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九本居酒屋创始人郭备:未来餐饮从业门槛会逐步提升,餐饮企业要苦练内功
疫情之下,线下餐饮首当其冲。
背负着高房租、高人力、高成本的压力,“越来越难”是餐饮人的普遍感知。
作为餐饮界的企业家,他们背负的不仅是自己,后面更是上千名员工生计。他们都要努力地“扛”下去。
前不久,一位学者对媒体表示,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餐饮企业不能等、靠、要,要积极自救。
事实上,大部分的餐饮人没有“躺平”。他们也在一直思考和重构疫情之下的重生之道,比如原本主打商务宴请的餐厅转做外卖、火锅店员工转摆地摊……
于此,搜狐财经推出“餐饮企业重生录”专题,邀请餐饮行业优秀企业代表,就餐饮业的发展趋势、餐饮企业的自救之道等话题展开讨论。
“餐饮企业重生录”第六期,搜狐财经对话了九本居酒屋创始人郭备。在郭备看来,虽然疫情反复重创了餐饮业,甚至一些企业没能扛过去,倒在了疫情之下,但也是企业修炼“内功”的好时机。
郭备认为,如今的餐饮业,不仅是“做饭”这么简单,餐饮业的门槛也在不断提升,十几年前创业餐饮和现在相比,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
“包括销售端的电子化、信息化,以及原料的供应链,还有成本管控等一系列数字化措施。”郭备说到,“以后餐饮业的门槛会更高,不是只有情怀就能去做的。”
但郭备也对餐饮业之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在他看来,疫情对餐饮业的影响正在逐渐转弱,而人们对于餐饮的需求却不会消失。
但作为企业的经营者,郭备也需要时刻保持谨慎。
郭备坦言,疫情之后,很多很好的门店位置都空了出来,这些点位在以前根本找不到。
“但不能为了开店而开店,有商场来找到我们入驻,但我们不敢开。”郭备说到,“保证企业的长治久安就可以了。”
“不能为了开店而开店,复购率是餐饮的核心”
2022年上半年,上市餐饮企业普遍出现亏损。“火锅双雄”海底捞、呷哺呷哺上半年分别亏损2.67亿元和2.78亿元;传统老牌餐饮全聚德上半年亏损1.53亿元。
“疫情反复”,是导致亏损的关键词,“活下来”替代“规模扩张”、“盈利”,成为餐饮企业的第一要义。
众多餐饮企业家所认为,疫情之下,危与机并存,郭备也试图在这样艰难的时刻,为企业寻找到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搜狐财经:恢复堂食之后,九本居酒屋现在经营情况恢复得如何?
郭备:5月因疫情北京暂停堂食后,7月份是门店恢复得最好的一个月。
7月份个别门店的经营情况,甚至要比疫情前的时候还好,这也是给了企业一个“回血”的机会。
但由于九本居酒屋大部分门店在海淀区,一些门店在靠近学校的位置,受到学生放暑假的影响,8月份的时候有所回落。
目前,九本居酒屋品牌在营业的门店有17家,之后今年还会新开大约5家门店,年底门店总数能达到20多家,明年还会新开一部分。
搜狐财经:门店选址方面怎么考虑的,商场多一些还是街边店更多?
郭备:街边店可能多一些,因为商场内竞争太大,你需要同时和商场内近百家餐饮去比拼。
而且如果因为疫情原因,商场被管控起来,立面的所有门店都会受到影响,街边店在这方面也会好一些。
搜狐财经:新开的门店,一家店的成本大概有多少?
郭备:开店的话,一家门店的成本大概在300万元。
九本居酒屋一家门店面积大约有200平方米。
搜狐财经:这些新开的门店,都是今年签下来的吗,还是之前就有规划?
郭备:都是去年签下来的,签了大概10多个门店。但之后由于疫情、成本等各方面的原因,又付违约金退掉了一些签下来的位置。
现在有很多很好的门店位置都空出来了,商场里或者街边店,以前这种位置根本找不到。疫情期间,商场、酒店等等,人流量都少了,一些餐厅在疫情期间没能扛下去就倒掉了。
但是,不能为了开店而开店。有商场来找到我们,希望九本居酒屋可以入驻。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不敢开,企业人员储备不够,而且还有疫情。
保留好员工,保证企业的长治久安就可以了。
搜狐财经:每个月的运营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郭备:一个门店,单月员工工资部分的开支,大概在27-28万元,不到营业额的30%。
食材成本大概在营业额的35%左右,房租成本基本上一个月都在10万元左右。
因此,如果一天的营业额不到2万元,门店就会亏本。一个月门店的营业额在七八十万元的状态下,才能达到保本。
像个别门店,有些位置租金比较贵,可能需要一个月卖到100万元才能保本。
搜狐财经:如何才能保证门店每个月的稳定经营?
