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涨涨!酱油、鸡精、食盐……一批调味巨头涨价!
来源丨新调味(ID:htlytwyx)
文丨伊娃编辑丨红豆 编审丨巴玖
近日,一份落款为广东美味鲜营销有限公司的终端调价通知书在网络流传,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酱油二哥”此番提价,是在下什么棋?调味品行业能否迎来新一轮“涨价潮”呢?
酱油和鸡精涨价
根据美味鲜公司的终端调价通知书, 由于当前主要原材料、运输、生产成本持续上涨,为匹配市场的消费趋势,提升终端环节的销售利益,公司将在9月19日零点对部分产品的供货价和零售价进行调整,涉及产品包括厨邦酱油、厨邦鸡精等。
厨邦是中炬高新子公司美味鲜的旗下品牌。一位厨邦经销商表示,此次价格调整涉及的产品,“都是主力产品,涨价幅度在30%左右。”分类型来看,既包括餐饮的大规格包装,也包括家庭的小包装,不过主要还是 以餐饮包装为主。
2024上半年,中炬高新实现营收26.1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5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调味品营收25.56亿元,占据总营收比重97.64%; 酱油营收15.57亿元,在A股市场“酱油F4”中仅次于海天味业,名列第二。公告显示,根据战略规划,中炬高新将持续聚焦调味品主业发展,逐步剥离非主营业务。
据悉,厨邦上一次产品涨价还是在2021年,当时对旗下部分餐饮大包装产品调整供货价格,提价幅度在1-5%不等,其中酱油产品提价幅度主要在1-3%,鸡精、鸡粉提价幅度主要在2-3%。
多家盐企宣布食盐涨价
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多家盐企也相继宣布食盐产品涨价。
中盐长江盐化有限公司8月24日发布的产品调价函显示,因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结合公司当前的生产成本及市场形势变动情况,自2024年8月26日起,公司所有产品在现有合作价格基础上均上调20元/吨。
湖北蓝天盐化有限公司发布的关于调整产品价格的函显示,根据当前的生产及市场行情,自2024年7月20日起,所有盐产品在原价格基础上均上调30元/吨。
湖北久大品种盐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关于调整产品价格的函显示,拟自2024年7月21日起,公司销售的各类盐产品出厂含税价格均上调30元/吨。
四川省天渠盐化有限公司发布的调价函显示,拟自2024年6月21日起,公司销售的大袋盐系列:未加碘食用盐、精制工业盐、饲料添加剂、肠衣盐,重庆区域终端送到价480元/吨,四川区域终端送到价450元/吨,加碘盐在此基础上顺加30元/吨。
河南平煤神马天泰盐业有限公司,自2024年8月26日起,公司所有食盐产品出厂价上调20元/吨。
此外, 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顺城盐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雨诺盐化工有限公司、山东省鲁盐集团有限公司营销公司等盐企也纷纷发布了涨价通知。综合来看,此次食盐涨价幅度在10元/吨-50元/吨不等。
甜味剂三氯蔗糖涨价
作为一种新型非营养性甜味剂,三氯蔗糖广泛应用于调味品领域,包括酱油、醋、调味酱、酱腌菜、复合调味料等。近日,网上流传一张 金禾实业的落款日期为9月11日的调价函,即日起三氯蔗糖价格调整为25公斤大包装200元/公斤,10公斤小包装202元/公斤。而在8月末,金禾实业才上调过三氯蔗糖的价格。
金禾实业在互动平台表示,三氯蔗糖价格受供需关系、生产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自2023年以来,三氯蔗糖价格持续下跌,恶性的价格竞争不仅导致企业利润下滑,同时带来破坏产业链稳定、损害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风险。
公司积极协调采取更为长远的策略,强化行业自律,破解“内卷式”恶性竞争。 近期各种因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因此公司主动对价格进行了调整,并表明维护行业竞争应通过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持续为客户提供稳定高效优质的产品供应,后续同行相关企业随即跟进价格调整,共同维护行业格局。
小结
整体来看,此番多家调味品企业对产品进行提价, 还是受到生产成本上涨的影响。例如食盐,既是调味品,又是酱油、蚝油、调味酱、复合调味料等其他多种调味品的生产原料。食盐、甜味剂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加剧调味品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迫使部分调味品企业不得不作出涨价的决定。
调味品行业上一轮涨价潮,还是在2021年。当时,同样是迫于成本压力,海天、李锦记、厨邦、恒顺、天味、加加、莲花、安琪等调味品巨头纷纷涨价。如今时隔3年,调味品行业是否将迎来新一轮涨价潮呢?
对此,新调味采访了多位行业人士,其观点主要分为两派:
其中一派,是看好调味品企业涨价。2024年,调味品企业普遍面临增长压力,即使是上市企业,营收同比增长的也只有半数,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也仅有半数。在生产成本高昂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涨价,调味品厂商才能获取利润,从而维持整个行业的良性增长。
而另一派,则认为调味品企业集体涨价的好时机尚未到来。产品涨价,最终还是要靠消费者来买单。而当前终端消费仍旧疲软,消费者看重质价比,尤其喜欢物美价廉,调味品企业贸然涨价的结果,很可能会将消费者推向竞争对手那边。至于厨邦此番涨价,更大程度上是在餐饮端“试水”。尤其是海天、李锦记、恒顺等其他巨头都尚未提价,尚不足以引领整个行业的涨价潮。
对此,你怎么看呢?调味品行业下一轮“涨价潮”将在什么时候来临呢?欢迎文末留言评论~
本文系【新调味】原创内容
【转载须知】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新调味】原创
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因微信推送规则改版未被“星标”就无法展示完整封面
若您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为我们点亮代表支持的“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