董,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价格也随之攀升。然而,在市场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收藏质量不均衡、价格泡沫等。部分拍品价格被过度炒作,偏离了其实际价值。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和收藏家对收藏价值认识的加深,古董拍卖市场正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价格逐渐回归其真实的市场价值。从数据上看,这种趋势愈发明显。以某场拍卖会为例,曾经红极一时的一些古董拍品,如今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如八八青普洱茶,仅以每片 3.9 万人民币成交,80 年代厚纸 8582 普洱茶,如今加上拍卖佣金也不到 10 万人民币,而七八十年代的雪印干仓普洱茶,只有 4.5 万。与过去相比,这些价格的回落反映出市场对古董价值的重新评估,不再盲目跟风追捧。市场的多元化与专业化发展趋势愈发显著。一方面,主要拍卖行不断扩大拍卖类别,从传统的陶瓷、玉石、书法和绘画扩展到家具、编织刺绣、文学研究四宝藏等领域。另一方面,专业的拍卖行也在不断涌现,它们专注于特定的领域或品类,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更精准、专业的服务。拍卖行积极拓展线上拍卖业务,打破了地域限制,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古董交易中来。线上拍卖具有方便、高效、低成本的优点,吸引了大量年轻收藏家和海外收藏家。同时,拍卖行还通过与艺术、设计、时尚等领域合作,推出更具创意和实用价值的拍卖活动;与科技公司合作,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收藏家提供更身临其境的拍卖体验;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古董投资和金融产品等,不断创新拍卖形式和服务内容。

拍卖方式的革新之路

线上拍卖:主流之势不可挡

网络拍卖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上世纪末,从最初的模式探索,到多领域初步应用,再到如今的升级发展,其成长轨迹清晰可见。在早期,网络拍卖只是零星分散于部分城市,相关平台在摸索中前行,交易规模和影响力较为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地产、机动车、文物艺术品等领域纷纷涉足线上拍卖,网络拍卖的优势逐渐凸显。而 2020 年初的新冠疫情,则成为了网络拍卖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在疫情的冲击下,传统拍卖行业面临巨大困境,线下拍卖活动受限,众多拍卖行纷纷将目光转向线上,寻求破局与转型。这一时期,网拍标的种类呈现多元化、专业化、细分化的发展趋势,网络拍卖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以中国嘉德为例,其网络拍卖交易额在 2020 年比 2019 年增长了 10 倍多,新增客户更是实现了 400% 的增长。从地域范围来看,网络拍卖已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逐渐走向国际化,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买家和卖家参与。在技术层面,各大平台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高清图片展示、视频介绍、3D 全景展示、VR 虚拟现实技术等,让买家能够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拍品的细节和特征。同时,在线支付、电子合同等功能的完善,也为网络拍卖的交易流程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保障。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进一步推动了网络拍卖的普及和发展,使其逐渐成为拍卖行业的主流交易方式。

常态化拍卖:稳定市场供需

常态化拍卖,是指拍卖行按照固定的周期或时间表,定期举办拍卖会,使拍卖活动成为一种有规律、可预期的市场行为。这种拍卖方式的出现,旨在满足市场对于各类拍品的持续需求,保持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一些大型拍卖行每月或每季度都会举办一次大型拍卖会,涵盖多个品类的拍品;同时,在拍卖会之间,还会穿插一些小型的专题拍卖会或网络拍卖会,以满足不同买家群体的需求。常态化拍卖对拍卖行和买家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拍卖行来说,定期举办拍卖会有助于稳定经营节奏,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提高运营效率。通过持续的市场推广和客户积累,能够吸引更多的买家和卖家参与,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品牌效应。而对于买家而言,常态化拍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购买时间窗口,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在不同的拍卖会中寻找心仪的拍品。买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从而做出更加理性的投资决策。然而,常态化拍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保证每场拍卖会都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拍品,是拍卖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也要求拍卖行不断调整拍卖策略和拍品组合,以满足不同买家的口味。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拍卖行需要加强与卖家的沟通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货源渠道;同时,要深入研究市场趋势,精准把握买家需求,精心策划拍卖活动,提高拍卖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业务拓展:多元融合开新篇

