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魔芋潜力股
提示:本文选自《FBIF2024-2025食品饮料创新报告》,快速拉到底部扫码联络可获取(如果您是FBIF参会嘉宾,请直接联系对接的FBIF工作人员获取)。
内容来源:2024年6月25日,西大魔芋副总经理靖军于FBIF2024零食与烘焙创新分论坛,进行了题为“‘挖掘’魔芋潜力股”的演讲。
消费者对健康、口味和口感的极致追求,让蛰伏3000年的魔芋终于被“挖掘”出了更多潜力。这个本身无色无味的小“透明”,已然成为零食市场最亮眼的存在。除了果冻、魔芋爽、素毛肚之外,魔芋在食品界还能有什么“新玩法”?让我们从魔芋的研发与应用着手,探索魔芋在未来的无限可能!
分享嘉宾
靖军,副总经理,西大魔芋
靖军,副总经理,西大魔芋
一、开场
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在FBIF和大家见面,和大家继续聊聊魔芋。今天下午论坛让我觉得非常惊讶,魔芋这个物种虽然说存在的时间非常长,中国人食用魔芋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最近几年风靡全国甚至海外的国家,特别是下午李剑总先介绍了盐津铺子魔芋零食,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
西大魔芋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因为我们长期在“幕后”工作。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西大主要指的是西南大学,西南大学从1979年开始研究魔芋的物种,可以说是中国魔芋现代化产业研究的一个起源地或者摇篮。
二、背景介绍
(一)魔芋与西南大学的“前世今生”
这个地方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个小小的故事,刚才李总讲了很多关于魔芋零食一线的干货,我讲讲背景和魔芋的“前世今生”。
魔芋这个物种存在多年,但早期中国人食用魔芋主要是为了饱腹,因为魔芋有很高的膨胀性。要将魔芋晒干、磨成精粉,再制成各种食品。魔芋精粉的第一个特性就是膨胀性。最初,老人们将魔芋制成魔芋豆腐等食材,用来下饭和充饥。然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经济条件还不太好,特别是西南地区,人们并未意识到魔芋的营养价值及其对健康的益处。
直到70年代,西南大学的蔬菜学专家刘教授,他是旅美的蔬菜学专家,回国后在日常观察中发现,许多日本食品商人来到中国西南地区大量收购一种叫“金禾玉角”的东西,实际上就是魔芋干片。当时,这些干片用土炕烘干,质量远不如现在,但是很多日本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跑到中国来收购金禾玉角,这引起了刘教授的注意:为什么我们根本就不待见的物种,日本人会千里迢迢地跑到中国来大量收购?刘教授因此开始研究魔芋,发现魔芋的核心营养成分是葡甘露聚糖,这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独特的特性,并在食品开发中有广泛用途。
(二)发展历程
接着回到西大魔芋。西南大学从1979年刘教授的带领之下就开始钻研魔芋,并且成立了魔芋研究中心。到了1995年,西南大学的魔芋研究中心被中国的农业部授牌,是目前迄今为止中国农业部授牌唯一一个部级的魔芋研究机构。
2012年,在时任全国魔芋协会会长张教授的带领下,成立了西大魔芋公司。2018年,公司经历了一些大健康资本的混改,进入市场化和品牌化运作阶段。2023年,西大魔芋获得了A轮融资。2024年,西大魔芋从魔芋各种食品的开发到市场化运作,开始从中国走向世界。
图片来源:西大魔芋分享资料
(三)企业荣誉
西大魔芋迄今获得了许多荣誉,目前是中国魔芋协会的会长单位,也是国家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西大魔芋在魔芋领域获得了自然科学奖及农业相关荣誉资质。
三、发展战略:立足重庆,放眼全球
西大魔芋的发展战略涵盖三个主要板块:
图片来源:西大魔芋分享资料
(一)育种基地
首先,西大魔芋从源头夯实基础。在西南大学设有专门的魔芋种质资源库,这也是我们的育种基地。这个基因库储存了中国85%、全球60%以上的魔芋基因。通过掌握这些基因信息,我们可以研究哪种品种的魔芋精粉在黏度、品质和细腻程度上适合制作不同的食品或产品。从战略角度来看,掌握源头的种质资源可以抵御外来干扰。
这种物种特有于中国,拥有核心基因科技的物种控制力。随着魔芋食品在全球风靡,北美、欧洲和澳洲等地逐渐意识到魔芋的营养价值及其对健康的益处。未来,这样的食品必然会走向全球,而中国能够确保优质的种源。
(二)原料基地
