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人把公司低价卖给外资,留0.01%股份分红,今公司市值430亿
头条深一度2024第N种回顾方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品牌,无论是他们的品牌名称还是广告宣传都充满了中国元素,被大多数消费者认定为国产品牌,深受大众的喜爱,但真相却令人大跌眼镜,它们虽然披着中国皮,但早已是外国芯。
真情永不变,大宝天天见!大宝系列化妆品1985年诞生,而2008年被强生收购,成为美国品牌。
中华牙膏品牌在1954年创立,1994年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自此,中华牙膏便有了英国国籍。
类似的还有徐福记、银鹭八宝粥以及苏泊尔家用电器等,它们起初都是由中国企业生产,并一步步的打造成民族品牌,但在后期却又被易主成为外国品牌。
尤其是苏泊尔家用电器,中国炊具行业的领军企业,曾被视为业界的神话,作为中国老百姓家庭厨房习惯品牌,在成功上市后,却被品牌背后的浙江老板低价卖给了外资企业。
苏泊尔成立于1994年,公司全称为浙江苏泊尔有限公司,以炊具产品起家。
当年,炊具行业频频爆出压力锅安全事件,苏泊尔创立之初便抢占市场先机,在国家出台压力锅安全标准后率先执行,推出了国内第一口安全压力锅。
一句安全到家的广告词深入人心,让苏泊尔迅速打开了局面,成为国内压力锅市场的领头羊,那时候的苏泊尔几乎成为压力锅产品的代名词。
1995年苏泊尔牌压力锅被评为95全国畅销国产商金桥奖。
1997年苏泊尔铝合金压力锅在全行业中首家通过美国UL认证。
1998年至2000年间,苏泊尔先后组建浙江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浙江苏泊尔电器有限公司,跨入厨房小家电领域,并将浙江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股份公司成立后,与集团公司实现独立运作,全力筹备上市。
2002年苏泊尔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中国炊具行业第一个驰名商标。
2004年,苏泊尔集团主业——浙江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2005年苏泊尔杭州、武汉基地投入经营,并开始涉及厨房大家电领域,同年世界品牌大会将苏泊尔列为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认定苏泊尔的压力锅和不粘锅为中国名牌产品,国家质检总局授予苏泊尔不粘锅、电饭锅等产品质量免检证书。
当时的苏泊尔集团已经是中国家电企业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备受市场看好,可以说当时的苏泊尔正处在行业的巅峰,未来的发展将一片光明,可谁能想象接下来的发展,却令人匪夷所思,蒸蒸日上的苏泊尔集团竟被背后的浙江老板低价卖给了外资。
2006年8月,苏泊尔集团公告了与全球最大的小型家用电器和炊具生产商之一SEB集团签订的《战略投资框架协议》,按照协议,SEB分三步完成对苏泊尔的战略投资。
其中通过协议转让和定向增发方式获得6480.6万股苏泊尔股份,占其总股本的30%,为第一大股东。
SEB向苏泊尔社会公众股发出部分要约收购,要约价格为47元,收购目标数量是22.74%的股份,从而实现对苏泊尔的绝对控股。
上述一揽子协议顺利完成后,SEB持有苏泊尔61.00%。
消息一出,行业圈内外都炸开了锅,圈内同行纷纷表示这项收购将引起垄断,因此商务部还专门进行了反垄断调查。
2007年4月,苏泊尔通过了反垄断审查,并购案获商务部批复同意,而随后的落地中,苏泊尔控股权易主,苏泊尔彻底从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变身外资企业。
圈外人士同样表示不解,很多人都想不通苏泊尔背后的老板究竟在想什么,为什么要转让控股权?
后来苏泊尔背后的浙江老板在接受采访时是这么说的:已经做到顶了,有法国人的入股,苏泊尔的前景也会更好一些。
那么这个浙商老板究竟为何人?转让背后的原因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吗?
在中国炊具行业中,苏泊尔曾被视为业界的神话,而这个神话的缔造,离不开曾经的创始人苏增福。
苏增福出生于浙江台州玉环县的普通农民家庭,儿时的他因为家庭贫困,还有弟弟妹妹需要照顾,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初中毕业后,为减轻父母的压力,19岁的他选择了参军,作为雷达兵,在部队一呆就是8年。
1970年,转业后的苏增福,回到了家乡,进入了当地一家名为玉环陈屿农机厂工作,刚开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业务员,全国各地的跑市场,拉业务,好不辛苦。
凭借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苏增福在他人生的45岁时,成为农机厂的厂长,成为厂长后的他,不满足于工厂仅仅是生产配件,为了帮工厂找更多出路,进行了多次反复的进行市场调查分析,最终将企业发展的方向定在了一口锅上。
1989年,时任玉环陈屿农机厂厂长的苏增福,顶着工厂股东退股和被镇领导免职的压力,想方设法筹集300万元资金引进了一条压力锅生产线,开始转型为沈阳双喜压力锅厂贴牌生产整锅。
凭借出色的商业头脑,苏增福工厂贴牌生产出售的双喜压力锅的营业额竟远超双喜公司本厂,巨大反差下,双喜公司收回了苏增福的商标使用权。
经过这一事件,苏增福认识到受制于人,永远不能发展长久,因此苏增福决定做自己的品牌。
1994年,53岁的苏增福创立了苏泊尔品牌,以苏泊尔谐音相近的英文SUPOR作为公司产品的商标品牌,公司成立一年便研发了符合国家最新安全标准的新型压力锅,苏泊尔新型压力锅推出市场仅仅一年,销量便迅速突破两百多万件,一年后,市场销量便翻了一倍,占据全国压力锅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当之无愧的新锅王。
苏泊尔品牌因此声名鹊起,一跃登上中国压力锅第一品牌的宝座,苏增福也因此身价倍增,成为中国炊具大王。
苏增福创造了苏泊尔,苏泊尔也成就了苏增福,那又是因为什么让苏增福忍心卖掉自己的孩子呢?
咱们上面提到过,苏增福转让控股权,只是为了让苏泊尔的前景更好一些,其实并非全部如此。
实际上,苏增福好几年前就动过把苏泊尔炊具卖掉的念头,特别是在2002,年,苏增福去韩国做考察,他看到当地原材料跟人力成本过高,使得产品竞争力变弱,韩国的炊具行业就此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那时苏增福已经有了想法,毕竟炊具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未来我国人工成本上来后,它也会碰到相同的问题,与其等到企业快干不下去了才卖,那可不值当,还不如在企业发展得不错的时候就卖掉,接着投身到下一个行业里去。
控股权转让后的苏泊尔业绩表现稳健,苏氏家族却选择趁高套现,财经评论学者虞东箭也公开表示,从苏氏家族让出控股权起,他们就将自己定位成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投资者,逢高出局是必然选择。
自2008年12月底至2016年底,苏增福及其家族成员都在持续减持手中苏泊尔股票,至此苏增福对苏泊尔持有的股份比已降至0.01%。
现在的苏泊尔市值高达430亿元,不仅牢牢站稳了国内炊具市场,甚至逐步进军国际市场,只是在也和民族品牌没有了一点关系。
在大幅减持苏泊尔股份时,苏增福的确也开始了二次创业,进军卫浴行业,他将新公司依然命名为苏泊尔,不难看出有打情怀牌的想法,可惜并没有引起太多共鸣。
苏增福之前的做法,让一部分消费者对苏泊尔以及苏增福的情感认同感下降了许多,毕竟中国消费者对于民族品牌是有很深的真实情感在里面。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待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