佳士得在私人洽购业务方面成绩斐然。其推出的 5 个私人珍藏中,有 4 个皆源于多年的 “好友” 委托上拍。这背后是佳士得专家及管理团队对客户喜好与需求的深刻洞察,他们如同贴心挚友,与客户建立起深厚信任。2024 年,佳士得 “私人洽购” 板块总成交额同比增长 41%,达 15 亿美元,占全球成交总额的 27%。这一增长势头,反映出私人洽购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中日益凸显的重要地位。在当下艺术品市场,部分高端买家对交易的私密性与定制化服务愈发看重,私人洽购恰好契合这一需求。它不仅能让买家在更为私密、专属的环境中挑选心仪艺术品,还可针对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精准满足高净值客户对作品的严苛要求与独特品味。

拍卖行积极与其他行业跨界合作,碰撞出绚烂多彩的创新火花。苏富比与周杰伦携手合作,便是艺术与娱乐跨界融合的典范。周杰伦客席策划的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拍卖 “周杰伦 x 苏富比” 专场,46 件作品在短短两个多小时内全部顺利成交,斩获白手套佳绩,总成交额高达 8.459 亿港元,远超此前约 6.2 亿港元的估价,还刷新了 9 项艺术家世界拍卖纪录。此前,苏富比还与日本设计师、DJ、潮流企业家 NIGO,韩国流行男团 Bigbang 成员 T.O.P 等明星展开合作,成功敲开亚洲千禧一代藏家的市场大门。这些合作充分借助明星的强大影响力与粉丝号召力,为拍卖活动注入新鲜活力,吸引众多年轻藏家的目光,拓展了艺术品拍卖的受众群体与市场边界。

保利与富艺斯两大拍卖行强强联手,共同推出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和设计” 拍卖。双方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在拍品选择、拍卖形式等方面精心策划、深度合作。预展于北京、上海、深圳及台北等地盛大举办,拍卖则通过保利拍卖手机应用程序和微信小程序,以及富艺斯网站及手机应用程序进行直播,实现跨地域双城互动的精彩体验,为藏家们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还促进东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艺术品拍卖市场朝着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拍卖市场的未来展望

当前拍卖市场呈现出多维度的发展趋势。拍品种类方面,艺术品高端遇冷、大众兴起,奢侈品类份额扩大、品类多元,古董回归理性、多元创新;拍卖方式上,线上拍卖渐成主流,常态化拍卖稳定供需。

对于未来拍卖市场的发展,有以下预测:市场规模上,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以及新兴市场的崛起,拍卖市场规模有望止跌企稳并实现缓慢增长。拍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艺术品市场中,中低端艺术品交易将更加活跃,其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扩大,而高端艺术品市场则会在理性回归的基础上,注重品质与稀缺性的挖掘;奢侈品市场品类的多元化趋势将持续,一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小众奢侈品可能会成为市场新宠;古董市场在理性发展的同时,会更加注重与现代科技、文化创意的结合,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拍卖形式与拍品。拍卖方式会不断创新融合,线上拍卖将借助更先进的技术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提升用户体验,其与线下拍卖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形成线上线下互补的拍卖模式;常态化拍卖的周期与形式将更加灵活多样,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基于上述预测,给相关方提出如下建议:买家要保持理性投资,深入了解拍品的价值与市场行情,避免盲目跟风,注重收藏与投资的多元化,分散风险;卖家需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提供更多符合市场趋势的拍品,注重拍品的品质与文化内涵挖掘,并合理定价。拍卖行应积极创新经营,加大线上拍卖平台的建设与推广,提升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加强与各方的合作,拓展业务领域与市场渠道;提升专业能力,在拍品鉴定、评估、营销等方面打造核心竞争力,为拍卖市场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中贸圣佳,古天一,大羿,明石,华辰,西泠印社,崇正,华艺国际,私下交易: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博物馆推荐)香港拍卖:(苏富比,佳士得,香港保利,香港嘉德)藏品征集,(上方图片)详情咨询 叶老师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犀角,象牙,青铜器不征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富!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