在优质种源和基因的基础上,西大魔芋还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基地。我们在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四省八县建立了接近6000亩的魔芋种植基地。种植基地分为两个部分:
1、种育基地
在基因库中培育出的种质在育种基地中培育成魔芋种子,这些种子供应给大西南地区的专业合作社或农业公司,他们可以直接获取优质的种子进行播种。
2、商品魔芋基地
用于生产魔芋精粉。通过粗加工厂将鲜魔芋加工成魔芋精粉,这些精粉有上百种不同等级,适用于制作不同的食品和产品。
(三)大健康产业
西大魔芋还拥有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以及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基地,这属于大健康产业的板块。原料进入该板块后,会被研发成不同的产品,研发成果交由生产部门进行生产,然后通过我们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四、产业闭环
西大魔芋的发展战略从四个主要部分形成产业闭环:良种繁育、原料供应、产品研发以及品牌化市场运作。
图片来源:西大魔芋分享资料
(一)良种繁育
西大魔芋的种质资源库是魔芋的基因库,储存了上百种不同的魔芋品种。这个基因库可以模拟不同的气候、湿度和温度环境。例如,金沙白魔芋适合的生长环境及其最佳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都能在此模拟出来。金沙白魔芋适用于制作高端食品和食材,其产量较低,但葡甘露聚糖含量高,制成的精粉黏度高、食品品质好。通过科学研究,可以确定这种魔芋的最佳种植区域和品质保证。
(二)原料供应
第二部分,西大魔芋为农业端提供优质原料。西大魔芋通过类似试管婴儿的方式,将魔芋培养成主培苗,然后直接供应给需要魔芋原料的工厂或合作社。这些主培苗已经100%出苗,可以直接播种。
图片来源:西大魔芋分享资料
西大魔芋在四川有白魔芋和珠芽魔芋的培育基地。白魔芋适合制作健康保健相关食品,如魔芋丝和魔芋制品。珠芽魔芋产量高、价格低,适用于零食和烘焙类产品,如魔芋饼干和代餐饼干,有助于控制成本。
云南是中国魔芋种植的大省,西大魔芋在云南有四个基地,种植白魔芋和珠芽魔芋。重庆的巫山和无锡地区则种植花魔芋,这种魔芋适用于制作大众化食品。
(三)制品研发
西大魔芋通过不同魔芋产出不同等级和性质的精粉,将其开发成三大类产品:
1、健康类代餐食品:如魔芋粉和魔芋面。
2、日化产品:魔芋的保湿性和保水性使其适用于面膜和洁面产品。
3、医疗保健产品:魔芋的葡甘露聚糖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具有凝胶状的特性。
(四)品牌化运作
西大魔芋通过传承和创新打造品牌。起源于西南大学,通过几代师生的努力和传承,打造高校品牌的情怀。产品研发覆盖全产业领域,通过全媒体营销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后面会讲些细节。
(五)销售通路
销售通路包括线上和线下结合。线上部分包括传统电商和兴趣电商,西大魔芋在天猫和京东等平台已经建立了品牌,特别是在天猫和抖音的魔芋代餐领域表现突出。权益电商,如爱奇艺和中国电信等会员福利销售,也在拓展中。西大魔芋还拥有自己的私域平台,进行销售拓展。
图片来源:西大魔芋分享资料
线下主要是以商超还有便利店为主,这些是部分西大魔芋的合作商超系统和连锁便利CVS的品牌,通过不同区域的经销商覆盖到每个区域大区的销售系统。
(六)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方面,西大魔芋通过官方媒体和社交媒体整合宣传。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卫视,从传统报媒到网络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通过新闻故事、纪录片和PR软文等形式,改变消费者对魔芋的传统认知。
图片来源:西大魔芋分享资料
在网红和社媒推广方面,西大魔芋与东方甄选、李佳琦等带货达人有长期合作,进行宣传和销量提升。这种线上推广也整合到线下宣传中,例如在线下渠道中标注“李佳琦同款”、“东方甄选同款”等。
五、产业介绍
介绍了西大魔芋的一些背景和运营策略后,大家看下西大魔芋部分的产品。今天的PPT里只放了一些现在在上海区域的一些产品,但我可以口头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产品研发
西大魔芋不仅仅生产零食和代餐方便食品,其核心成分是KGM葡甘露聚糖,一种多元化可改造的水溶膳食纤维。
图片来源:西大魔芋分享资料
