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Do母公司被申请破产,对钻石行业有什么启示?
▲ 图源:网络
起因
自从媒体爆出 恒信玺利(I Do品牌母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的事件之后,我一直在关注各方报道以及公众的评论。事实上,我认为 I Do 的财务问题,以及类似拖欠工资和货款等行为都不是导致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不但如此,就连疫情引起的市场萎缩也只是一个“催化剂”。
真正导致 I Do (以及其他一些钻石企业)“倒下”的原因,是钻石行业的营销有问题。
营销
虽然民间舆论对“营销”一词有不少的诟病,但营销是无处不在、且渗透入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 诟病本身并不能否定营销的作用,反而正好说明了某一个行业营销能力的不足。
从宏观上看,在营销的世界里, 不以销售某家产品为直接目的 的 通用型营销(generic marketing)是十分关键的。它可以保持和提升民众对某类产品的接受度,从而让很多企业都“赚到钱”。
反言之,如果缺乏通用型营销,一个行业,尤其是非必需品行业,就会失去民众的青睐。
▲ 图源:戴比尔斯
钻石营销
在钻石行业里,我们最熟悉的通用型营销就是戴比尔斯的“ 钻石恒久远” ( A Diamond is Forever ) 。它成功地将钻石和爱情划上等号,并影响了几代人,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创举。但看一看现在的评论区,“恒久远”似乎已经沦为了民众调侃和嘲弄的对象。虽然调侃者并非钻石消费者,并且沉默的人依旧占了大多数,但大量调侃的产生,也说明“钻石=爱情”的概念正在走向没落。 (注:没落≠消亡)
没落的起因,就是在2007年前后戴比尔斯实质上放弃了对“恒久远”的宣传投入。因为当时伴随着俄、加、澳等国大规模发现钻石矿,戴比尔斯失去了上游资源垄断地位,继续每年狂砸恒久远变得有些“不值”。由此,全球范围的钻石营销出现了一个长达十年左右的空窗期,这令民众对钻石的怀疑情绪与日俱增。
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接触“恒久远”的,并在2008-2010年间达到钻石消费的高峰,甚至被誉为 拯救了金融危机后的全球钻石行业 。但实际上业内都在靠着“恒久远”的影响找食,虽然有些企业迅速做大,有些企业开发出新颖的“销售手段”,但并 没有从本质上夯实钻石行业的基础。
由某宝、某书等平台带动的线上零售渠道虽然是一种拓展,但也仅限于消费金字塔的中低部,并逐渐形成一片热衷于“竞价”和“行业揭秘”的荒唐红海。我并不否定某猫的社会效应,但中低部的血拼依旧在深刻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意识。在缺乏通用营销的大环境下,底层的内卷会让人逐渐失望。
另外一点就是民众对奢侈品“ 金融属性 ”的执念,以及这种执念带来的失望,这也侧方面导致今天的I Do事件会引发漫天负评。
▲ 图源:天然钻石委员会
NDC接棒钻石营销?
营销是需要与时俱进的,钻石行业也是如此。“钻石=爱情”已经老去,现在的重点,是“钻石=悦己”、“钻石=责任”、“钻石=可持续发展”。
NDC (天然钻石委员会,前身为DPA,即钻石生产商协会)于2020年启动了这项工作,这给行业带来了一些希望。只不过,区区7000余万美元的预算放到全球范围后收效甚微。相比当初戴比尔斯每年投入的三五亿而言,今天钻石行业的宣传投入显得相对乏力。 (注:根据官方数据,NDC在2020年的宣传投入为6950万美元,2021年为7480万美元,2022年未明)
至于其他的社交频道,如推特、Meta、领英、Ins、Pinterest等等,NDC的真实流量占比也不过1%~3%。
所以格里亚诺夫觉得,NDC的营销在民众眼中其实是失败的。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
注:上述内容源自格里亚诺夫的文章《 What will happen to NDC after the departure of ALROSA? 》,不代表本号观点。
俄罗斯
还有一件更让人头疼的事儿:俄罗斯 Alrosa集团,即NDC最大的投资商、全球产量最大的钻石公司,却因为受制裁的缘故 退出了对NDC的财政支持。 Stephen Lussier (NDC原主席)在离开之前曾说,由于Alrosa退出的影响,2023年NDC的宣传预算或许会降低一半。
另一方面,西方世界还在奉行“抵制俄钻”的做法,这更令天然钻石行业从内部开始分裂。尽管中游大国比利时、印度、阿联酋都反对这种充满政治色彩的制裁行为,但钻石行业的渠道分化趋势已经变得不可避免。
去年有朋友问过我俄乌冲突给钻石行业带来什么影响,这恐怕就是最大的麻烦之一了。
培育钻石
有人将天然钻石的失利归咎于培育钻石,认为这种人造产品正在以 高性价比和高毛利率 抢夺市场。但事实上“抢市场”是始终存在的——无论有没有培育钻石。至于能否抢夺成功,这并不仅仅取决于培育钻石玩家,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天然钻石行业自己怎么做。
相比稚嫩的培育钻石而言,天然钻石行业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现有的市场规模、产品的历史感,以及部分产品的稀缺性等等。如何强化这些优势,是天然钻石行业需要做的工作,而不是单纯地想着怎么能把一个小朋友踢到另一条路上去。
在戴比尔斯刚刚推出Lightbox的时候 (2018年),业内舆论曾经将培育钻石定位在时尚饰品领域。那会儿人们似乎没有料到, (美国)民众的消费观念会从“ 花更少的钱,买同样大的钻石 ”向“ 花同样多的钱,买更大的钻石 ”转变。业内甚至无法想象,那些“转行”卖培育钻石的商家,基本都会从婚庆类产品切入。
在这个过程中,零售商的倾向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 培育钻石行业也是缺乏通用型营销的,这一点我们以前也说过。将来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培育钻石也会遇到同样的困境。
未来
尽管具有标志性的 I Do 遇到了大麻烦,但我依然相信钻石行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这是一个弹性很强的行业。市场有跌就有涨,企业有成也有败,太正常了。
只不过,在目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无论天然钻石还是培育钻石行业,都要看清楚自己到底缺什么。企业做企业的事,机构做机构的事,有人卖货,有人推广,与时俱进地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这样未来才会是可期的。
伙 伴
排名不分先后,每期滚动展示
DOFE STORY 超钻
培育钻石品牌加盟 毛坯贸易
钻小星
专业培育彩钻供应商
周小福珠宝集团(深圳)有限公司王松
培育钻石毛坯和裸钻批发
深圳市辉红珠宝有限公司杜万鹏
培育钻石批发
深圳新钻时代 老徐
专注培育钻石异形钻
深圳明扬珠宝有限公司
培育钻石批发GIA/IGI/NGTC
DEINO黛诺
三磨所培育钻石品牌
专注异形钻产品设计研发,始于1963
巴赛丽卡钻石(上海)有限公司
天然钻石毛胚,大颗粒投资级彩钻
上海钻石交易所会员单位
北大GIA深圳教育中心
GIA宝石学教育课程
以色列Sarine钻石科技集团
钻石4C及光性能分级 钻石溯源
公众号:Sarinetech
有金有钻谢训
全球直采 · 现货买卖
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