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集团,为何要急于以54.91亿元全面清退成都太古里股权?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6 02:32:40 浏览量:0

在吃下红星地产70%股权后,遭遇严重反噬,撑破了远洋集团的胃,也导致其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作者 | 罗乾波

出品 | 睿诚研究院

2022年12月15日,远洋集团控股联合远洋服务披露交易公告,拟以总金额为54.91亿元出售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的50%权益予太古地产。

公告内容显示,太古地产集团拥有目标集团的50%权益。目标集团拥有及营运成都远洋太古里,其为一个以零售为主导的综合发展项目,并正就进驻该项目的奢侈品牌组合进行策略性升级,并持续巩固其作为成都及中国内地西部地区高端购物及休闲地标的地位。整体交易将为太古地产集团提供收购成都远洋太古里剩余权益的机会。

同时睿诚研究院注意到,此前于7月便有消息传出,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拟抵押所持的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50%股权部分,向远洋大股东中国人寿保险筹资约40亿元。这笔抵押周期预计3年,期间远洋所持50%股权的分红将交给债权人。回购条款包括3年后赎回,以及如果远洋无法赎回,拥有项目另外50%股权的太古地产将拥有优先收购权。

7月份的故事,可参考我们以前的文章——《40亿转手成都太古里50%股权,远洋集团要抛弃师门吗?》,也可作为远洋转让太古里股权的另一个角度的有效支撑,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

简析:

上述事实,在市场下行的大压力下,已充分可以看出远洋集团的困窘,原来把50%的股权抵押给大股东中国人寿的做法,几个月后又出现了新的变故,本次作价54.91亿元转让给太古地产,让成都太古里仿佛又完整回到了其母体,现金奶牛式的成都太古里也将从“远洋太古里”,变化为纯粹的“太古里”。

今年3月2日,据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发布了 2021 成都主要商业综合体及购物中心业绩排行榜数据显示,成都 IFS 以 100 亿元排名第一,位列二和三位的分别是成都远洋太古里、成都万象城,业绩分别为 95 亿元和 55 亿元。

成都太古里,现金奶牛实至名归。

睿诚研究院认为,远洋集团售卖成都太古里股权,既是时局不利的压力,也是借优质商业快速变现来有效自救的需要。

同时,也可以看出一些远洋与太古地产之间的摩擦,不然也不会一而再来抵押和转让太古里这一项目的股权;因为,远洋集团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至暗时刻,而且成都太古里的收益和利润指标一直处于国内商业的前列,所以,远洋集团铁了心“要把成都太古里股权扫地出门”,难道不能说明一些问题吗?

远洋困局因何而来?

据睿诚研究院独家观察,有央企身份的远洋集团,以前的日子非常潇洒,为何有央企身份加持且又擅长玩资本的远洋也快速破了金身,令业内唏嘘不已。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要“归功于”去年对红星美凯龙旗下的红星地产股权的成功收购。其历程主要如下:

2021年3月28日,红星地产宣布与远洋集团旗下远洋资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远洋资本以10.3亿元获得红星地产 18% 的股权;

2021年7 月 18 日,远洋集团进一步公布,远洋集团、远洋资本与红星控股正式签署协议,以人民币 40 亿元获取红星地产 70% 股权。三方将有效持有红星企发 35%、35%、30% 的股权,共同推进旗下红星地产的后续开发与经营。

与此同时,远洋集团及旗下资产管理平台远洋资本各占 50% 的股份,成立合资公司天津远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投资目标公司红星企发。

整体来看,远洋对红星地产的股权收购,是一个十分成功的资本案例,在红星地产及其母体红星美凯龙难以为继的时刻,做到了以小博大的胜利。

然而,红星地产资产包中含有许多商业性物业,比如很多项目曾经拿地时,是打着“爱琴海购物中心”的名义去勾的地,比如长沙雨花区的红星天铂项目中就要求建设自持20余万方的大型商业等,在目前商业运营压力巨大的行情中,也成为压瘫远洋的稻草之一。

同时,在收购红星地产后,远洋一举成为红星地产的控股股东,可是曾经的多个原红星地产的项目公司,作为融资主体的信托债务出现逾期或违约,远洋集团或作为担保人或签下了《流动性支持承诺函》等,在百强房企一片雷声中,也变成了拖累远洋的另一根稻草。

譬如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期,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市第一人民法院起诉远洋控股集团(中国)有限公司、重庆远洋红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案由是“债务转移合同纠纷”(案号:2022沪01民初168号),这件案子将在2023年1月3日迎来开庭。

11月份,远洋集团旗下湖南长沙红星天铂项目的融资计划“兴业信托致地W033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出现了兑付逾期,有投资人收到信托发布的信息披露公告,目前已召开受益人大会。

2021年,交银国际信托募集资金6.1亿元,向扬州星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债权投资,该项目同样是从红星地产中收购而来。作为增信措施之一,远洋集团同样向信托公司出具了《流动性支持承诺函》,承诺为扬州星龙对该信托计划的还本付息提供流动性支持。

今年9月,扬州星龙未能按期足额支付利息,信托方面宣布债务提前到期。但截至目前,该信托融资已逾期,扬州星龙仍未偿还本息,远洋集团也没有按约定履行其流动性支持义务。

其他,远洋集团自9月6日被穆迪以未来12-18个月内营业绩将恶化为由下调评级至负面后,间隔不到十日,又被惠誉下调信誉评级。等等

简析:

如上,远洋看似吃下来了红星地产的大蛋糕,目前来观察,而在市场普遍低迷的大环境中,遭受了巨大的反噬,让自己深处债务和现金流的泥潭,成为了国内第一个破防的央企,甚至沦落为要将成都太古里股权转让出清的境地,令业内大跌眼镜。

虽然,近期国家为大力刺激房地产的发展,各大银行纷纷择优向部分底子比较好的房企授信输血,然而在第一轮2万亿企业名单中不见远洋的身影。

不过,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新增的授信额度上,近日,远洋集团也搭上工商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列车,为自己挣回了一点面子。

12月15日,远洋集团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拟向远洋集团提供500亿元的综合授信支持;12月16日,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邮储银行将向远洋集团及其控股的企业提供不超过人民币180亿元意向性授信额度,用于支持远洋集团的融资需求。

但,在地产市场大势未能有效回暖的阶段内,远洋集团需要多久才能有效上岸?尚不好说,有待继续观察。

毕竟,红星地产项目包中那么多的商业和融资担保等,已经撑破了远洋集团的胃,导致其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西药缺金”,销售端和资金端,成色不足;

“中药缺木”,不景气和无信心,大势不振。

没有木元素的生发与条达;也不会有金元素的清净与收敛。

2022年12月15日,对远洋来说,是一个特殊且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吧——一边卖项目股权、一边拿银行授信,一边断臂求生、一边融资化债。

不知道,远洋集团会不会把“2022年12月15日”,写进公司发展的大事记里?

百强房企发展史上,独此一份。

一言以蔽之,远洋集团彻底退出成都太古里项目,睿诚研究院认为,仅为该公司当下窘境之表,在红星地产股权反噬下,导致运营失策和现金流严重匮乏,可能是触发其困窘主要原因之一。

你怎么看?

本文为「睿诚研究院」(ID:hnrcyjy)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