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产·巴中造”走向海内外
近日,“天府粮仓”精品全国推介——走进上海产销对接活动在上海市举办。本次活动全市参展企业32家,推介特色农产品18类46个,现场签约12个,总金额达0.52亿元。
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优势,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深入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让一批又一批极具巴中特色的农产品走出大山,奔向全国,飞向世界。
巴山肉牛:直营店开到成都 冲刺川牛“头把交椅”
在此次“天府粮仓”精品全国推介——上海产销对接活动上,我市向上海的采购商们推介了巴山肉牛、南江黄羊、通江银耳3个代表性优质农产品,让大家“足不出沪”、品味“巴食巴适”。
巴山肉牛是巴中优质农产品。去年10月26日,巴山牛肉直营店成都首家旗舰店在成都市温江区正式开业,巴山牛肉成都集散冷链配送中心和分割车间同步投入运营。
“我们计划首期在成都布局20家巴山肉牛冷鲜牛肉直营店,之后将陆续开至百余家。”巴山牛肉成都销售团队总负责人李政华表示,届时,每天将有上百头冷鲜巴山牛肉进入成都市民“菜篮子”,打响巴山肉牛的名声。
作为巴中农业的一张名片,巴山肉牛产业是我市“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的首位产业,从种源到饲草、育肥、屠宰、加工,有一条完整的肉牛产业链,并逐渐形成了品牌集群化发展态势。
根据《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巴中力争用五年时间坐上四川肉牛产业“头把交椅”,到2027年,肉牛饲养量达到60万头,综合产值达到120亿元以上。
南江黄羊:开连锁店28家 系列产品畅销“北上广”
同样明确产业集群打造目标愿景的,还有南江黄羊。
“加工、包装、运输……”连日来,在南江县东榆工业园区四川省光雾山秦川文化有限公司,一袋袋包装好的黄羊产品源源不断地发往外地。
“这是销往浙江东阳的第9批南江农特产品,共160余万元,其中,南江黄羊占据了半壁江山。”南江县供销社负责人称,从2019年消费扶贫到2022年消费协作,以南江黄羊为首的农特产品共销售8亿元,带动3000余户年人均增收1600元。
家住南江县公山镇桥坝村的黄羊养殖大户何江是当地有名的羊倌,也是依托售卖黄羊走上致富路的代表之一。“现在养殖黄羊与以前大不一样,销售根本不愁,每年初收购商就会制定收购计划,到时间节点,只需要说一下黄羊只数就行了,而且还不欠账。”何江称。
作为“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之一,近年来,为支持南江黄羊产业做大做强,我市出台《支持南江黄羊产业发展十条措施》,明确提出到2026年,南江黄羊年存出栏要达到50万只,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
目前,南江黄羊成功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品牌价值达41.85亿元。依托品牌优势,我市全力打造以南江黄羊为主题的“南江黄羊大酒店”餐饮品牌,在成都、重庆、西安等一二线城市建成旗舰店、连锁店28家,开发南江黄羊系列产品30余个,畅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
元顶茶场白鹤嘴分场
巴中茶叶:建设基地57.3万亩 综合产值达65亿元
去年5月11日至14日,第十二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在成都市举办,我市27家重点茶企200余种产品参展,创造了我市历年参加茶博会企业最多的一次纪录。
创造纪录的不仅仅只有参展企业的数量,还有参展的收获。茶博会期间,我市突出展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展定位,重点推介“高山、有机、富硒”的优质茶叶和“巴中云顶”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现场交易759笔1032千克,销售额52.696万元,较2022年分别同比增长303.72%、24.62%、36.71%。
在茶博会上,南江县元顶茶乡获评“四川十大最美茶乡”,四川秦巴茗兰茶叶有限公司产品“秦巴茗兰牌国香”获评“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第二批)”,四川通江县罗村茶业有限公司“罗村茗眉”、四川省元顶子茶场有限公司“云顶绿茶”等14个产品获评首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川渝)“金奖茶叶”。
亮眼的数据离不开长期以来我市持续夯实产业基地,把绿色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近年来,我市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支柱性产业,深入实施巴山肉牛、南江黄羊、茶叶“2+1”优势大品种发展计划,建设优质茶叶基地57.3万亩,综合产值65亿元。
江口醇:出口韩国、俄罗斯等 外汇同比增长30%
