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局部泛滥,多地悬赏捕杀野猪!狩猎队表示:这钱不好挣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7:16:25 浏览量:1

目前仍在“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录中的野猪,在我国局部地区已经泛滥成灾,不仅破坏庄稼,还会给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为了限制野猪的过度增长,多地发布通告,悬赏号召民间狩猎团队捕杀野猪,按照一定的价格对狩猎的野猪进行回购,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比如陕西渭南市林业局,在9月9日时发布了《关于在全市范围奖励自发狩猎野猪的通告》,通告表示对于按照要求捕获了野猪的狩猎团队,给予每头野猪2500元的奖励。

早些时候,安徽金寨也发布了悬赏通告,以10元一斤的价格回购狩猎的野猪;四川通江则按照每头野猪2000元的价格奖励狩猎团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野猪会在局部地区泛滥成灾?既然已经泛滥成灾,为什么还要对其进行保护?狩猎团队能靠猎杀野猪大赚一笔吗?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相关的话题。

1、先简单了解一下野猪

野猪是猪科猪属下的动物,是一种中型哺乳动物,是家猪的祖先,而且现代野猪与家猪之间并不存在生殖隔离,两者还能杂交繁殖出带有家猪特征的野猪和带有野猪特征的家猪。

野猪的染色体为36条(也有38条的),家猪的染色体为38条,不同染色体条数的家猪与野猪杂交后,会产生有36条、37条或38条染色体的后代。不管有几条染色体,这些后代都完全具备繁殖能力。

在体型特征上,野猪前半身比较强壮,家猪则后半身比较肥胖。与家猪的粉红色身体不同,野猪的身体是黑色的,皮肤上覆盖着又密又硬的毛,还长有向外凸出的獠牙。

野猪的肩高60厘米至1米,雄性野猪的体重可达160公斤,雌性体重则为100公斤左右。野猪的耳朵非常灵敏,长长的嘴巴向外凸出,当它们的嘴一张一合时,上下牙齿会互相摩擦,变得特别锋利。

除了年老的雄性野猪,森林中的野猪都过着群居生活,一个野猪群大概由几个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成员构成,其中占领导地位的是雌性野猪,野猪群的核心成员是一只或者多只雌性野猪,这些雌性分别由自己的幼崽,而成年雄性野猪,只有在繁殖期才会与一起住群生活在一起。

野猪幼崽出生后,身上的颜色会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从出生到6个月,幼猪身上有土黄色条纹,随着年龄增长,身上的条纹会逐渐退去;从2个月大到1岁,幼猪身上的毛色变为红色;1岁以后,便进入成年期,野猪身上的颜色就变成了黑色。

虽然野猪是家猪的祖先,但它们可不是像家猪那样温顺的动物,野猪不仅性情凶猛,攻击力也非常强悍。它们强壮的身体可以轻易将人撞倒,长而尖利的獠牙能在人身上戳个大窟窿。有记录显示,野外的老虎在捕食野猪时,都有可能被野猪的獠牙刺穿身体,身受重伤而亡。

2、野猪在局部泛滥成灾

早年间,由于野猪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以及人类毫无节制的大量捕杀,野猪的数量急剧减少,国家也因此将其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名录当中。不过近几年,野猪的数量急剧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野猪的总数量已经超过了120万头,在局部地区甚至泛滥成灾。

野猪泛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随着近些年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强,野猪的生存环境变好了,生存空间变大了。

其次,野猪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它们的食性很杂,无论是植物根茎,瓜果蔬菜,还是农作物的种子,亦或是鼠类、蛇类等小动物,甚至动物的尸体等,都能成为它们的食物。也就是说无论野猪走到哪里,它们都不会为吃发愁。

第三,野猪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头成年雌性野猪一年可以繁殖两次,每次可生产幼猪4~12头,而且幼猪的存活率也很高,从家猪的繁殖能力就能看出这一点。