西大魔芋第一代产品是魔芋颗粒固体饮料,通过精粉二次提纯和酒洗等工艺,便于直接冲调。此产品可以高效补充每日所需的膳食纤维。据统计,国人平均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仅为18克,低于推荐的30克标准。魔芋粉含有90%的膳食纤维,能有效提升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改善健康问题如三高和肥胖。魔芋含有纯的膳食纤维,每天吃饭前冲一杯,或者是把魔芋的膳食纤维粉加到传统的米饭里就会很好地提高每一餐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二)研发团队
西大魔芋的研发团队分为农业开发和食品研发两个板块。张教授和蒋秘书长负责魔芋基因组培和物种繁育,确保优质种源和原料供应。食品研发团队包括西南大学食品学院的副院长李教授、刘教授、陈博士,以及重庆西南医院和新桥医院的营养科主任,他们负责魔芋食品的多样化研究,并已获得多项专利技术。
(三)食品研究中心
西大魔芋把添加魔芋定义为两种产品,一种是“魔芋+”,即主原料是魔芋,只在上面加一点其他的成分,例如刚才盐津铺子的魔芋爽,里面加点佐料、淀粉就变成一个小零食。
另外是“+魔芋”,例如品牌本身有自己成熟的产品,但是想在饮料上附加高膳食纤维的卖点和特点,就可以加入水溶的膳食纤维的原料。
(四)产品体系
图片来源:西大魔芋分享资料
1、主食系列
首先,西大魔芋的新主食系列包括魔芋包子、馒头、饼干和面包等,是“+魔芋”的概念。在传统食品中加入不同等级和黏度的魔芋粉,增加膳食纤维含量,减少糖分和碳水摄入。
以魔芋馒头为例,牛奶馒头里面加入了魔芋粉后,膳食纤维更高,口感更加细腻,而且没有加水,用纯牛奶和面。吃起来也吃不到魔芋粉传统的颗粒感,很丝滑。也可以在荞麦面皮的包子和饺子皮里加入魔芋粉。
也可以在馅儿里加入魔芋,比如把魔芋丝做成魔芋小珍珠,例如在上海地区经常吃到粉丝的包子。魔芋在面点里既可以加入到皮里,也可以作用在馅儿里,这是根据不同的产品开发设计的一些方案,可以自己来调整。
2、健康轻食
酸辣粉是大家平时爱吃的小零食,传统的酸辣粉是用红薯粉做的,碳水比较多,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又想吃着有味道,但是又不想摄入那么多的碳水,用魔芋粉丝代替红薯粉丝制作酸辣粉,就可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其他产品如凉皮和面条也可以用魔芋制作。
魔芋馒头和饺子在电商直播间广受欢迎,例如在传统牛奶馒头中加入魔芋粉,使膳食纤维更高,口感细腻。荞麦面皮包子和饺子也可在皮或馅中加入魔芋粉。
图片来源:西大魔芋分享资料
3、辣味休食系列
此系列包括魔芋轻零食,如魔芋爽、虾仁等。西大魔芋还研发了魔芋凝胶制成的鲍鱼、海参和毛肚等,味道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川味、麻辣味甚至西餐口味皆可实现。
六、总结
我今天从一些不同的角度和大家讲了下魔芋的背景,和魔芋作为食材、作为原料的用途,分享的一些例子是西大魔芋做的打版,也欢迎在场的食品行业的前辈和朋友们一起来交流,现在大家有问题可以一起来沟通。
七、现场问答
提问:首先,我知道您提到西大魔芋有西南大学强力的科技支持,科技力量能将一个极其普通的产品发展出无限的可能。我个人对魔芋接触比较少,但我特别喜欢番薯和土豆。我很好奇,科技的力量有没有可能也把它们推向另一个高峰或者创造一个大市场?
靖军:我认为它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引用陈教授的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们刚才提到的红薯、土豆等都是传统的饱腹食材,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提供人体能量。人体需要的七大营养元素中,前面六种都是在为人体做加法,但大家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这种加法已经做了很多。
然而,魔芋和膳食纤维作为第七大营养元素,恰恰是在做减法。比如说,人体每日碳水摄入量有一定限度,具体数值虽然我不清楚,但肯定有营养科学依据。如果每天吃面条、红薯或番薯过多,就可以同步吃一些魔芋。魔芋凝胶会减少人体对碳水的吸收。假如每天吃50克淀粉,再吃一些魔芋后,人体可能只能吸收40克或35克淀粉。此外,膳食纤维也是人体肠道菌落益生菌的粮食,吃魔芋可以达到更好的营养平衡。因此,魔芋可以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就像每天要吃蔬菜水果一样,人体每天也需要一些魔芋来平衡营养。
80万字,126篇内容,《2024-2025 FBIF食品饮料创新报告》来了!
扫码联络下载!
本文为FBIF食品饮料创新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