郭备:我觉得餐饮的核心还是复购率,消费者吃完了还会再来。
而且消费者只有来过几次之后,才能成为稳定的用户。
餐饮其实挺有意思的,餐饮业每三年左右也会有迭代。一个人原来特别爱吃某样菜品,但突然想起来,最后一次吃好像是几年前的事情,就会思考为什么现在不吃了。
能让人吃到十次以上的餐饮就算很厉害的了,但是很多餐饮不会。假如消费者点了很多个菜,但是没有达到期望,就会把这家店否掉,消费者是不会允许这家店犯第二次错误的。
而且做得好吃或者难吃都很简单,但难的是,一家店能做到稳定。
所以九本居酒屋现在就是在“稳定性”上下功夫。
很多人会好奇九本居酒屋一直开店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稳定性,不会让消费者“踩雷”。
搜狐财经:如何能让消费者经常来消费?是依靠品质、服务还是其他的因素?
郭备:很多人会认为,疫情促使消费者消费频次降低,消费降级。
但我觉得实际上是,消费频次降低了,但是消费的要求提高了。
九本居酒屋的定位就是人均200元左右,通过食材方面的把控,来让消费者逐渐分辨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如果因为疫情,一些原材料没有,和消费者解释他们是能理解的,但如果直接更换了一种替代品,品质没有原先好,消费者是不会接受的。
“不下牌桌就不叫输”
“挣不到钱”,在郭备看来,是疫情后餐饮业面临的普遍困境,无论大小企业。“今年没考虑挣钱的事,这么多餐饮企业,也没有一个人说自己今年要挣多少钱。”郭备坦言。
因此,“苦练内功”也成为了餐饮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关键词。探索新业务、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组织员工技能培训等等,郭备和他的九本居酒屋从来没有“躺平”,但对于一些风口的涌现和资本的诱惑,郭备也一直保持谨慎思考。
搜狐财经:在您看来,目前餐饮业的整体情况如何?
郭备:餐饮企业都还是比较难,不管规模大还是小。
国内餐饮业实际上没太受到过周期的影响,这一次遭受的打击也比较大。
现在就是拼“体能”的时候,看谁更能抗一点,坚持到最后,不下牌桌就不叫输。
但今年肯定是不考虑挣钱的事情,这么多餐饮企业,也没有一个人说自己今年要挣多少钱。
搜狐财经:在您看来,疫情期间,哪种类型的餐饮受冲击会比较大?
郭备:疫情期间外卖迅速崛起,也更好地培养了消费者点外卖的习惯,包括我本人在内,也经常点外卖吃。
我个人的看法是,客单价在100以下的餐厅,受外卖影响会比较大,因为这种价位类型的餐饮,无论是门店堂食还是外卖都可以做。在外堂食,还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成本。
而且疫情期间,外卖在包装材料、以及对菜品还原度的各种处理方法,都进步得非常快,可能就一些菜品,比如油炸食品,没办法还原店内的口感,但像面条这样的菜品,都能还原得很好。
如果本身就是做快餐类型的餐饮,受到的影响还相对较小,因为堂食的菜品可以直接拿去做外卖。
但如果是包含一定体验在内的餐厅,可能原本为体验部分花费了一定的成本,但如果改做外卖,这部分的付出就很难回本。
外卖平台的抽成也比较高,大约在17%-20%。
搜狐财经:那九本居酒屋对于外卖的态度是什么?
郭备:不会去大力投入发展外卖,九本的收入基本上都是来自堂食,不是外卖。
九本居酒屋现在依靠的是自身的规模,公司很多钱都花在了咨询服务费上,去做各种餐饮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不要让自己陷入困境。
之前疫情期间暂停堂食,只能去做外卖业务,一天的销售额大概在几千,差的时候几百,能够员工的工资钱就可以。
做外卖业务基本不挣钱,其实就是为了让员工在暂停堂食期间,能有事情做。
搜狐财经:目前除了堂食、外卖外,九本居酒屋还发展了哪些业务?
