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养老金上调幅度还将走低?以下5个信号无法反驳
#暑期创作大赛#
2023年养老金调整幅度为3.8%,是从2005年全国基本养老金调整起到现在,19年连续调整中幅度最低的一年,那么,展望明年的调整变化,涨幅是提高还是持续下跌呢?从以下5个信号来看,下跌几率将更高:
第一,就业率堪忧、失业率居高不下
养老金涨多涨少,很大一部分原因看的是收入,收入资金规模越大,发放能力越强,但这需要年轻人缴纳社保费的能力提高。
可从实际情况来看,下一步年轻人社保缴费提高形势并不是那么乐观,7月全国失业率再上涨至5.3%,而从7月青年失业率就没有公布,8月,国家统计局直接明确,从8月起,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暂停发布。
·而回顾从今年4月份到6月份的青年失业率数据,均突破20%,6月最高,达到21.3%,高失业率,意味着,目前支撑社保缴费的主要是25岁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的中青年人群,新毕业的这部分青年社保缴费力量增加困难。
第二,最大退休潮持续
2023年年满60周岁退休的人可能要比2023年之前更多,因为这部分人的出生时间是在1963年,这一年开始,我国进入了长达十几年的婴儿潮,平均每年的新生儿人口增量达到2000万以上,也就是说2023年起之后的十几年,每年退休人员新增数量将越来越多,且这部分人次年开始还要参加养老金调整工作,养老基金发放压力将倍增。
第三,经济和收入上涨未恢复
经济恢复,人民收入上涨,才有能力保证工资发放和上涨,社保费的缴纳,但从2023年上半年来看,GDP提高了5.5%,疫情前2019年上涨水平为6.1%;从收入上,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6.5%,而2019年同期为8.8%。
收入和经济恢复还未达到疫情之前,很难单独为退休人员在现有调整水平上再多增加收入。
第四,延迟退休还未出台实施
面对经济恢复情况不及预期,失业率高,社保缴费收入提高难等的劣势下,退休人员数量还要不断增加,延迟退休可能是缓解集中性难题的强心剂,但直到当前,延迟退休还是难以正式出台实施,要保证养老金细水长流的给退休人员发放,涨幅收窄可能是势在必行。
第五,个人养老金制度要推进
现在养老金支柱除了基本养老金、年金外,还在加速推进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但声量、实际缴费规模却远不如基本养老金,要降低基本养老金压力,推进更多人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还愿意多负担一份个人养老金缴费,那么提高年轻人双向参保的力度可能是之后更多地区的措施,在基本养老金增长水平不及大家预期后,为了保证晚年生活水平,可能更多人会开始选择参加个人养老金。
往期文章:2023年,养老金调整和重算补发后,对退休人员的医保有哪些影响?
往期文章:2023年,养老金调整和重算补发后,对退休人员的医保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