总之,野猪数量急剧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野猪的生存空间扩大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们自身强大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

如果仅仅是数量多,还不至于被称为“泛滥成灾”。关键的问题是,野猪数量变多之后,它们常常从山上下来,闯到农田里啃食庄稼,进到村庄甚至城市里攻击居民,对农作物和居民的安全构成威胁。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野猪泛滥的地区,当地政府才颁发“杀猪令”,号召民间狩猎队伍对野猪进行限制性捕杀,并给予狩猎队伍一定的酬劳。

3、“杀猪钱”并不好挣

很多网友看到“悬赏杀猪”的通告后,表示挣钱的机会到了,比如陕西渭南林业局发布的通告中,政府会按照一头野猪2500元的价格对狩猎团队进行奖励,如果一天能捕获3头野猪,就算是5人组成的狩猎队,每人也能分得1500元。

那么这个钱真的好挣吗?答案是否定,因为猎杀野猪并不容易,而且会给团队带来损失。

比如2021年通江县发布通告,计划猎杀的野猪数量为750头,当地唯一拥有合法持枪证的狩猎队伍参与了杀猪行动。4名猎人带上7只猎狗和4支猎枪,两天时间捕杀了8头野猪,按照当地政府给予的2000元一头的价格来算,每名队员可以分得4000元,这回报相当丰厚。

但是,在这两天的狩猎行动中,有两条猎犬牺牲了,一条是普通猎犬,而另一条则是从国外引进的名贵猎犬,市场价约为6万元/只,按照上述奖励的资金,狩猎队简直赔了个底掉!

事实上,仅靠“悬赏杀猪”来限制野猪的数量,并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符合要求的民间狩猎团队非常少,无法满足猎杀足够多野猪数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因为狩猎野猪并不容易,狩猎队伍很难挣得这份补贴,“杀猪令”的号召作用并未引起太大反应。

另外,在多地的“杀猪”通告中,都要求只能符合条件的狩猎队伍可以捕杀野猪,不允许使用药物等方式毒害野猪,因为投毒有可能会毒害其他野生动物,对当地居民也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4、为什么要保护野猪?

最后我们再来回答一下一些朋友比较困惑的问题:既然野猪在局部地区已经泛滥成灾,为什么还要进行保护?这其实跟野猪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有关。

首先,野猪经常翻拱土地寻找食物,这可以起到疏松土地的作用。尤其是在落叶堆积较厚的森林里,野猪的翻土习性能将落叶上的植物种子翻到土壤中,让植物种子得以萌芽生长。

其次,野猪以植物根茎、树枝等为食,会啃食森林中较低位置的枝叶,而且它们冬季搭窝时,也会折断低矮的树枝。野猪的这些习性可以清理森林中的低矮树枝,为其他动物的活动开拓出了空间。

另外,野猪除了吃植物,它们还会捕食一些鼠类、蛇类等小动物,这可以限制森林中鼠类的过度泛滥,有利于保护植物的生长和繁衍,要知道老鼠会食用大量的植物种子。

还有,对于大中型猛兽而言,野猪是优质的猎物,野猪可以为狼群、老虎等猛兽提供食物,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同时也避免了鹿、狍子等食草动物被猛兽过度捕猎。

总之,野猪在食物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们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对保护生态有重要的作用。

5、结语

野猪数量变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生态环境变好了,但是野猪在局部地区泛滥也给当地农业和居民带来了危害,应当加以限制。

不过不得不说,仅凭“杀猪令”召集民间狩猎团队来猎杀野猪,恐怕达不到预期效果,也不是长久之计,应当采用更多地办法来限制野猪的泛滥。

最后提醒大家,虽然局部地区允许猎杀野猪,但猎杀的野猪不允许自行处置,更不允许拿到市场上贩卖和食用。因为野猪体内还有大量的寄生虫和致病细菌,食用野猪肉很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甚至疾病传播。

靠捕杀野猪挣钱,你觉得靠谱吗?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