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办前线 | 创办大润发的3万亿富豪,不给子孙留一分钱?
大润发又要被卖了。
10月15日,超市品牌大润发所属公司“高鑫零售”公告称,已于9月27日收到一位潜在买家的接触函,对方表达了收购全部已发行股份的兴趣。这已经是大润发第二次要被卖了。
高鑫零售公告
第一次是在2017年,经营受阻的大润发被阿里巴巴集团接手,试图嫁接当年大热的“新零售”模式实现重塑,但最终未能如愿。
数据显示,2024财年,高鑫零售营收725.67亿元,同比减少13.3%;归母净利润亏损16.68亿元,同比下降1572.48%,创下自2011年上市以来的最大规模亏损。
往事已矣,一向只关注回报的资本市场已经开始把重点转向新买家。根据现有传言,高瓴资本、德弘资本、润泰集团都有可能成为“接盘侠”。
其中,关于润泰集团的猜测最值得玩味。
很多人只知大润发的前任CEO黄明端,却不知大润发的真正创始人,其实是纺织业起家的台湾省润泰集团。当年马云收购大润发时,润泰掌门人尹衍梁套现61亿,随后尹衍梁的儿子在港股继续减持,套现数额亦超过60亿港币。
简单盘一盘尹衍梁的家族资产就会知道,让父子俩一次性就获利超百亿元的大润发,其实只是润泰产业矩阵中相当不起眼的一个。
要知道尹衍梁家族的财富规模可是万亿级别的。
01
从流氓到博士
尹衍梁是妥妥的富二代。
父亲尹书田祖籍山东,曾在上海、青岛等地从事纺织业,之后移居台湾省设立润华染织厂,而后业务扩充,家大业大。
作为尹书田的独子,尹衍梁并没有收获多少来自家庭的呵护,而是从七八岁开始就在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亲手底下,过上了每天都挨打的日子。
可惜,尹书田并没有因此收获一个自己期待中的孝子,反而养出了一个“你打我,我就去打别人”的混世魔王。14岁时,尹衍梁依然过着每天“打打杀杀”的日子,以至于当时已该是初三水平的他,竟连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全。不仅是个流氓,还是个白丁。
心灰意冷之下,尹书田只得把这个逆子送进感化院,一个类似大陆少管所的地方。也恰是这段边受管教边学习的生涯,成了尹衍梁的人生转折点。
尹衍梁回忆称,进了感化院后,他依然三天两头打架斗殴,为此还惊动了警察。有一次他被人用刀划破了肚子,一个人站出来替他隐瞒情况,治疗伤口,还送了他一句足以改变命运的箴言——“你打架不就是为了引人注意吗?如果好好念书、好好做人,别人一样会注意你,甚至会敬你、爱你。”
“立法院长”王金平(左)与尹衍梁(中)师生之谊
这个人就是尹衍梁一生的贵人,当时他在感化院的数学老师,后来成了立法院院长的王金平。正是这句规劝让尹衍梁醍醐灌顶,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与方向。
就这样,尹衍梁捡起了书本,从每天背三个单词开始,到考上了文化大学历史系,再到进入美国国际棉业学校、台大商研所,后来又拿下台湾政治大学的企管博士学位,还一度跨系担任了台大土木系的教授。
在日后的商业实践中,尹衍梁还凭借着自身的学术造诣不断创造奇迹。比如他多年深耕制工法研究和工程实践,发表论文十余篇、多部专著,并且拥有百余项专利。
好斗依然是尹衍梁的底色,只是他改变了方向。
02
从39亿到3万亿
没什么能比“重获新生”更能形容尹衍梁在少年时代的蜕变,但这比起他的商业成就来说依旧不值一提。
只不过尹衍梁的经商之路,依然始于接二连三的挫败。
1970年代,初步完结高等教育的尹衍梁并没选择子承父业,而是壮志满怀的一头扎进创业浪潮。只是没想到,无论是机械厂还是染料厂,这些承载着26岁青年梦想的创业项目很快都宣告破产。
好在他有个富一代父亲。
经历了棍棒教育的失败,此时的尹书田思考了很多,也平和了很多。于是面对创业未果还欠下3000多万债务的儿子,尹书田不仅出手兜底,还轻描淡写地说:“恭喜你获得了一笔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财富——失败的经验。”
