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最大的中外商战,你知道有多惨烈吗?
商战即是商业活动的一种激烈的对抗,通过各种手段和策略,来争夺市场的优势和份额。那近30年来,最大的中国外商战是什么呢?毫无疑问,那就是“达娃”之争!
“达娃”之争,被号称是30年来影响最大的一场国际商战,就连中法元首都参与了这场商战之中。
今天,我就来聊聊“达娃”之争的来源以及惨烈的情况!
1、事件背景
在1996年,达能集团和娃哈哈集团精心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达能出资4500万美元,还有5000万商标转让款,占合资公司51%股份,娃哈哈集团占有49%的股份。
在十年合作时间里,公司效益非常好,达能还在先后从合资公司里分走了30多亿的利润。
2、事件起因
到了2006年,达能派驻高管发现,娃哈哈在合资公司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国有企业和职工持股的非合资公司,这些非合资公司每年也给娃哈哈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达能派驻高管觉得这些非合资公司,存在拿走了本应由合资公司享有的市场和利润,要求用40亿来收购非合资公司的51%的股权。
而娃哈哈拒绝了达能的收购请求,于是乎达能就针对此事件,把娃哈哈和非合资公司全部诉讼。
3、事件发展
2007年,达能正式提出对娃哈哈的诉讼。经后两者还进行了数十次的国内和国外的官司战。可是,达能并没有在诉讼中得以胜诉,且娃哈哈一直在官司战中取得优势。
在两国的协调下,达能和娃哈哈曾终止了和谈。达能还曾提出要以高价出售在合资公司的股权给到娃哈哈,可被娃哈哈拒绝。
经过了这一系列的拉锯战,最终于2009年9月份达成和解,
4、事件影响
“达娃之争”不但对中国食品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为中国的企业家提供了一次经典的案例,展现出在合资合作中要有保护民族品牌的意识,尊重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同时也告诉着我们,任何行业的企业都要保持着创新合作,增强国产品质,要有保护国家利益和市场的规则。
但反过来说,并不是我们的名牌企业,国货品牌的品质不好,而是缺乏发展的渠道,合作伙伴不好找,主要还是要自身强硬,让国外的企业来选择我们,我们才有一定的话语权。
就拿南池翠酒来说,这酒的品质可以跟五粮液比肩,这款52度的浓香型白酒,采用五粮液相同的工艺,隶属于四川邛崃的老八大原酒厂,在当地是一个规模宏大的酿酒企业。
然而很多外资企业,正因看到这酒的酒厂的品质,酒厂的宏伟,想要收购,但是被酒厂无条件的拒绝了。目的就是怕有“达娃”之争,所带来的影响,遭受到疯狂的打压。
然而,现在通过自己不断努力,酒厂推出了不仅有南池翠N6的产品,还有中高端产品N9,高端产品N12和N15,满足了不同的消费人群的口感,赢得了不少酒友的喜爱。
所以说,我们的国产品牌企业宁愿在国内发光发热,也不愿让国人的血汗钱,流入欧美资本的口袋,打造国内优秀的品牌。
只有国货崛起,国企创新,才能引得国外企业的垂怜,才能让民族的品牌扎根世界,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在自主权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