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海航破产:经营需要哲学,也需要科学
图片来源:海航集团官网
曾经,海航是国内航空公司中的一个传奇,也是中国商界的一个传奇。
首先,它是一个航空巨头,中国第四大航天集团,旗下参控股航空公司14家,商用机队规模近700架。
其次,它是一个多元化巨头,曾一度位列世界500强,中国民企500强第二,涉及实业、物流、旅游、科技、地产等多个领域。而2019年8月,《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海航集团以6182.93亿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二。可以说,这样级别的一个巨头企业,发生这样的事情,很难不让人惊讶。
01
海航破产输给了它——以佛治企?
提到海航,不得不提到创始人陈峰。海航破产,陈峰伤心。这不用核实。作为海航的创始人及核心人物,陈峰与海航,似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陈峰打造了海航,还是海航成就了陈峰,谁也说不清楚。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陈峰
图片来源:海航集团官网
陈峰是一个崇尚国学的人,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高调”信奉佛教的,首推陈峰。他早就试图用中国古老的道德文化管理海航。他给自己员工印刷了很多小册子,内容无外乎就是如何修身,怎样立德,很有点“增广贤文”的味道。
海航飞机座椅、毛毯的颜色,都类似于寺庙的红黄色调。陈峰本人也身体力行,在他位于海口海秀路的海航大厦的办公室里,窗帘下垂,常年不见阳光。他本人则穿着中式对襟大褂,圆口布鞋,俨然仙风道骨。他的会议室完全中式,而且正中有一尊木雕弥勒佛。在办公室的耳房里,是他每日凌晨打坐思考的地方。他有自己的打坐日记,八行笺,竖行,线装,用蝇头小楷写成,颇有功底,也颇为用心。
海航的总部大厦,取的是佛陀释迦牟尼佛盘腿而坐的造型;员工的胸牌都被高僧开过光,连机长工牌背面也有佛像;海航高管犯了错误,有时会被安排到寺院去“闭关”反省几个月。海航的干部和客人见面时不得握手,要单手施佛礼。每到夜深人静,陈峰便参禅入定,遁入空灵,他说自己是晚上出世,白天入世。
曾经有人归纳海航:长途变短途,天上变地下,副业变主业,老板变老道。尤其这最后一句,陈峰采取了一种宗教方式,管理者一个现代化的大型企业,这样做靠谱吗?
02
海航破产输给了它——做大雄心?
然而海航之败,更重要的却在于没有参透佛法,犯了佛教大忌。佛教倡导戒“贪嗔痴疑”。而海航就败在贪和痴上。
海航提出10年跻身世界500强前10名的“超超级X计划”,这并非不可能。早在2011年,海航曾制定“超级X计划”。到2016年收入达到6000亿,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这个目标奇迹般的完成了。
这是一种佛教中的执念——明白人都知道,所谓世界500强,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充其量不过是世界500大。海航庞大的资产中,60%左右是2015年7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购而来的,堪称惊心动魄。
雄心壮志追求做大,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同时,也会成为危险源。
如果说海航第一阶段的行业整合,围绕航空领域进行拓展,逐渐成为了一家全国性的航空巨头。这个阶段的海航还算理性,能够围绕主业发展下去,那么海航依然是全国人民的海航,依然是那个靠服务起家,连陈峰本人也上飞机亲自给顾客服务,从而在竞争激烈的航空领域中找到自己一席之地的海航。
但是,海航并没有认真沉淀,就疯狂进入到了第二阶段,疯狂买买买,激进扩张,种下“苦果”。2008年之后,海航以集团控股的形式(2000年组建海航集团,海南航空成为其子公司)大举进军实业、物流、旅游、科技等多个领域。
的确,这种疯狂买买买,让海航的世界500强排名大幅提高,从2015年的464位骤升到2017年的170位,短短2年时间提升了294位,按照这个速度似乎再过几年,海航就能进入世界500强前50位、甚至更高。
但是,这种过于激进的扩张,特别是短期内的激进扩张,已经给海航埋下了隐患。一方面,短期内收购这些企业,收购后能否“消化”庞大的并购企业是考验。另一方面,短期内激进的收购这些企业,会让企业的资金链陷入紧张状态。
2018年开始,海航从“买买买”的节奏转向了“卖卖卖”。但是,过去大规模收购埋下的“坑”太多了,海航走出困境需要一个长周期。过去三年里,海航一直在做“减法”,降风险,在调整走向向好的方向。
2020年疫情,再次给了海航重重一击。2020年,让人们深刻明白了所有合同里最后的“不可抗力”这个词,和它所造成的巨大影响。这次疫情对于调整中的海航而言,无异于压到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的,海航资不抵债,终于宣告破产。
03
经营需要哲学,也需要科学
经营需要哲学。哲学,就是理念,表现出来就是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风和骨。
南怀瑾老先生曾经说,儒表、道骨、佛心。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三家虽有别,但共同构成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但是海航的错在于,只有佛心。但是缺骨,就是道,道指的就是自然规律,因果律,成长律,春夏秋冬律。海航疯狂使用海南政府提供的资源,进行大规模并购,但是对于并购的企业缺乏管理能力,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违背了对资源的敬畏之心,遭到了道的惩罚。
没有骨头,佛心和儒表就无法链接,使命感就无法出来。 再进一步回归,海航要成为世界500强,终极的是什么? 是解决社会的难题,还是为了满足自身“ 贪”的私欲 ? 如果这一点不搞清楚,企业的使命感就出不来,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已,仅仅为了大而大 ,为了成为世界500强而成为世界500强。
有了儒表、道骨和佛心,企业就有了灵魂。接下来,企业的理念要进一步转化为战略。战略就是选择和集中,明确什么做,什么不做,如何发挥相乘效果。经营之圣之一稻盛和夫先生,一生赤手空拳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又在78岁高龄拯救了即将破产的日航,靠的固然有哲学,鼓舞人心;还靠的是科学的经营。因此,日航在本次疫情影响下依然能够存活下去。
请再倾听一下海航创始人陈峰的话:“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什么都可以干时,祸就埋下了。”
这句话是正确的。当我们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的时候,盲目的扩张和非关联多元化,盲目追求快,那么只能是疲于奔命,将自己的主业拖垮。
明确了企业的战略之后,还要转化到企业的业务流程标准、八大 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架构、岗位职责设计上,转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构筑上,转到企业的企业 文化的共通及人才培养上。 这样,才能复制出更多的有责任感有担当有能力的人材出来。企业的业务才不会走样。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企业而言,做久是目的,做强是手段,做大只是结果而已。 相信经过破产重整后的海航,在经历这么多风雨后,定能痛定思痛,重整自己的理念远景使命,找回自己的初心,在企业经营中注入科学,尊重自然规律,制定战略,采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海航会迎来新生,重新开始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