父亲无条件的支持让尹衍梁重燃斗志,与此同时,天分与时运也在此刻起了作用。
1980年代,此前一直经营实业的尹衍梁一脚踏入金融业,安泰人寿是他早期属意的项目。以此为起点,尹衍梁在光华投信、复华投信、华信银行、建华金控、永丰金控等标的之间不断换挡,后期又成了南山人寿和中信金控的股东。
台北南山人寿总部
过程中,尹衍梁因为涉嫌非法操作、金融垄断等备受争议,但总体来看,他还是拿到了想要的结果:像沃伦·巴菲特一样以保险等金融业为切口,给后续的产业江山建起一座座取之不竭的金库,这是尹衍梁“由果导因”的战略胜利。
进入1990年代,尹衍梁引进并创新预铸工法,这种能实现“流水线一样造房子”的技术让他在建筑行业如鱼得水:不仅因此登上Discovery频道,还成为获得俄罗斯国际工程院院士的华人代表。也是在这个阶段,尹衍梁执掌的家族企业润泰集团创立了大润发。
1996年,预见到纺织等实业已过了巅峰期的尹衍梁开始布局零售业,台湾大润发应运而生。次年,台湾大润发首店开业,同时,承载着其进军大陆市场使命的“上海大润发有限公司”成立。
大润发是一家集食品、日化、家电、服饰等于一体的综合商超,“低价、高效、快速”是尹衍梁制定的品牌定位,事实证明,这就是大润发与当时主攻一线市场的家乐福、沃尔玛等对手,在下沉市场展开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所在。
经营短短三年,大润发年销售额超过240亿;截至2017年卖身马云,大润发的身价已经达到860亿,并且带着19年不关店的超绝经营记录。
有了大润发的成功经验,尹衍梁还布局了便利店品牌喜士多。此外,他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收获颇丰,伴随多家被投公司成功上市,尹衍梁也收获了百倍级的回报。
今天润泰系的财富规模已经远超3万亿,而尹衍梁当初接手家族企业时,家族的财富规模只有39亿。
规模扩充近千倍,这是尹衍梁用40年经营交出的答卷。
03
尹家后代永不接班?
尹衍梁的前半生风光无限,如今74岁的他也和同时代的企业家一样,不得不开始考虑家族传承问题。如今润泰坐拥6家上市公司,参股企业更是数不胜数,万亿级别的天量资产分配自然成了世所瞩目的焦点。
表面看上去,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尹衍梁育有一子一女。独子尹崇尧是牛津大学的硕士及博士,读书、结婚、进入家族企业的进程都比别人要早。据说尹崇尧在留英之前已经结婚,目前已是4个孩子的父亲。2016年,尹崇尧进入家族控股的南山人寿,并在商品、精算、客服、董事长特助等部门职务中历练;2022年,当时还不到40岁的尹崇尧升格为董事长。
尹衍梁、尹崇尧父子在街头小店吃牛肉面
相反的,比尹崇尧大五岁的“润泰公主”尹崇恩则事事都慢了一步:一直读书、年过30岁才和爱情长跑十年的学长步入婚姻,进入家族建筑企业润泰材任董事也是去年才发生的事,彼时尹崇恩已年届45岁。
“润泰公主”尹崇恩
如果不是尹衍梁曾亲口说过“我的子女不会接班!”,尹崇尧和尹崇恩的“姐弟配”,或许真将成为润泰系的一段佳话。
公开信息显示,润泰系的大部分公司均由职业经理人掌舵,按照尹衍梁的规划,其子女日后只会与专业经理人互相合作,而不是全面接班,这或许与尹衍梁的教育观有关。在对待一双儿女时,尹衍梁扔掉了上一代“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转而本着自由、尊重的宽厚态度,让孩子们可以追求自己的人生。
如今一双儿女虽已陆续进入公司高层,但总归都还是家族企业的“新人”。在过于庞大的家族商业网络里,尹家三代距离全面上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4
仗义疏财,但不给孩子留钱?
