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超20个美妆品牌倒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美妆头条》新媒体
日前,曾经被李佳琦带火的彩妆国货品牌VNK,其天猫、抖音旗舰店悄悄撤店了;资生堂旗下2021年新进入中国市场的BAUM葆木也要撤了……
这些消息令人诧异之余,对于行业来说似乎又稀松平常。毕竟,美妆行业多的是曾经辉煌一时的品牌闭店。
据美妆头条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宣布闭店的美妆品牌超20个,它们或是停产、破产,或是退出线上渠道。
上半年超20家美妆品牌“退场”
“又一知名品牌倒下”“时代的眼泪”“这个品牌曾经销量第一”……诸如此类的形容出现在了很多“退场”的美妆品牌身上。
今年上半年,就有多个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美妆品牌“关店”了。其中就包括了高丝、贝玲妃、The Body Shop、NYX等一系列曾属于消费者“青春回忆”的外资品牌,以及VNK等一批曾经红极一时的国货新锐美妆品牌。
其中,高丝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妆集团之一,至宣布闭店前,其天猫旗舰店已经运营超过14年,店内在售丝茵菲妮、高丝蕴一和高丝3大品牌,共计37个SKU。从店铺销量来看似乎并不理想,店内销量最高的产品为高丝定妆喷雾,售出1万+件,其余产品销量最多也就百余件。
另一个美妆单品牌店“鼻祖”The Body Shop美体小铺近期更是经历了英、德、美、法多个国家的业务停摆、破产。曾几何时,The body shop旗下的生姜洗发水、茶树油精华、英伦玫瑰沐浴露也一度受到国内消费者的追捧,是代购清单上的必买之物,可以称得上是老一代的网红品牌。从1976年创立,到2024年破产,从行业先锋到被几度转卖的“弃子”,The Body Shop如今的结局属实令人唏嘘。
不仅如此,贝玲妃这家有着48年历史、背靠LVMH集团的全球第一的眉妆品牌也在中国“败下了阵”;欧莱雅大众化妆品部的主力品牌NYX也曾在往年618期间拿下过销量第一,如今也只能悄然闭店;另一个平价彩妆品牌VNK也倒闭清仓,辉煌之时也曾月销千万,算得上是一批新锐本土美妆品牌里的佼佼者。
不难看出,这些关店的美妆品牌中,不少曾是昔日销量第一的品牌,如今却已成昨日黄花。不只是今年上半年,近几年来关于美妆品牌闭店、停运的消息不绝于耳。
那么,这些品牌身上有何共同特征?为何又会落此结局?
“消失的它”
一半彩妆、一半外资
美妆行业作为时尚产业,这注定是一条跟不上行业发展就被快速淘汰的路。如今,美妆行业也正在上演着新一轮洗牌,而这些被出局的品牌又触发哪些“关键词”?
第一,彩妆品牌“首当其冲”。近两年消失的品牌,半数为彩妆。而导致彩妆品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大原因:
其一,疫情为彩妆市场按下了“暂停键”,一大批品牌无法承压。Euromonitor数据,2022年我国彩妆赛道行业规模为555.3亿元,下滑15.4%;其二,彩妆发展周期短、变化快,妆容流行一年一变,产品需要快速迭代;与之相应的入局的品牌多、门槛低,同质化、抄袭现象严重,品牌难以形成竞争壁垒;其三,彩妆行业是内卷最为严重的细分赛道之一,低质低价的产品层出不穷,行业整体利润一压再压。
第二,外资品牌“水土不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多年来始终吸引着众多外资美妆品牌入场。如今又在国潮崛起、行业发展大盘承压等因素的影响下相继“退场”。
例如,韩妆品牌。近几年伴随着韩流“退潮”,K-beauty可谓是“气数已尽”。除了今年倒下的诗佳秀品牌外,菲诗小铺、悦诗风吟、伊蒂之屋、赫妍HERA、苏秘37°、欧蕙等曾经作为中国年轻女孩的潮流风向标的韩妆品牌也都纷纷“败走”中国。
而日妆品牌的“危机”则集中在近一两年里,主要原因是广为人知的“核污水”事件。因此,今年以来,业内也频频传出茵芙莎IPSA和SK-II撤柜、高丝闭店的消息。同时,资生堂、花王、高丝和Pola Orbis日妆四巨头还频频宣布关停或是出售品牌来“瘦身”。
此外,还有一批来自曾经爆火的欧美的平价彩妆品牌因“打不过”更为低价的国内新锐彩妆品牌,也跟不上中国美妆行业快速的发展节奏而泯然于众品牌之中。
