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绩效评价报告中每个问题的原因分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9:43:42 浏览量:1

本项目为某市科技部门对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所实施的财政补助项目。一般认为通过本次绩效评价主要是弄明白财政每年投入这么多科创资金达到了什么效果,但我们认为这依然是表面现象,提升资金使用效益首先要从本质上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完善哪些方面。二是为财政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即财政投入的规模有无临界点,以达到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最佳效果。三是这项支出政策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等是否形成合力,推动本地区经济运行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三点似乎较为宏观,但依然可以通过“绩效”找到答案,如果评价不能围绕上述三点去开展,则评价质量会大打折扣。

看本项目的评价问题点:

一、审核主体责任落实不充分,资金安全和政策效果有待提升。一是对已申报的资金申请资料未进行审核,资金面临安全风险。二是审核工作未随着资金规模增长得到强化,反而愈发宽松,资金安全风险进一步扩大。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本质上仍然是该部门未实施审核。未审核的原因是什么?是申报主体过多,审核人员太少,还是审核周期较短,依然不清楚。

审核是资金申报环节的一项基本要求,用主体责任落实表述帽子太大。另一方面,由于未审核可能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如果导致资金安全和政策效果不佳有些牵强。

这一问题可以这样表述:资金申报审核不严,导致部分申报主体违规申领,影响了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政策目标未细化,政策实施目标导向性不足。未针对政策内容,进一步细化制定企业研究开发资助的具体政策目标,企业研究开发资助政策实施预期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不清晰,具体实施要求不明确。

点评:应从政策目标找原因。政策目标是政策执行预期可以达到的目的、要求和结果。不仅是政策的基本条件,还是政策执行的前提。具体的政策目标,是政策评估的基础,也是执行者可遵循的明确指令。确定的政策目标必须是:(1)可衡量的和具体的;(2)指出预期的结果的;(3)在执行人员或执行机构的权限范围内的;(4)切合实际的;(5)指出完成时期的。

如果政策目标不明确,绩效目标很难合理,具体目标很难明确。作为评价而言,应通过绩效目标的梳理来完善政策目标,其思维导向是从项目出发回归到政策层面,因为一个项目只是一个点,而政策才是一个面,好的政策对绩效的影响才是整体的。政策目标未细化,不如用政策的某项或某几项具体短板来说明。政策实施目标导向性不足,这句话应该放在政策目标未细化前面,因为政策目标导向不足则难以细化。一般而言,一项政策如果导向性不足,可以判定这项政策存在很大的问题,那么,本项目支出绩效也会很低。

绩效评价需要找出问题的关键的原因:在确认了真实的原因后,还要根据“80/20法则”确定最关键的要因,至此,才可以作为问题的真正原因,也就是真因。❖如果您也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分享让更多的人学习了解 ❖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