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荒下,博世投资10亿欧元的工厂提前投产了
全球芯片荒,博世有应对。
北京时间6月7日晚,博世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半导体工厂正式投入使用,比预期的提前。这座工厂投资约10亿欧元,是博世集团135年历史上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全数字化、高互联化的德累斯顿晶圆厂投入运营后,将主要生产车用芯片。
名为“德累斯顿晶圆工厂”的这家新工厂,其实是芯片工厂,也是目前全球技术最先进的芯片工厂之一,甚至最大的车用芯片工厂之一。总占地面积约为14个足球场,目前总共有250名员工,规划容纳700名员工就。据“穹眼财经”了解,博世从外部供应商处采购晶圆,在此基础上生产出 300 毫米的硅基片(晶圆),结构宽度(节点)最高可达 65 纳米(1 纳米等于百万分之一毫米)。
博世CEO Volkmar Denner表示,7月,第一批电动工具的芯片将会从这里产出;9月将会生产出车用芯片。当问及”是否售后第三方?是否有助于缓解全球车用芯片荒“时,Volkmar Denner表示,主要用于满足博世自身需要。博世是全球汽车一级供应商,有不少来自于整车企业的汽车电子订单。芯片荒也影响了博世的供应节奏。
博世在芯片领域投资庞大。加上此前投产的芯片工厂——罗伊特林根晶圆厂,博世在芯片工厂上累计投资高达25亿欧元。此外,博世还投资了 数十亿欧元用于开发微电子技术。
鉴于芯片荒下不少半导体巨头投资扩大芯片产能,外界担心未来是否会出现芯片供大于求的局面。博世高层表示,“不会。全球半导体行业仍在高速增长中,且汽车半导体需求旺盛。“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 WSTS统计,2020 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为 4400 亿美元(合 3850 亿欧元),较 2019 年增长了 7%左右。预计到2021 年,半导体市场预计将增长 11%左右,达 4880 亿美元(合 4270 亿欧元)。
据悉,因政策、供应链、投资回报等多种因素,博世并不会在德国以外再建芯片工厂。首先,10亿欧元的巨额投资中,不少来自于德国政府及欧盟的扶持资金。其中,德国联邦政府基于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IPCEI)提供了1.4亿欧元。上个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出席研究组织视频会议时明确指出,如果像欧盟这么大的区域无法自己生产微型芯片,她会感到“非常不适”。深受芯片荒影响的欧盟,提出了要在二十年代末实现本土芯片生产占全球总价值20%的目标。此外,这座新工厂的所在地德累斯顿是德国萨克森州的首府,后者是欧洲半导体的重要基地。Volkmar Denner表示,欧洲所生产的半导体有三分之一来自萨克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