例如,欧莱雅旗下平价彩妆品牌NYX、美国平价彩妆e.l.f暂别中国市场、雅诗兰黛旗下彩妆品牌Too Face、全球知名网红美妆品牌Huda Beauty都被打得措手不及,而后悄然落幕……
第三,昔日“网红”电商品牌。
近两年,业内掀起了一波新锐美妆“倒闭潮”。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个电商美妆品牌一生:出爆款、卷直播、上榜一,然后倒闭。
2016-2018年前后,堪称是国货彩妆发展的黄金时期,完美日记、花西子、橘朵等一大批新锐品牌都是在这一时期成立,在电商、短视频、直播带货的加持之下快速抢占市场,而这批新锐品牌均以彩妆为主。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天猫彩妆销售额同比增长80%+,超过护肤和香水;2019年天猫彩妆销售额同比增长70%+,同样超过护肤和香水。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在那个时代,出圈变得更容易,但是倒下得也更快。VNK、It’s Focus薏珂思、 Colorpedia卡乐说、Happimess乐在其中、浮气Fomomy等多家国货新锐品牌都在昙花一现后沦为时代的“弃子”。
躺不平,也难卷赢
美妆行业或许还会持续被“闭店公告”席卷。
“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国美妆行业发展几十年来,时代淘汰过许多品牌,活下来的寥寥无几,一个品牌在行业中默默消失并不足以为奇。
只是近几年来,一个美妆品牌从顶峰到谷底的进程似乎加快了很多,想要活下来也变难了很多。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今天的美妆行业,一定是“内卷”,尤其是低价内卷。这不仅熬走了一批海外品牌,也正在杀死一批新国货品牌。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美妆产业同等适用。
在这个时代下,美妆企业也正在谋求持续的“进化力”。如果我们去问任何一个老品牌何以在当前的美妆行业破卷而出、穿越周期,回答一定有:用科研搭建竞争壁垒。当前,行业开始卷向研发,科技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这也是一场穿越迷雾的冒险:前期大量资金的投入,短期内看不到回报,并且可能等不到回报品牌就已支撑不住。
另一边,营销投入不能停,但又要求着品牌不能被困于流量中;在渠道布局上,当线上流量见顶,品牌开始重回线下,但线下的反馈慢、低透明、长周期、重人力也难倒了不少品牌。
总而言之,美妆行业的“下半场”,这注定是场“持久战”,亦是一场新的“生死局”,从现阶段来看,卷赢的品牌并不多。
监制/ 黄志东
主编/ 陈山花
作者/ 梁玲
编辑/ 周业敏
▼ 关注美妆头条 ▼
品牌报道:珀莱雅|韩束|丸美|薇诺娜|美肤宝|欧诗漫|自然堂|阿道夫|卡姿兰|福瑞达|华熙生物|巨子生物|谷雨|HBN|溪木源|麦吉丽|AKF|蜜丝婷|春日来信|璦尔博士|红之|玛丽黛佳|养元青|柠檬雨|伊贝诗|海龟爸爸|谜瑞可|法伯丽|花皙蔻|一叶子|半亩花田| ddg滴滴肌密|
新锐品牌:Scentooze|冰泉|偷自月亮|菜鸟和配方师|时光馥O D'HORA|南柯记调香馆|参半|半亩花田|空白KONGBAI|五朵里|RE调香室|La Terapia了于|巴莉奥|橙蔻|SKIN COUTURE珂媞尔|weai未乂次元|沐茶|Haa|犀望|戴可思|943|奈玑子|种子宣言|INTO YOU|滋色|ANDRADA动此达次|OVF肌本法則|NOUSKR诺丝可|简极|斯启诺|超级种子|凌博士|言之有物|十二院子|美壹堂|柏瑞美|青浅|一期一会|观梨|蓝系|柔之伊|山川|蔻之初|OSW|IS是否|XDG栖朵嘉|YOKIA悦可雅|透象|地球主义|诗裴丝|Fan Beauty Diary|达肤妍|伊帕尔汗|
头条工厂:诺斯贝尔|天津尚美|美中生物|中通生化|天玺国际|科盈集团|品赫|索柔|贝豪|睿森|芭薇|
行业盘点:117个新原料备案|近30个海外美妆品牌倒闭|成立超20周年的本土美妆品牌|撬动“情绪价值”市场|2022年美妆集合店|2023年20+起并购|儿童洗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妆头条新闻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