郭备:零售业务。
比如线上新零售,九本在微信商城内售卖鸡蛋、牛肉产品,也就是原料。
我个人认为,九本居酒屋售卖的原料产品,比超市内很多商品的品质都要好。
这也是餐饮企业的一个优势,对食材品质、成本的控制,但也会很考验企业供应链的质量。
像暂停堂食期间,餐厅还卖食材,比如牛油果,进价9元一个,卖给消费者也只卖10元。
但由于九本的新零售业务才开始不久,6月份才开始做,目前还处在爬坡期,但未来的趋势是把零售业务做大。
我理解的未来餐饮业,是50%的堂食、25%的外卖以及25%线上零售,包括各种的预制菜,或者原料。
但九本要做的不是预制菜,预制菜对能力的要求太高,研发、选品等等,科技含量也比较高,虽然是风口,但一般的餐饮企业没有这个能力。
搜狐财经:疫情期间,九本居酒屋在员工的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郭备:做训练和培训,不让员工在疫情期间“散架”。
“不谈钱”的这段时间,各个餐饮企业都在积极组织员工技能培训、比赛,包括SOP各种训练学习。
九本现在加上小时工一共有500多人,长期的员工有200多人。
暂停堂食期间,给员工发基础工资,上岗的时候工资会多一些,给员工排班上岗,但还是会有员工流失。恢复堂食之后,九本的业绩在上升,目前员工缺口大概在100人。
除了排班上岗外,还会组织员工到社区做志愿者,也给员工发了奖状、锦旗。
再就是开展外卖业务让员工有事干。九本现在的外卖单量大概比5月疫情之前多了一倍,不过前提是九本原来外卖业务基数就比较小。
员工是企业很重要的一环,未来的创业者也要提升和员工沟通的能力。如果要开一家店,除了站在顾客的角度去考虑,也要站在员工的立场上去想。
九本居酒屋有两类顾客,外部顾客就是消费者,内部顾客就是员工。
搜狐财经:在数字化方面,九本居酒屋做了哪些努力?
郭备:对于现在的餐饮企业,如果想做大,必须要做数字化,没有数字化开不起来店。
举例来看,每一项材料到店的时候都会扫码,这样就能直接掌握库存数量,也让员工可以很好地预估食材的使用情况。在九本居酒屋的后厨,可以随时了解库存的变化。
九本居酒屋的每个店长也都会有一个平板电脑,还会给一个SOP的表格,以及其他的管理工具。
还有九本居酒屋现在考勤和训练系统也采用了海底捞的系统,以及在财务、供应链、OA等方面也应用了相关系统,并且把相关系统全部打通,来提升公司的管理效率。
很多人会说九本居酒屋开店太快,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们在“赋能”方面投入了很多,而且如果企业不抓住机会往上走,那么就很容易掉下来。
厨房方面,我们导入了5S厨房,也用了一些自动化设备来降本增效。
搜狐财经:九本居酒屋面对“资本”的态度是什么,很多人说现在资本对外的投资比较谨慎,您的感受是什么?
郭备:对于资本,九本居酒屋一直比较谨慎。
因为外部投资的钱,虽然投给企业,看似是企业的,但实际上是投资人的。
而且有了这些钱,管理者很可能会产生不符合实际的认识,比如拿钱去开好多店,但实际上很多餐饮企业都是小微企业,没有很深厚的根基或者企业文化,内部沟通机制、各方面的建设都不完全。
所以企业要能顶得住诱惑。万亿赛道、风口每年都会有新的出现,要做到行业在,企业也在,不要行业还存在,但企业却消失了。
搜狐财经:对于想餐饮创业的人,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郭备:乐观来看,餐饮行业倒不了,对餐饮的需求会一直都在。
但是餐饮行业也是高风险行业,能不进就不进,要做好充足地准备。不是有钱,有梦想,有情怀就能做的,也不是看哪个菜好吃,或者看谁家排队跟着做就能成功。
餐饮企业外表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很容易把全部身家都输进去。
餐饮创业至少要有三年以上的准备,因为以后的餐饮门槛太高了,不但要做销售端的电子化、信息化,还要做好供应链、成本等方面,不是以前餐饮创业的时候了。
餐饮经营者,还要学会用好算法、推广,要做好企业自身的定位。
包括现在餐饮从业者,学历也在提高,九本现在也有很多海外毕业的硕士员工,专门研究餐饮业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