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产险换帅!龙泉任党委书记,搭班史良洵开启发展新阶段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8:29:01 浏览量:0

点击图片购买《保险新时代2022》

继9月27日宣告陈心颖离职,郭晓涛出任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孙建平出任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后,9月28日中国平安再爆重磅人事变动:

任命汽车之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龙泉出任平安产险党委委员、书记,在经过公司董事会同意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后,龙泉将接班孙建平出任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

值得注意的是,孙建平服务中国平安35年,主政平安产险也接近13年,已超退休年龄,为顺利交班,2022就已经开始进行铺垫,先是任命史良洵升任总经理,如今,又任命龙泉为党委书记。这意味着,平安产险即将正式告别孙建平时代。

01

20多年老将又任新职,龙泉执掌平安产险

公开资料显示,龙泉,出生于1970年,有着20多年的财险从业经验,此前职位为汽车之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其履历显示,1998年加入平安后至2015年,龙泉先后历任平安产险各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还曾任平安产险公司总部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龙泉曾于2013年出任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一举扭转了北京分公司连续两年增速低于市场、份额下降且经营亏损的不利局面。2014年,北京分公司保费突破 70亿元,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增量均在北京财险市场名列第一,综合成本率低于行业6.5个百分点。

2015年10月,龙泉调任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的陆金所,出任总经理助理职务兼保险事业部负责人。据介绍,龙泉在任陆金所期间通过互联网思维打造核心保险业务,助力陆金所经营发展。

2017年2月,龙泉离开平安,加盟蚂蚁集团,出任蚂蚁金服资深总监。同年6月,龙泉获批担任国泰产险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在他的带领下,国泰产险实现了保费规模的突飞猛进。

据国泰产险2017年报,国泰产险全年保费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一倍,2018年上半年,国泰产险的保费收入便达到13.58亿元,同比增幅190%,超过2017年整年水平。

2018年9月,仅仅在国泰产险任职一年多,龙泉便回归平安。平安早在2006年前后,针对离开的骨干推出“倦鸟归巢”计划,吸引离职高管回流。龙泉回归平安后,先是出任平安产险副总经理,2021年1月又接班退休的陆敏出任汽车之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龙泉主政汽车之家期间,也取得多项成就,先是推动汽车之家于2021年3月在港交所成功二次上市;其后,又于同年9月推出“生态化”战略,宣布全面融入平安车生态,全方位服务C端消费者、B端主机厂和汽车生态各类参与者,打造“人无我有”的全网唯一车生态全链路平台。

在2023年的“818汽车主题晚会”现场,龙泉还表示,汽车之家正在响应国家号召,把“让新能源车有效下沉”设定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将通过一辆辆“全息舱大篷车”,帮助新能源汽车品牌顺利推进新能源下乡,同时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根据汽车之家9月27日公布2023年中期报告,前6个月汽车之家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净收入总额为33.67亿元,同比增长5.09%;净利润9.09亿元,同比增长26.25%。

02

服务中国平安35年,元老孙建平或正式作别平安产险

孙建平作为中国平安的创业元老之一,在1988年即加入公司,迄今已有35年,近13年,更是一直在主政平安产险。2021年底,其已经达到退休年龄,但为顺利交班,中国平安显然是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2022年6月,身兼数职的孙建平先是卸任总经理一职,同时提拔原副总经理史良洵升任总经理;

如今,又任命龙泉为党委书记,董事长候选人。

但很明显,孙建平仍不能立即退休,中国平安依然对其委以重任,其最新的职位是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

公开资料显示,孙建平出生于1961年11月,获得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1988年,孙建平从上海沪东造船厂来到深圳,在中国平安创立之初便进入公司,从一名保险销售人员做起,历经多个岗位历练,从产险分公司负责人,到产险总部部门负责人,后来升任平安产险常务副总经理,与时任董事长兼CEO任汇川搭档主持平安产险工作。

2010年12月,孙建平接替任汇川正式出任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

在这过程中,孙建平亲身参与了从“销售驱动”到“服务驱动”,到“科技驱动”,再到“需求驱动”的持续演变,成功推动平安产险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最终超越太保产险,成为中国第二大产险公司。

尤其是2017年,平安集团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平安产险依托“平台+数据+科技”,创新业务模式,积极提产增效。

孙建平也因此奠定了其在平安产险的地位,从2011年开始至今,10余年时间,其一直是平安产险的灵魂人物。

在2022年中国平安举行的34周年司庆云表彰大会上,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为孙建平颁发了一级平安勋章(平安最高荣誉),理由是“他任产险一把手10余年来,不仅带领产险实现业务持续增长和优质经营,还从传统金融向互联网生态转型,打造“平安好车主”用户超1.5亿,同时培养并输出执委10余人,为公司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在颁奖仪式的发言中,孙建平表示,平安产险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坚持“价值最大化是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在孙建平主政平安产险将近13年的时间里,其不但确保了平安产险的市场地位与战略升级,还向集团输送了大量的高级干部,例如现任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杨峥,平安健康险董事长朱友刚等都是其部下。

03

后疫情时代财险企业承压前行,平安产险如何再破局成最大看点

多年来稳扎稳打,在经济疲软、受疫情波动影响的2023上半年,平安产险仍然表现不凡。8月,中国平安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总公司收入约5461.34亿元,同比增长7.93%,归母净利润约698.41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平安产险保险服务收入1558.99亿元,同比增长7.8%,整体承保综合成本率98.0%,具体来看,其车险业务承保综合成本率97.1%。

实际上,2022年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为100.3%,同比上升了2.3%。而今年上半年,平安产险通过强化业务管理与风险筛选,将整体承保综合成本率保持在了98.0%的健康水平上。

不过即便平安产险营收稳健增长多年,新任党委书记龙泉也不得不面对近年财险行业整体承压的现实。

2023年上半年,我国财产保险行业保费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中再产险的研究数据指出,财险行业10%以内的增速或成为行业新常态。

9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数据显示,2023年前8月,财产险原保费收入9267亿元,同比增长8.08%,然而同期赔付支出5670亿元,同比增速却高达17.63%。

一方面,受累于汽车销量放缓等因素,车险已经难有大的突破。同业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车险保费收入4249亿元,同比增速仅在5.5%左右,远低于行业整体约9%的同比增速。此外,由于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人们驾车出行量显著增加,车险赔付增长较快,上半年承保利润86亿元,同比去年的128亿元,下滑幅度接近33%。

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多加重灾害损失,实际赔付与潜在风险上升,非车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整体仍然较高。同业交流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最大的三种非车险中,健康险、责任保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承保亏损,其中健康险综合成本率略微超过100%,责任保险综合成本率更超过了102%,财险公司全年的承保效益将承受一定压力。

< END >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