一般来说人有两种赚钱方式,要么靠技术赚钱,要么靠关系挣钱。复盘万亿巨贾尹衍梁的财富之路,这两条路子可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从招徕老同学黄明端执掌大润发一事就能看出,尹衍梁的人脉关系从学校阶段就开始抓起了。后来为了给自己的商业帝国安插帮手、输送人才,尹衍梁干脆自建人才库,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捐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989年,尹衍梁出资成立“光华教育基金”;1994年,他捐赠1000万美元兴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多年来,这座明星学院培养了数万横跨政商两界的优秀人才,其中不少都对尹衍梁的生意起了关键作用。据说润泰到大陆开拓零售事业时,签发核准营业执照的官员,就是领过光华奖学金的毕业生。
尹衍梁先生忆南师:因为老师,所以光华
自建高校网罗天下贤才,又是尹衍梁“由果导因”的一步妙棋。
不止如此,尹衍梁在“收买人心”方面也很有一套。对老师,他每年教师节都手写祝贺卡片,数十年如一日;对生意伙伴,尹衍梁每每仗义疏财。光是见诸报端的,就有为康师傅的问题油事件做顾问担保、帮助宏碁创始人施振荣的母亲修庙等。
修庙一事最值一书。据说施家因地震倒塌的庙宇重建工作屡屡受阻,尹衍梁遂亲自揽下修复工作,并且只收工本费。低价自然是为了让利,但不直接免费则体现了尹衍梁对他人的尊重。更进一步讲,尹衍梁也在借此筛选那些不轻易为金钱所收买,明事理、有自我的合作伙伴。
相比在生意场上的大情大义,尹衍梁对子女倒显得“薄待”了不少。
他曾公开表示,死后个人95%的资产将捐给慈善事业,办一个类似东方式的“诺贝尔奖”的公益信托。理由也很直白:留太多钱会害了子孙。
秉承“若要儿女安,须带三分饥与寒”的理念,尹衍梁拒绝送子女去读贵族学校,儿子尹崇尧结婚时据说只摆了一桌席。今天受《抓娃娃》刺激的公众对“没苦硬吃”之风口诛笔伐,但至少在顶豪看来,适当给子女展示一下金钱作用力之外的世界,依然有其必要性。
虽然身后事不可预知,但尹衍梁醉心公益还是有目共睹。
比如汶川地震期间,当时还由尹衍梁主导的大润发捐款5000万元;再如2013年,尹衍梁个人效法诺贝尔奖精神成立“唐奖基金会”。基金会因人类文明黄金期“唐朝”而得名,启动金30亿新台币,旨在表彰在可持续发展、生物制药、汉学、法治研究等领域做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
05
后记
无论是万亿资产、庞杂的商业版图、子孙后代的传承还是在教育、公益等领域的持续经营,尹衍梁家族都需要一个拥有专业综合能力,能嵌入家族体系进行大规模资源运作的服务机构作为助力,家族办公室将成为其不二之选。
与此同时,家办也在不断深入拓展在多领域的业务布局,未来不排除在关乎人类共同体的物质与精神财富领域拥有解释力,这是顶豪家族需求日益多元化所催生的结果。
以尹衍梁本人来说,过于丰沛激荡的人生在他身上沉淀出了过于纠缠的矛盾气质。
尹衍梁
他崇尚政治家曾国藩的耿介,也推崇商人胡雪岩的圆融;他厌恶让自己失去部分自由的名望,又希望自己的理念和经验可以传世;他喜欢驾驶上亿的邮轮游目骋怀,也热衷在街边小店把酒言欢;他需要永远有“战争”、要快意恩仇的江湖情义,也要有序的家庭和对人类社会的回馈。
百科里的尹衍梁是《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中身家210亿元的顶豪;个人名片里的尹衍梁是博士、台湾大学教授和俄罗斯国际工程院院士。
这些不同寻常的履历,注定了他必将寻求不同寻常的财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