在巴中,提起江口醇,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2019年四川白酒行业年会上,江口醇荣获“首届四川省十朵小金花”殊荣。
眼下,特别是春节前后是白酒的产销旺季,四川江口醇隆鼎酒业有限公司正铆足干劲赶订单,开足马力抓生产……
“我们的酒除了在国内销售,还远销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越南等国家。”四川江口醇隆鼎酒业有限公司成品车间主任杜平称,目前公司正在生产出口俄罗斯的2000多件产品,此单结束后,将生产出口韩国的老酒坛产品。
对于产品受到海外客商一致欢迎的原因,四川江口醇隆鼎酒业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盛洋说:“江口醇拥有140余年的发展历史,能酿造出非常醇厚柔和的酒体,拥有非常专业的国家级勾调团队,能勾调出适合多国的酒体酒感。”
2023年,江口醇酒业实现销售、回款、外汇同比增长,其中销售回款同比增长20%,外汇同比增长30%,出口韩国的“老酒坛”,出口俄罗斯的“老二十年醇”同比增长1万余件。
通江银耳系列展品
通江银耳:开发7大系列20多种 巴中“燕窝”占据“C”位
“太震撼太好玩了,尽管摔了一跤,也不影响我的心情。”连日来,哈尔滨冰雪游火爆出圈,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还撬动了各地文旅部门“蹭热”宣传自己家乡的文旅部资源和农特产品。
1月14日下午,由四川文旅给哈尔滨的回礼抵达哈尔滨西城红场艺术长廊,这份“回礼盲盒”中,“巴中燕窝”——通江银耳占据“C位”,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此次巴中文旅回礼精心挑选了叁野农人燕窝银耳羹,此款产品甄选通江优质段木银耳,配上燕窝、枸杞、大枣、冰糖,采用FD冻干锁鲜技术,锁住食材营养和鲜美口感,只需用开水冲泡即可饮用。”通江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称。
“世界银耳在中国、中国银耳在通江。”通江,是中国银耳之乡。近年来,通江银耳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欧盟有机认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天府粮仓·农博会最受欢迎农产品”等殊荣,区域品牌价值达61.66亿元。
2019年12月31日,作为“巴食巴适”系列优质农产品的典型代表之一,通江银耳首次搭乘蓉欧班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目前,通江银耳从科研到培育菌种、种植以及清洗、分拣、切割、包装、烘干、冷藏等初加工环节,再到冷链运输和线上线下销售,已形成全产业链。开发并销售银耳汤饮料、银耳酒、银耳饼干、银耳挂面、银耳面膜、压缩银耳等为主的7大系列20多种产品。
恩阳芦笋: 开发产品50余种 年产销达1.5亿元
在巴中优质农产品中,除了南江黄羊、通江银耳,恩阳芦笋也十分亮眼。2022年11月29日,在四川品牌大会上,“恩阳芦笋”被授予“2022我最喜爱的四川地理标志品牌特别奖”。
眼下,在恩阳区双胜镇红岩社区芦笋现代农业园内,伴随着芦笋产业的发展,一幅产村相融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年来,恩阳区按照“一核两环四带多园”农业产业布局,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全区“23456”工作思路和“农业现代化”要求,以恩阳芦笋科技赋能中心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芦笋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引进温州神鹿集团,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租赁区产投集团建成的展示中心、分拣中心、保鲜库等基础设施,进行自主生产经营、示范引领,累计带动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400余家,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2家,实现芦笋种植科学化、规模化、高效化。”恩阳区芦笋产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称。
同时,恩阳区还与哈工大西南食品研究院、川农大等院校合作,编制“恩阳芦笋产品标准”,坚持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开发芦笋茶、芦笋面条、芦笋月饼等精深加工产品50余种,涵盖食品、饮料、保健品、护肤品等领域;与京东科技集团合作,实施“1+1+4”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升级行动计划,推进芦笋智慧园区建设;与伊藤洋华堂、橙心优选、十荟团等16家优质商家建立合作关系,年产销达1.5亿元。
来源:巴中广播电视报
编辑:张 柳
校对:何媛媛
责编:郭姝艳
审核:袁春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