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a股历史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股市完蛋了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7:24:45 浏览量:1

今晚码字前特意逛了圈,各种炒股群、卖方群几乎没人讲话了,但凡带点聊天记录的,也都是在吐槽a股没戏了...完蛋了,诸如此类。今天两市成交量跌穿了7000亿,足以说明今天的氛围感很冰。

前段时间和大家也在聊过当前市场的问题,日均7000亿的成交量,不管骂不骂量化,肉眼可见市场里的活人越来越少了。你们会发现把量化剥离后,剩下的拍脑袋勉强也就3000亿出头的活跃资金。

这个量你们可能没啥概念,我举个形象的例子,2018年流动性出问题的时候,最低成交量也有2500亿,当年全市场股票有3500只,现在是5100只...可以想象这屁大点量,有多少是没人搭理的仙股。

虽然我觉得现在还不能完全说是流动性出了问题,但起码缩量确实是不可回避的矛盾,缩量的原因有很多:

1)公募机构在前两年塌房之后,越发的etf化,仓位的边际变动很弱,直白点讲,大家都没啥干活的意愿;

2)市场活跃资金在减少,增量资金短期是指望不上了,存量资金因为赚钱效应低迷,也在逐步撤退和休息,坊间也有传闻公募、私募以及部分游资或是被约谈或处罚或驻场调查;

3)就是最近热议的量化和戴帽退市风暴,今年以来已有100多家上市公司被st,几十家锁定退市,今天退市园城创造了a股历史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你们想想,这场景是个人都发慌。

新国九条之后市场生态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微观结构也让很多资金不适应,特别是以往给市场提供活跃流动性的那批热钱,打击面最广,也最惨。

说白了这场暴风雨虽然是冲着清扫妖孽去的,但就算是良民,风暴最猛烈的时候也得先躲在屋里,免得被误伤。

讲完这些,你们大概也就清楚市场的症结在哪...既然问题知道在哪,那解决方法肯定也能找到。

简单一点说,就是等这场风波平息以后再做打算,好在时间毛估估不会太长,今天已经有一批st不再是无量跌停,开始释放流动性了。

最近,一个新的概念逐步火热起来,“科技特色估值”,简称“科特估”

这个说法首提,是方正证券曹柳龙团队3月11日的报告——《科特估:新质生产力,突围》。

报告指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新质生产力”列为今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继中特估之后,聚焦于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的“科特估”将开启突围之旅。

这里面说的“科特估”,包括三个方面——优势制造、中国自造和先进智造

1)中国领先的优势制造如新能源车、通信等,已经完全实现自主可控,但现在面临产能过剩,亟待“出海”突围

2)自主可控的中国自造如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属于潜在被欧美“卡脖子”的基础工业,存在现成的技术路径,亟需“新型举国体制”财政补贴实现“硬科技”自主可控。

3)前沿科技的先进智造如AI和生物技术等,没有现成的技术路径,需要改善营商环境,优化上市制度,鼓励企业家精神,给企业更多的试错机会。

市场过去2年的风格都在向中特估代表的红利方向转移,代表的是“躺平”“防守”的价值观。

但真正要突破进步,还是要靠国家战略科技的力量,这是“求是”说的,最高层面的意志。

当前,科创板跌废了,本身筹码结构也适合资金发动一轮行情。

而且科技行业,目前存在普遍的“一二级倒挂”现象,草根调研下来,二级市场相比一级市场至少便宜50%!

如果没有一轮科技牛市来提振情绪,整个一级市场的创新生态可能都要完蛋。

我想,这也是前段时间座谈会,深创投董事长第二顺位发言的原因。

接下来,科技股里面真的可以多挖掘挖掘,好几只持仓已经跌到了净现金的2倍左右,或者1倍PB左右,要知道,这可不是制造业。

科技自带超大的想象空间和期权价值,当市场先生选择不给这块估值的事后,我们就可以去捡个便宜。

GZH:龙头打板王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