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空气源热泵的概念、原理、分类及结构
受“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影响,长久以来,煤炭占据中国一次商品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地位,造成资源限制、环境污染等问题。近年来,中国不断深化能源供给侧改革,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化石能源,推动能源供给从“以煤为主”转向多元清洁。中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速转变。
富煤缺油少气
以电代油,是电能替代传统能源消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注脚。《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推进终端用能领域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推广新能源汽车、热泵、电窑炉等新型用能方式。目前能够有效利用空气源的热泵设备已成熟应用于民建中,近年来也开始逐步在泳池、热水、采暖等项目领域中使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热泵。
一、热泵的概念及原理
热泵能够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迫使热能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一般根据能源类型分为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污水/粪源热泵以及空气源热泵。整套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
空气源热泵
二、空气源热泵的原理、分类及结构
空气源热泵利用的是1824年卡诺提出的卡诺循环原理,其正循环为制冷,逆循环为制热。
空气源热泵主要由四大元器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及蒸发器(兼具制冷和制热功能的还需要四通阀)。通过冷媒将从空气中取得的热/冷量传递给末端的水,从而获得热水/冷水。
空气源热泵:以空气为低位热源,从中吸收热量到高位热源的装置。
水源热泵:以水作为低位热源,从中吸收热量到高位热源的装置。
地源热泵:以地下埋管为低位热源,从中吸收热量到高位热源。
泳池机组:专门给泳池恒温加热的热泵机组。
空调热泵:能制冷,制热,有生产生活热水装置(三联供)。
冷热水机组:能够单独产生冷水和热水或者同时产生冷热水的装置。
空气源-水源热泵:可以单独从空气和水中吸收热量或者同时从空气和水中吸收热量到高位热源的装置。
空气源热泵应用领域广泛
1. 按供热温度分类:
高温热泵(65℃ 以上);
低温热泵(60℃ 以下)。
2. 按加热方式分类:
直热式:一次性把冷水加热到设定温度。
循环式:多次循环把冷水加热到设定温度。
浸泡式:把换热管直接放在保温水箱内,冷水加热到设定温度。
3. 按工作温度分:
普通型一般工作温度范围:-5℃-43℃。
低温型一般工作温度范围:-15℃-40℃适用长江以北地区。
空气源热泵大雪中也能高效率稳定运行
4. 按工作电压分:
单相220V。
三相380V。
5. 按机器出风类型分:
顶出风。
侧(横)出。
6. 按冷媒加热方式:
内盘管。
外盘管。
要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就要坚持节能优先,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构建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能有效促进增加林业碳汇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保护补偿,从而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采用空气源热泵等绿色节能产品,有助于构建能源节约型社会,助力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空气源热泵相比传统的燃煤锅炉更可靠、更清洁、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