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实行轮值董事长制,梁稳根独子单飞真正接班人是谁?
回到三一重工,同为1962年生人的向文波、唐修国,年纪仅比梁稳根小几岁,轮值董事长安排显示是过渡性。未来五年必然需要补充新鲜血液,类似华为孟晚舟的角色。因此,我们认为三一集团的真正接班人尚未浮出水面。三一集团尚在赛马阶段,等待真正的接班人脱颖而出。
梁稳根
在梁稳根去年喊出万亿市值目标之后,创业三十年的三一集团最终迎来新老交替的传承时刻。
5月15日晚,三一集团官微发布消息,梁稳根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三一集团董事长职务,不再负责集团日常运营调度工作,不再坐班,不再参与外事活动。梁稳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担任集团监事会主席,并作为集团的总顾问,为集团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关键能力建设提供指导。
同时,为适应公司经营管理需要,经董事会研究决定,三一集团实行轮值董事长制度。由集团董事唐修国、向文波担任集团轮值董事长,轮值任期为六个月,循环当值。
这说明梁稳根及三一集团在反复权衡之下,最终选择实行管理层集体接班轮值的交接方式。
目前三一集团旗下拥有三一重工、三一国际、三一重能等3家上市公司,市值2000亿以上。不过,作为创始人的梁稳根依然是三一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持股56.74%,其他两位轮值董事长,也是创业伙伴唐修国、向文波各有8%左右的股权。
三一集团名副其实是家族企业,实际上早在2000年梁稳根就开始培养16岁的独子梁在中,大学毕业之后从基层做起,一直干到三一重工副总裁、财务总监,然而,种种原因,梁在中在2021年11月彻底离开三一重工核心岗位,正式宣告为期20年的接班人计划并不成功。
独子出局,父亲离任。2022年1月,已经66岁的梁稳根辞任三一重工董事长,但继续担任三一集团董事长,交班过程已经开始,三一集团未来继续姓梁,梁氏家族与管理团队分享所有权和管理权,未尝不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独子培养计划的风险
梁在中与传统中国大家族,子女众多加大接班复杂程度和难度不同,梁稳根只有梁在中一个独子,在2003年三一重工上市之后,梁稳根当上湖南首富,毫无悬念要培养独子,梁在中作为二代也没有选择要接受接班人培养计划。
梁在中在近年对外直言,“我的人生是被别人左右的,所以我的压力不是来自自己,是来自别人的期望。这种压力是我的宿命。”16岁那年,他从乡下奶奶家搬到长沙念高中,开始被安排旁听公司的董事会。
后来,梁在中在父亲安排下前往英国华威大学修读计算机与管理科学,又到美国哈佛大学修读公共管理/国际发展硕士。“每年寒暑假都回来,也没闲着,都在公司,就一件事,听会”。
旁听多年会议后,2006年结束学校生活后,梁在中回到长沙开始在三一重工实践轮岗经历,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制造部调度员、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结算中心副主任、财务总部副总经理、财务总部总监、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制造商务总监、投资总监、流程信息化总监等职务。
逐渐在三一重工内部,梁在中被尊称为小梁总,梁稳根的接班计划似乎有成效。
然而,梁在中很清楚,整个三一重工几千人都在看在他,作为接班人,不仅要符合父亲的要求,还要获得创业元老的认同,更要得到几千名三一员工的接受。有时候,别人的期待都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
梁在中性情算是比较沉的住气,也很理解父亲培养的苦心,自己也算努力,从2006年到2021年,在三一重工兢兢业业15年,如履薄冰的心态可想而知。
福布斯曾经对2011~2013年度上市家族企业进行调研发现,在当时747家上市家族企业中,已经完成二代接班的企业有74家,占比9.9%。成功实现交接班的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父子共同创业型;第二种是通过企业内部培养,让最优秀的继任者脱颖而出;第三是子女出国留学,回国后经过外部锻炼或基层培养再进入家族企业管理层接班的模式。
最终结果,梁在中虽然未能如愿接班,个中因素并非只是梁稳根父子两人。家族企业接班并非只是家族内部事务,而是整个三一集团乃至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利益。
梁稳根传承接班计划规划早、行动早,儿子梁在中扎实配合,从基层做起,对三一集团的了解和掌握深刻,这些都是接班计划的优点。但是,由于父传子选择少,只有独子,成败系于一人,先不论独子天资和兴趣是否适合,就是后天持续多年的培养计划,都不能有半点错漏,才能培养接班人并能够接班。这从概率学来说,还是难度很大的一件事情。
三一重工接班人未定
与很多在海外接受教育的二代,梁在中本身对三一重工业务的投入程度和热爱程度,肯定不如长期在三一重工里面的人。由于海外教育的特点,梁在中与众多80后、90后一样,热爱创新、科技和互联网和金融投资,对传统产业的感情的确不深,这某种程度影响了他对成为接班人的内在动力,即便他16岁开始听会,大学毕业即进入公司,但是一直未能体现他在传统业务板块独当一面的形象和作为。
相反,他的兴趣和在公司的地位,从他在三一重工后期,主动去开拓金融投资板块可见一斑。
三一重工在2010年就开始布局金融业,从汽车金融业务入手,踏足金融业。到2016年3月,旗下的财险公司久隆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在珠海横琴正式开业,是中国第一家基于物联网的保险公司。但金融板块一直都是非常辅助的角色。
2016年7月,三一集团、汉森制药等10家民营企业作为发起人股东共同发起三湘银行,注册资本30亿,梁在中亲任董事长。
从汽车金融到保险,再到拿到银行牌照的三湘银行,三一金融版图是越画越大。至今为止,三一系金融板块业务的累计资本金超过了100亿元;而这当中,都有梁在中的身影,或出任董事长,或任职董事。很明显可以看出,梁在中已经是三一金融板块的实际挑头人。
但是,从财务和技术等核心部门转到运作金融板块,实际上已经预示梁在中在三一集团被“边缘化”的前奏,或者说离接班越来越远。
在三一金融板块奋战数年之后,梁在中再次脱离,2021年11月,三一重工公告称,梁在中辞去公司董事职务,基本退出三一重工管理层。
2022年6月初,由梁在中“挂帅”的树根互联提交了科创板IPO申请。树根互联是从工程机械领域切入工业互联网,但是,树根互联依然脱不开三一的影子,第一大客户均为三一集团及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关联销售收入合计为5.93亿元,占同期营收的比例为62.55%。
既然已经努力过,也无需遗憾,梁在中直接接班不合适,那就须启动第二种方案,内部培养。
不过,三一集团接班仍存风险,目前由向文波、唐修国两位老臣轮流担任董事长,两人股份势均力敌尚可互相制衡。
与华为轮值董事长制度不一样的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女儿孟晚舟如今也是轮值董事长之一,这是家族接班与集体接班相融合的模式。
回到三一重工,同为1962年生人的向文波、唐修国,年纪仅比梁稳根小几岁,轮值董事长安排显示是过渡性。未来五年必然需要补充新鲜血液,类似华为孟晚舟的角色。因此,我们认为三一集团的真正接班人尚未浮出水面。三一集团尚在赛马阶段,等待真正的接班人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