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草生态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超两成 加速打造草种业创新产业链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7:42:29 浏览量:0

蒙草生态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超两成 加速打造草种业创新产业链

本报记者 马宇薇 见习记者 许林艳

8月29日晚间,蒙草生态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6亿元,同比下降5.28%;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5.80%;实现扣非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23.93%。

蒙草生态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各项目建设稳步进行,持续加大特色种业科研、应用研究投入,综合运用“特色种业体系”及“小草数字技术”,做精准生态修复,布局草种业高质量发展。

财务状况稳健

对于蒙草生态上半年业绩情况,一位接近蒙草生态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由于经营策略调整,蒙草生态虽然营收略有下降,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实现增长,现金回款达11.76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76亿元,各项经营指标均保持稳定,公司从过去追求‘规模’向现在的追求‘质量’的经营策略调整取得成效。”

中国投资协会农业和农村投资专委会副会长、中国中试城专项工作组副组长熊定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端好‘中国饭碗’的源头关键。蒙草生态在做好生态修复主业的同时,高度重视特色草种业发展,不断拓宽草种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路径,在多维度布局下,实现业绩稳健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报告期末,蒙草生态资产负债率为61.6%,较年初降低2.4个百分点,较2018年最高点下降了9.63个百分点,公司优化了资本结构,财务状况稳健。

加速打造草种业创新产业链

近年来,蒙草生态大力度投入种业应用实践,打造“保育繁推”一体化应用体系,加快草种产业化制约技术攻关,着力推进草种业创新体系建设。依托“数字种业大数据平台”,蒙草生态已将种质资源用于生态修复、草原碳汇、太空育种等领域,创新方向不断拓展,草种业创新产业链不断提质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在太空育种方面,“嫦娥五号”航天育种试验已完成阶段性工作;随神舟十三号搭载的紫羊茅、野大麦等6个品种,已完成育苗,目前正在筛选突变体;神州十四号继续搭载了蒙草生态选取的部分种质资源。

蒙草生态副总经理、研发负责人王媛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航天育种是公司创新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公司将积极借助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将更多优质种源带上太空,为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此外,我们还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草产业知识产权运用中心的建设,大力度投入种业应用实践。下一步,将充分发挥草产业知识产权数据资源优势,开展草种质资源保护、优质草品种培育、草种产业化制约技术攻关,推进优质草品种、培育和生产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并发挥企业产业化优势应用推广。”

“航天育种是特色草种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和新兴力量,对培育优良新品,助推草种业体系多元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熊定国表示,发展壮大种业体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多领域探索种业应用场景,形成产业链一体化格局,解决育种、用种等问题;二是把科技创新作为有力抓手,加强品种资源、体制机制、研发水平、种业产业链等方面的创新,推进科技资源和种质资源的融合发展;三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筑牢种质资源安全保护屏障,助推现代种源安全。”

蒙草生态表示,公司将继续利用特色种业和数字化技术,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提升生态附加值。下一步,在加快种业研发的进程中,利用已经搭建起的智慧化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实现生态信息数据化、数字化,摸索出智慧高效的生态修复方式。此外,还将通过不断拓展数字技术与传统种业的融合应用生态场景,解决生态修复、草畜平衡、特色农品等领域的选种、用种难题,实现草种业科技创新产业链提速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编辑 张伟 孙倩)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